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盐业专卖

科普小知识2021-08-14 11:46:19
...

盐业专卖,通常是指食盐销售统由*垄断、限于*授权私人经营、或者由公家统一收购等垄断制度。盐业专卖曾于世界多处实施,例如:古罗马、印度及中国等。在古代,盐业专卖通常为强势*控制财源的绝佳方式之一。印度地区的食盐专卖,也是印度国父甘地反抗英国*的起因之一。我国对盐业实行专营管理,实际上是承袭历史上对盐业专营的长期做法。2014年10月29日,盐业改革方案获发改委通过,盐业在2015年继续专营,2016年取消特许经营,2016年企业同时申请新许可证,2017年开始获得新许可证的企业开始新的经营活动。

中文名:盐业专卖

实施地区:古罗马、印度及中国

目的:*控制财源

别称:禁榷

1、背景


盐业专卖

盐业专卖曾于世界多处实施,例如:古罗马、印度及中国等。在古代,盐业专卖通常为强势*控制财源的绝佳方式之一,比如欧洲罗马就曾利用食盐专卖控制所辖领域。

20世纪的英国,也曾于印度殖民地实施食盐专卖。不过也因为盐业专卖容易造成市场供需不均及价格争议,因此常引起纠纷。例如印度地区的食盐专卖,也是印度国父甘地反抗英国*的起因之一。

盐是中国历史上垄断时间最久的商品,比货币垄断还要久。在古代中国,盐业专卖又称禁榷。自汉武帝起,各朝都对盐业实行不同程度的专卖(其他被专卖的商品还可能包括铁、酒、茶叶、矿产品等)。这样合法贩卖的盐叫官盐,非法贩卖的叫私盐。

2、历史

盐业专卖就是国家实行垄断经营。这种做法始于春秋时的齐国,始作俑者是管仲。周朝就有对盐征消费税的记载。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经济改革中创立了食盐专卖。


东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齐桓公继位,任用理财家管仲辅佐朝政。管仲充分利用齐国海盐资源丰富的优势,运用国家行政权力,开创食盐官营制度。其具体内容及措施是:民产、官收;官运;官卖。

从秦朝到汉朝初期,*和私人都可以制造贩卖食盐。

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由于和匈奴的长期战争,*财政紧张;而很多民间商人因炼铁、制盐等而致富。为了创收,并打击吴王刘濞等由制盐发家进一步谋取政治*的诸王,汉武帝规定必须使用官家器皿、由官方制造运输和销售食盐;对于“敢私铸铁器煮盐者”处以“釱左趾,没入其器物”的惩罚。汉昭帝时期,*专门就盐、酒、铁专营的问题展开辩论,其内容由桓宽编著成《盐铁论》。汉光武帝时期,食盐由专卖改为征税。盐铁辩论之后部分地废除了盐的专卖。三国两晋时期再度恢复盐专卖。隋到唐前期,废除了盐的专卖制度,安史之乱后,盐专卖再度恢复。

五代时,盐法最酷,贩私盐一斤一两就可以正法。

唐代“自淮北置监院十三”,捕私盐者。私盐贩子要杀头,连相关官员都要连坐。唐朝中期时,对食盐的管理都比较松弛。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为全部官营。宝应元年(761年),盐铁使刘晏改为民间制造,官府统购,批发专卖。这次改革增加了*税收收入。例如778年,盐业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之多。


从宋朝以后,*和盐业商人处于半合作半竞争的状态。宋代监管略宽了一点,杀头的标准放到三斤或十斤。一般盐商们得利于*垄断地位,获利比其他商人要容易。同时尽管有严酷的刑法惩罚,民间私盐贩卖仍然屡禁不止。明朝洪武时期,帝国设立九边进行北方防御。由于九边后勤补给困难重重,为了减少这种负担,洪武帝与山西商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几大边关要塞输送粮食,以换取山西商人获得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以后山西商人不仅获得了河东盐池的盐引,也获得了两淮的盐引。

明朝时期,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取得盐引。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按明代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明史·盐政议》指出,当时的盐业内资本非常集中,“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这还不算“私盐”的交易额。明王朝每年全国的税收总额平均不过“一千万两”。盐引“一本万利”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抗战时期,中华民国*曾实行食盐专卖。

