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摘 要: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是政务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是否能够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是能否正确、高效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重要环节。在研究*信息资源的组成、特征等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1 *信息资源的界定
1.1 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
目前,国内外对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有两种观点具有代表性:一种观点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及其载体就是信息资源;另一种观点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不但包括了信息及其载体,而且反映了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能力和发展潜力。狭义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采集、加工、有序的、有价值的、有共享的可能的信息。
*信息资源包括*部门为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物的职能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由*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以及由*部门直接管理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行政管理的基础、科学决策的依据、联系公众的纽带、宏观调控的手段。因此,*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类的一个子集。按照广义信息资源的理解,*信息资源可理解为*行政工作中所产生和利用的信息资源。
1.2 *信息资源的分类
*信息资源的分类是指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其类别的属性或特征来对信息进行区别。Www.11665.cOm按内容划分,*信息资源包括:政治信息资源、经济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根据信息流来分,*信息资源主要有三种:*对*之间的信息流,*对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对居民之间的信息流。根据我国*职能转变来分,*信息资源主要有服务信息和反馈信息。前者是指为社会各界服务的信息,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指来自各行各业、各基层群众和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批评、意见、建议等,或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等。
1.3 *信息资源的特征
*信息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基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1) 宏观性:*信息通常不是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的工作效益或社会效益,它主要从宏观角度来反映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情况和问题,即使是反映一些局部性的情况和问题,也对全局具有普遍的意义。(2) 权威性:*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各级*及其职能部门,而各级*及其职能部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这种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的权威性。因此,由各级*及其职能部门提供、发布的信息,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目的性:*信息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或者为*决策服务,或者为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服务,或者为社会公众服务。(4)共享性:*信息资源应该为国家所有、全民所有,而不能为部门所有、个人所有。在不危害国家民族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部分*信息资源要与公众共享,部分信息在*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在信息共享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安全和信息隐私保护。(5)机密性:*信息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活动、工作部署和社会动态等机密性信息。其机密程度高,意义重大,稍有不慎,势必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1.4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部门要组织和鼓励非*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利用是指经过采集、加工、存储的*信息资源,通过检索、传递,提供给相关组织和个人,以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过程。事实上,信息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利用才能体现,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和效用。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二者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为开发提供动力和方向。开发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反之,用户强烈的利用欲望和行动,必须促进开发工作的进展,利用是开发的延续。任何开发行为的最终目标都能够在其利用过程中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 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与其业务流程相关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如金字系列工程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二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对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部门信息资源开发以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为技术基础,逐步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我国*部门掌握社会信息资源80%的有价值的信息,3000多个数据库,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亟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让这部分库“活”起来,进入市场,产生增值。各省有关部门对省内*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通过网络手段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未形成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势,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办法。
我国*上网工程虽然已在全国铺开,但在办理各种事务的电子政务难以真正地通过网络进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特网这种最廉价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在我国兴起后,一些*部门对于把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的意识还不够强,有些*部门的部门利益意识又太重,不愿将信息共享,这就亟需我国信息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组织和引导;另一方面*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灵活的机制和政策:长期以来*信息部门的大量建设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上,缺乏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深加工的专项资金和技术,更缺乏把这种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产生增值的手段。电子政务的有效开展必须以充足的*信息资源作为前提,这样才能解决*信息化过程中“路多车少、有车无货”等问题。
分析我国*信息资源开发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同作战,而这又需要国家有效地参与,作出有效的管理、规划与协调,保证这一产业链条的有效转动。在我国,缺乏国家层次的全国性、跨行业、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这对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协作性的生产体系、规范行业行为等不利。
