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萧何的?为什么抹掉他的功绩?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从上古时期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史学资料,司马迁对于记录每一个人,应该说都是比较客观的,但是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不可能做到每一个人都很客观地去评价,总会有一些是他带着或赞扬或贬低的态度来写的。在书中,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就被他黑掉了太多的功绩,这到底是为什么?司马迁又是怎样评价萧何的呢?
《史记》是由司马迁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之典范。正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萧相国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萧相国”指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的萧何,“世家”泛指世代贵显的家族或大家,而在《史记》中则为用以记载侯王家世的一种传记。《萧相国世家》讲述了萧何从起事到终老,所经历的世事及其一生的作为等等。
有意思的是,在《史记》里,司马迁还开创了“太史公曰”的范例,即司马迁在每一篇文章之后,都附带有一小段简短的点评,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史记》虽然是对历史的记录,但是其中也并不能排除司马迁个人的情感喜恶,从他的文字和点评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对萧何的看法和态度是怎么样的。
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意无意地对萧何进行淡化记载,萧何的工作本来就是十分重要而又不太起眼,经过司马迁这么一“加工”就更难给人留下印象了。更过分的是,司马迁不知道为什么还在《史记》中黑掉了萧何为大汉立下的“不世之功”。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萧何为大汉立下“不世之功”,司马迁在《史记》中只字未提,反而是隔了近两百年的班固在《汉书》中记载了这件事。
并且司马迁有意将一些本来是以萧何为主角的传奇历史放到别人的头上。比如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包括后来的京剧都认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萧何,可是司马迁偏偏把这个故事放在了韩信的《淮阴侯列传》里面,而不是萧何的《萧相国世家》。
在文章的最后司马迁对萧何的点评是这样的。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龠,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意思就是,相国萧何在秦朝时仅是个文职小官吏,平平常常,没有什么惊人的作为。等到汉室兴盛,仰仗帝王的余光,萧何谨守自己的职责,根据民众痛恨秦朝苛法这一情况,顺应历史潮流,给他们除旧更新。韩信、黥布等都已被诛灭,而萧何的功勋更显得灿烂。他的地位为群臣之冠,声望延及后世,能够跟闳夭、散宜生等人争辉比美了。
司马迁评价萧何,说萧何原本只是一个碌碌无奇的“刀笔吏”,他虽然能够谨守职责、顺应潮流,但缺乏开创性,其功劳多是仰仗刘邦皇帝的余晖;特别是“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这一句,更加耐人寻味——他是在说萧何的功劳不如韩信、英布。
每个人对历史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毕竟司马迁的几句“差评”对萧何曾经为大汉做过的贡献无法撼动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