*至今实行盐业专卖。*对此的解释为平衡盐价和保证加碘质量。

2016年5月5日,《盐业*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明确,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从2018年1月1日开始,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可依照新的规定申请许可,根据许可范围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

3、原因

我国处于缺碘环境中,一度有7亿多人口缺碘,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这是推行食盐加碘和专营的最主要原因。


盐业

食盐是生活必需品,但在*从整体上来说并不缺乏。沿海地区产海盐、四川等地区有井盐。盐业专卖制度的原因有:

1、增加*财政收入

2、稳定食盐价格和流通情况

3、减缓民间财富积累

4、对食盐实行质量控制

*在清朝统治时期,也实施官盐制度。不过掌管*道盐业的主管*盐道库大使(盐运使),经考,也未派实或实际上任。17-19世纪末,中国晒盐人被称为“盐虎”,官府雇用的人被称为“盐差”,盐虎和盐差虽在*冲突事件不断,不过,*因取得海盐极为容易加上官盐价格一向低廉,两者此种冲突较为罕见。1895年,*迈入日治时期,食盐实行*贸易,不过随后于1899年恢复专卖,设立了*盐务局,后又归*总督府专卖局,与樟脑、鸦片同为该局辖下专卖事业之一,其中,台商辜显荣一直是*盐业的的实际负责人。至2002年,*完全废除盐业专卖制度。

4、*

1996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食盐专营办法》,对食盐产销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对食盐价格实行*定价。


盐业专卖

2001年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食盐*改革也开始推行。

从2001年起,国家曾制定过六次盐改方案,试图攻破盐业专营的堡垒。

最早一次的盐改方案,是国家经贸委盐业管理办公室2001年提出的,主张废除和修改过时的《盐业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实行盐业管理和经营的政企分开,管理职能从盐业公司中分离出。为了渡过难关,中国盐业总公司还在2001年8月24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食盐专营健康防线福泽万代》的文章。最后,因国家经贸委被撤销,盐改搁浅。

第二次盐改恰逢SARS爆发,抢盐风潮直接影响盐改进程。紧接着,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盐业管理职能划归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改革方案再度搁浅。

2004年,也就是第三次盐业*改革是从修订《盐业管理条例》开始的。7月29日,《〈盐业管理条例〉完善修改稿》由中国盐业协会完成并转交国家发改委,可方案最终未公布。

2005年是国务院确定的改革攻坚年,中国盐业*改革这一“被改革遗忘的角落”正式进入公众的视野。这也是第四次盐改。4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改革的意见》,提出了2005年十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二项要求“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在“深化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中提出“研究制定盐业*改革方案”。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盐业*改革方案。2006年5月至7月,受国家发改委工业司、体改司委托,国家发改委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我国盐业*改革研究”课题组先后到四川、青海、贵州、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等地调研,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

然而,由于2008年3月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后,国家发改委的工业管理职能划归工信部,盐业*改革工作遭遇第四次搁浅。

第五次盐改始于2009年。2009年《*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盐业等行业的改革。随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研究制定盐业改制方案。2009年7、8月份间,国家发改委多次以座谈会形式,召集企业研讨盐业改制办法。

2011年3月,日本核辐射引发食盐抢购潮,多地现盐荒。该事件直接导致盐改暂停。

第六次提出盐改是2011年4月,当时国家发改委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盐改课题组提出,食盐专营*改革是我国盐业*改革的中心环节。课题组认为,食盐加碘不等于食盐专营。专营这种高度垄断的管理*,导致经营效率较低、垄断滋生腐败、产销矛盾突出等问题,食盐专营代价高昂。打算采用“三步走”战略进行改革,但最终因盐业*改革将极大地“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垄断利润,受到多方阻挠。

2014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因为此前生产审批权限已经下放至各省,该管理办法早已名存实亡。此次废止该办法,正是基于简政放权的考虑,避免重复和过度审批。盐业专营的*并没有改变。

2014年11月,中国盐业协会披露,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已通过第七套盐业*改革方案,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方案的核心为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

2014年11月,工信部确认将取消食盐专营,盐业*改革后,涉盐企业将可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

2016年3月,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改革,其中提到出台盐业*改革方案。

2016年5月5日,《盐业*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对推进盐业*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方案》明确,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从2018年1月1日开始,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可依照新的规定申请许可,根据许可范围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

上一篇:炒汇

下一篇:创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