2.2 *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因素非常广泛。这些因素任何一种形式的不正常,都会使它们成为制约共享的因素。这些因素及其对*信息资源共享的制约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总体来说, 它们主要是通过信息、权力、利益三个要素的变化和作用来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现代*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冲突影响了信息共享的需求,电子政务统一运作与各级*各自为政的冲突影响了跨部门信息共享。信息无偿提供与部分信息有偿提供的冲突影响了信息的有效提供。共享系统的内容规划者与开发设计者之间的磨合不够影响信息共享的实效性。
2.3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法规滞后
这表现在没有建立统一的规则,不具备良好的法律环境。比如信息产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矛盾。信息资源的共享特性,可以使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而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通过法律保护产权所有者的私有权益,虽然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从本质上并不冲突,但实际操作中,两者似乎是一对矛盾,因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然会缩小信息资源共享范围。
2.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要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应该建立一套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指标体系。目前,我国虽然有国家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还没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能够客观反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曾经组织专家学者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进行过研究,只是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的建议,评价方法也只是简单的线性加全法。
3 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综合分析我国*信息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参照国外*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从*信息资源的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信息内容、基础建设、标准化、网络安全等方面,制定出我国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
3.1 制定相应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
制定尽可能完善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如美国的信息政策法规,在加强信息政策法规上做文章,做好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大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要涉及到*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法规问题,国家应制定*信息资源开发的法规和条例,对*信息公开化原则、开发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的发布和*信息的保密等项工作,都作详细全面的规定,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遵循统一的规定,通过立法确立*信息资源共享的地位、原则和保障措施,以保证在安全保密范围之外的*信息资源的公开利用。要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除了承担公开*信息资源的重任,还应在这一运行体系之中扮演综合管理的角色,规范市场化运行,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扶持多元化信息服务主体,维护信息服务竞争秩序,监管信息服务效果,尤其是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监督,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防止信息加工中的污染,以及防止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造成对信息主体权益的侵犯和利益的损害等。
3.2 加强对*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与领导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纯粹是一项技术工作,它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而各个*职能部门从不同的角度行使自己的职权,往往强调本部门的重要性,难以形成应有的合力。同时,在各级*及其职能部门内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习惯的变革,涉及人财物的投入和各项工作的协调,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施。因此,*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实行“一把手”工程,加强协调,实施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
3.3 转变*信息服务机构职能
目前我国各级*及其职能部门几乎都设立了自己的信息机构,成为*信息资源供给的主体,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系统的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部门一般不可能配齐各类专业人员;*自身网络的狭隘性也使信息机构难以留住一流的信息技术人才,造成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直接影响*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经济性。此外,我国*信息机构基本上都属于事业单位,对*部门通常是提供无偿服务。这种模式是过去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应今天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信息机构没有经济上求生存的压力,也就缺乏走向市场提供有偿服务的动力,不利于信息商品化、信息服务社会化和信息机构企业化。
3.4 加强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是现代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储方式。目前,以*公文和政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办公业务资源数据库已普遍建成,国务院一些部门各自建成了业务数据库,“十五”期间,我国部署了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4个数据库建设工作。*信息资源库建设实行*自建和市场集成的联合建设道路。数据库建设中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全网共享的原则,对于每一个系统应做到统一设计、分别建设;对原有的数据库进行改造,增加新内容,对单位已有的数据库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建成统一的服务于办公业务网的数据库群,建设*信息资源库的目录体系,建设支持*决策工作的国民经济综合数据库、社会和历史数据库、自然资源数据库。
3.5 加强信息内容的筛选和信息服务工作
如何更有效地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重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共享信息和公开信息的开发工作。
加强信息内容的筛选。*虽然掌握着80%以上的信息资源,但并不是什么信息都能上网的。应按照相应的条例确定信息审查标准,以区分和筛选*信息资源安全信息和不安全信息、内部信息和公众信息,把握好保密与公开的原则。
拓展*信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政务信息应把握新、准、快、精四点,主动听取领导同志的意见,主动与部门、基层单位进行网上的或走出去的信息交流,拓展信息收集的内容,及时处理反馈意见;利用因特网查询国际国内最新信息,编制出有深度与广度、高质量与高层次的调研报告,提供给领导决策使用。另一方面,要注重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包括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时效性要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最方便、最直接、最迅速、最权威的优势;覆盖面要大,兼顾区域内*管理的各行各业;实用性要强,去掉虚假信息,既向下提供信息,又注重吸收基层丰富的信息来源。总之,开发好政务信息的内容,才能使*网上的信息常更换,才能保证*及时、客观、准确公开于公众的信息,保证信息资源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参考文献
[1]王长胜主编.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2]刘强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
[3]刘焕成.提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对策研究[j].电子政务研究网,2005,(3).
[4]范晓虹.新时期美国*的信息资源开发战略[n].中国信息导报,20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