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医药治疗为何受到新冠肺炎患者高度认可?专访院士黄璐琦

科普小知识2022-03-21 08:25:17
...

中医药治疗为何受到新冠肺炎患者高度认可?专访院士黄璐琦

4月8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打开电视,实时观看武汉解封消息。“记得新年第一天我们到达的时候,路上没有人,也没有车,我真的很想留下来见证这一刻,见证开封,见证康复,见证汉族人民的欢庆。”4月7日晚返回北京的黄璐琦说。

黄璐琦1968年出生于江西婺源。他27岁时获得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前北京医科大学)的博士学位。31岁时,他是一名博士生导师。38岁时,他成为国家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47岁时,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现在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和分子生药学研究。他对天花粉(抗癌和抗艾滋病)的研究领先于国际水平。

中医药治疗为何受到新冠肺炎患者高度认可?专访院士黄璐琦

4月7日回国前,黄璐琦院士在谈到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新皇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时充满信心。乌凤

“我选择在海豹释放前4小时返回北京。一旦我把每件事都做好了,我就应该退缩。”黄璐琦在接受我们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说。

我们一踏上“战场”,就变得勇敢无畏。

问:你去武汉的时候心情怎么样?黄璐琦:我主动要求去武汉。那时,我没有时间去想它。治疗病人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检验我们党员最初使命的时候。只有在第一线,看到疫情的真实情况,发现第一线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中医药才能在疫情的治疗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当我们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和西医并肩作战,和*合作。

问:家人担心吗?黄璐琦:担忧是肯定的。我妈妈今年84岁了。她是江西省婺源市的一名中医。当她得知我在武汉时,她非常担心我的健康和安全。我姐姐给她妈妈发了一条短信:“他是你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医生。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职责必须是这样做。他怎么能逃脱?非常了解他。在前线战斗的医务人员也是父母的宝贝孩子。他们更危险,也更难共事。我只希望每个人能一起努力,尽快战胜这种疾病,平安归来,让世界回归和平。“这是我姐姐对她母亲的安慰之词,也是我衷心的祝愿。

你还记得你第一次来到武汉的时候吗?黄璐琦:1月25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我带着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主要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和广安门医院的临床人员组成,乘高铁从北京到武汉。出发的那天恰好是医疗队成员陈莹莹的29岁生日。事先没有准备礼物,每个人都在高铁上给了她一个面具,祝愿她平安凯旋。坦白地说,在到达之前,医疗队成员仍然很担心和害怕,但是当他们到达武汉时,他们看到街上空无一人,只有救护车在进进出出。然后我们知道我们已经踏上了“战场”,每个人都变得勇敢无畏,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问:你到武汉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黄璐琦:之后,我们的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了金印滩医院的一个独立病房,重点治疗重症和危重病人。压力仍然很大。金印滩医院是一所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西医医院和中医医院在工作理念、流程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这需要就如何将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药如何发挥作用进行深入沟通。同时,金印滩医院中药使用量小,中药缺乏,没有中药处方信息系统,给中药的深度参与带来诸多困难。在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医疗队与银杏坛医院合作,新增中药处方信息系统,加大药品防护力度,快速投入战斗,有效发挥中药作用。

问:回到北京后,团队的主要工作是什么?黄璐琦: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分阶段取得了重要成果。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了对韩至湖北通道的管制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我们的医疗队已经全部返回北京,正在隔离休养。这项工作主要是总结武汉的治疗经验,制定中医药全球防疫和“走出去”的规划。另一方面,是要有秩序地恢复日常工作。

疾病的临床治疗是真正的技能。

问:你刚来武汉时,对用中药防治新皇冠肺炎有信心吗?黄璐琦:作为一名中医,我们相信祖先留下的宝藏。临行前,我了解到一位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我们更加相信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路上,我一直在想,作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带领医疗队去武汉的使命是什么?一是治病救人,二是充分发挥和证明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如果我们能组建一个核心党,把这个核心党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新诊断肺炎的新型中药,这将是中医、国家和人民的福气。到达武汉后,我们进行了治疗、总结和研究。2月3日,被接管病房的第一批8名患者出院。我们建立了信心。2月19日,我们决定接管病房,实现零死亡,最终我们做到了。我们的信心不言而喻。

