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机器人记者

科普小知识2022-02-06 10:30:17
...

机器人记者可以写文章,做报道,甚至能够对事实进行评论,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机器人将能够与人类进行*聊天和邮件通信,甚至可以演讲并回答人类的提问。据《纽约时报》报道,某软件公司开发的机器人记者很可能在2016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该机器人使用的软件能够通过推断得出结论,并从某个特定的视角出发来写文章。在体育报道方面,它能够充分理解“反败为胜”“团队努力”之类的专业术语,同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对体育比赛最重要的方面进行报道。因此,它不会像其他软件那样单纯地复述事实,而是会给文章加入一些不同的元素。

中文名:机器人记者

外文名:Robotreporter

出产地:美国

1、简介

机器人记者是美国叙述科学公司(NarrativeScience)发明的写作软件,这个软件拥有自动撰写新闻故事的功能。

机器人记者在体育比赛、股票市场行情、房地产价格等方面的报道,颇受人们青睐。

尤其在体育报道上表现卓越,机器人在体育比赛结束“那一刻”写出来的总结性报道能很快成为各个网络媒体体育板块上拥有最高点击量的文章。

具体而言,机器人写稿的成品是人类智慧、人工智能和数据三者的结合。首先由人类记者创造出一个非常详细的新闻模板,比如刑事案件、医疗和失业率等话题,然后由机器人根据具体数字和事实来填空,这样的模式已经使用了好几年。

2、缺点

机器人记者写作中存在着的问题是:所有的新闻和评论都只会针对胜利者。

比如当一支球队被意料之外的对手打败后,所有以结果数据为出发点的评论都会瞬间变得非常刻薄并充满羞辱。

美国体育联会要求叙述科学公司想办法让软件在队伍失利的情况下也能写出赞扬队员们表现的文章,但是到目前为止(2012年),机器人们还写不出“虽败犹荣”这样的话。

3、优势

廉价且反应迅速是机器人记者的优势。这股机器自动撰写新闻的海啸将不会淹没付费新闻撰稿者的工作。相反,电脑能开采出更多信息宝矿,并生产出非常廉价却完全可读的针对时事、潮流等领域的报道,而这些可能是人类记者从未涉及过的。

4、替代性

和机器人代替很多工作一样,机器人写稿引发的争论就是人类会不会被取代?笔者最近问及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YannLeCun,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记者的工作?LeCun教授幽默地回道:“可能会取代掉一些比较差的记者的工作。”

在PA总编辑PeterClifton看来,写稿机器人不太可能取代记者的工作,它们只是为了将记者从单调、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关注那些更加复杂,更加需要人类思考的东西,同时也能降低写作的成本。

这也意味着,具有经验和技术的人类记者对于整个新闻行业仍然起到支撑的作用。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将这些资深的记者从现有的常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也有反对人工智能写作的声音。英国记者联合会主席TimDawson就表示,目前全世界新闻行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有事实根据的报道。机器人显然无法代替人类去完成这部分的工作。相反,他认为机器人的出现会让新闻机构更大幅度地裁员。

笔者所接触的大部分新闻行业资深人士都表示,新闻越来越泛滥,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更加需要有深度、有质量的内容,他们期待读到带分析和观点的稿件。而这些能力只存在于有见地的人类记者。

伦敦大学教授NeilThurman最近发布的一份比较人类记者和机器人记者的研究报告,机器人记者的写稿质量普遍低于平均值。报告提出,机器人可以用于突发新闻事实的报道,随后由人类记者做深度挖掘和扩充。

5、实例

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震区的灾情牵动着大家的心。与此同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地震发生后仅25秒,全国人民就已经收到了相关信息播报。这条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自动编发的稿件,共540字配发4张图片,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等十几项内容。

25秒能做什么?人类或许还处在惊愕中,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动写稿的全过程,并通过各个平台发送给亿万人。

可不是25秒钟540字这么简单

这些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其他区域都布有地震台站,24小时密切观测全国和全世界的地震活动。

这些数据汇集到数据中心,成为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的重要信息源泉。机器人系统运行在互联网上(云计算平台),写稿所需的背景内容同样来自互联网。机器人会根据本地数据网络和接口调用、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在几秒内自动“写”好综合的地震速报信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介绍,机器人入驻推送平台,在地震信息报告完成之后,几秒内就可以覆盖大量民众。高效推送使当地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震源地相关资讯,为赢得黄金避险时间争分夺秒。

中国地震台网数据服务部副主任侯建*导和参与了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研发应用的全过程,他表示团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要求机器人几秒内就要写完新闻;另一方面,机器人写的新闻,又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确保快而不出错。”

“互联网+地震”的创新

地震发生以后,地震台网要对震级大小进行快速测算,把结果进行上报。以便快速启动应急救援行动,这个过程称之为地震速报。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这就对传统意义上的地震速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更多、更全面的地震信息,另一方面震后救援工作也需要有更快、更详细的信息作为参考依据”,侯建民说,“研发这款机器人的初衷是:让实时播报的地震信息内容更加丰富。”

他介绍说:“以前,地震后,我们会及时通过微博等其他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地震消息,但因为时间紧迫,这些消息往往内容较少,只有地震时间、地点、震中位置等关键信息,公众可能需要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震中的简介,地震发生地的地形,人口、经济情况,地震后的天气等。基于此,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研发了这个自动写新闻稿的系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即时地震速报内容。”

“速报”不是一天“炼成”的

说起来,25秒并不是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最“光辉”的战绩,6秒560字等都是“常事”。但自动速报工作并非一开始就这么“牛气”,甚至在2008年以前,各个省级地震台网和国家地震台网给出的地震速报参数都不一定一致。

地震系统于2009年开始推进自动地震速报技术应用,组织开发自动速报产出平台和发布系统,并从此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公开。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确定地震参数用时14分钟,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为1分51秒。到这次九寨沟县地震,在提供地震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了十多项内容,仅用25秒。

“最早对震区附近热力人口的统计是没有的,后来基于救灾救援工作的需求,受灾范围、热力人口等要素也被列入机器人的重点播报范围”,侯建民介绍说。

现在,人们若是安装地震速报手机应用,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地震参数,还可以看到震中的位置,震中周边的现场,最近的现场是哪一个,最近的医院和学校的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