问:你找到这种新的中药了吗?黄璐琦:在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我提到了祛湿解毒颗粒。这是第一种治疗新诊断肺炎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根据该病的临床特点,张伯礼院士、佟晓林院士等武汉一线专家,以及王永炎院士、中医名师赵向恩、中医名师薛伯寿等远在北京的远亲,共同探讨了全国中医诊疗规划。根据国家诊疗计划,优化祛湿解毒方。在取得该处方后,我们分别在金印滩医院、东西湖广场木屋医院和将军街社区卫生中心进行了重、轻、一般临床疗效观察和病例积累。与此同时,中国中医研究院启动了一项紧急任务,以完成医院的准备工作。3月18日,华实败毒颗粒获得首个中药治疗新皇冠肺炎临床试验批准文件。

问:新冠周炎患者对中医治疗有很高的认可度。为什么?黄璐琦: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临床治疗不得伪造。只有临床治疗才能治愈疾病才是真正的努力。从临床效果来看,化湿败毒颗粒的有效性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这一次,为了应对新一轮的皇冠肺炎疫情,从预防和控制与人群的密切接触到治疗轻、中、重、危重患者,中医药一直参与并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能迅速改善发热、咳嗽、疲劳等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核酸负转换率,有效减少由轻、普通型向重、重型向危重型的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以国家中医医疗队的病房为例。病房里主要是重症病人。截至3月30日,医疗队已返回北京,158名患者在病房接受治疗,其中包括124名重症患者和26名危重患者。目前,已有140名患者出院,治愈率为88.61%。

医学是一门人文学科,需要温度和“移情”

问: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职业是“治疗师”?黄璐琦:“有时治愈,经常帮助,总是安慰。”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医学不是一门简单的科学,而是一项带有温度和“移情”的人类研究。它需要注重人文关怀,给予患者必要的尊重和理解,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同时温暖患者和医生本人。有必要坚持爱和技术是同等平行的。一位病人的康复过程让我深受感动。我们病房26号床的重症患者刚来的时候并不知道中医,也从未接受过中医治疗。入院后他们强烈要求抗生素治疗。然而,检查结果表明,这不是细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医疗小组成员耐心讲解,进行心理咨询,制定中医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症状、舌苔、脉象的变化及时调整处方,经常冲调中药给患者喂食。由于医疗小组成员的努力,病人的病情迅速好转,他对服用中药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主动要求医生开中药并按时服用。病人出院后,他特地为医务人员做了一面锦旗。医生是善良的。面对疾病,我们应该表现出爱,关心病人,缓解病人的情绪,填补医学技术所不能做的。

我对这门古老的科学非常着迷。

问:你妈妈也是中医。这对你的医学生涯有什么影响?黄璐琦:婺源,我的家乡在江西,是新安医学院的发源地之一。这个中医派对明清时期中医理论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母亲是新安医学院的继承人,是家乡有名的中医。小时候,我在妈妈的诊所里玩耍。最常用的玩具是“处方纸”,最喜欢的“零食”是酵母片。我会像我妈妈一样经常“开处方”。我家所在的县城不大。当我和妈妈一起走在街上时,每个人都叫她“金医生”。当病人来家里看病时,不管母亲在忙什么,她都会立即放下工作,专心会诊。有时她会赶上吃饭,母亲会邀请病人一起吃饭。那时,我觉得医生非常高尚,我为我的母亲是一名中医而自豪。可以说,她的“道德与爱情”的言行一直伴随着我。

问:你曾先后追随楼之臣院士乐崇禧先生和同仁堂传人程先生。这些人对你有多大影响?黄璐琦:我童年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1985年,当我申请大学入学考试时,我父亲想让我学建筑,因为我家已经有一个学医的姐姐,所以我在申请表上填写了建筑。然而,命运安排了我“继承母亲的事业”,我偶然被调到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然而,当时我并不后悔。建筑和医药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后来,我先后向乐崇禧先生、娄志琛院士、程先生学习。他们的学术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仍然记得,在研究生复试期间,黎崇熙先生耐心地教我纠正我的南方口音,并教我很多关于饮食规则和说话礼仪的知识。曾任中国医药学会会长的楼志琛先生对知识一向要求严格。我记得当时一位师兄为国内最高水平的专业杂志投稿。编辑们认为这些文章水平高,但篇幅长。师兄将手稿交给李先生后,李先生在手稿上批注“切不可为鞋,切不可为鞋”,并署名“生药学教授楼岑”。然后他把它还给编辑部,最后全文发表了。绅士们的模范作用使我坚定了在中医领域取得一些成就的决心,从现在起,我已经踏上了中医之路。

问:一路上你有什么偶像吗?黄璐琦:李时珍是我的偶像。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李时珍当作学习的榜样。他向事物学习、深入实践、坚持真理和结合医学的精神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为了调查栝楼在中国的药用植物,我在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参观期间,实地考察了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的偏远山区和森林。有一次,当我在贵州做实地调查时,我的车在路上抛锚了,我在月光下一整晚都独自在路上走。那时,交通非常不方便。从昆明到西双版纳,步行要花一周时间,而且事故频繁,经常是“推上山”和“滑下山”。当我特别累的时候,我会想到李时珍坚持不懈地品尝各种草药,检验药效,我有勇气继续下去。

问:在一些人眼里,学医很无聊。什么支持你学习中医?黄璐琦:爱。我喜欢中医,并且对它感兴趣。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被中国传统医学的广度和深度震惊了,并且深深地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科学。因为爱,我不怕苦。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第四次全国中医药资源调查,这是近30年后对我国现有中医药资源的一次“大调查”。在过去的三年里,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我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源调查团队成员穿越山川和70多个试点调查县。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我一直在野生环境中与中药打交道。经过普查,我国中药资源的基本情况得到了证实。最近,我们还启动了一个海外药物搜索项目,计划在海外寻找新药,并将它们添加到中药宝库中。因为我的兴趣,我愿意奉献我所有的精力。在以前的天花粉分类研究中,我发现传统的生药学技术和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经过20多年的不断深入研究,我引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中药材鉴定方法。可以说,没有爱,我不可能完成70多个普查点,也不会提出“分子生药学”的概念。在任何职业中,一个人必须致力于自己的工作,无论是致力于自己的利益,还是致力于自己的生活、睡眠和食物。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获得成功。我觉得我也不出众。我有点笨,但我一定会找到我要找的方向。如果一个人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他就不会被荣誉浇灭。我的理想和目标是“帮助黄绮”,为普通人制造更多更好的药品。

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哲学思想。

问: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黄璐琦: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钥匙。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首先要有传承中医药的文化信心,充分尊重中医药的历史地位。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中医一直在吸收当时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对药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应该指出的是,中医的“现代化”是一个持续了几千年的过程。目前,中医现代化最核心、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临床疗效,从药效学理论和原创理论到中药方剂与机体效应的匹配技术。

问:在疫情防治中,为什么强调寻求高水平的中医药疗效循证证据?黄璐琦:目前,世界医学知识和实践的主流模式是以科学证据为核心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已成为评价医疗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依据。去年3月,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了中国中医循证医学中心,这表明了我们对使用现代武器来证实中医的可信性的信心和容忍。循证医学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医圣”张仲景在古代医籍的基础上,收集、筛选了大量的临床证据,验证了前人的方剂和证候的作用,将辨证论治与方剂和证候理论相结合,撰写了《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循证研究体系的基石,是古代循证研究的真实写照。循证医学的创始人萨科塔说,使用“循证医学”概念的灵感来自清代甘龙时期使用的“考证”方法,即使用证据研究和解释古代经典。循证医学与中医特色的有机结合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证明中医的价值,也为中医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门票”。

问:你如何看待中医和西医的关系?黄璐琦:文化影响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在概念上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中医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秉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医学伦理学借鉴了儒家文化中的“仁”和“礼”的概念。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中医是包容性的,不仅不排斥西医,而且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倡中西医结合,保证中西医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在我看来,中医和西医都是中国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结合可以对人们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