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大分裂
天主教会大分裂(1378年-1417年),是罗马天主教会中数位教宗同时要求其合法性导致的一次分裂。亦称“西方教会大分裂”。中世纪天主教会因推选教皇而引起的分裂。1377年法籍教皇格列高里十一世(GregoriusXI,1331—1378)由阿维尼翁回到罗马,次年3月死去。教会在意法世俗封建统治者的分别支持下,先后选出两个教皇,分驻罗马和阿维尼翁。各以正统自居,誓不两立。为了弥合分裂,1409年召开比萨会议调处,无结果,又选出第三个教皇,造成鼎立局面。直到1417年康斯坦茨会议另选新教皇马丁五世(MartinusⅤ,1368—1431)驻罗马,才结束分裂局面。
1、分裂之源
天主教会大分裂(1378年-1417年),由于法国和德、意争夺对教廷的控制权,而造成天主教会同时有两个教皇对峙甚至三个教皇鼎立的分裂局面。和“异端”(Hérésie)不同,“分裂”(Schisme)这个称谓是被天主教会官方统一认可的。
1377年,格列高利十一世(GrégoireXI)把教廷由法国亚维农迁回意大利罗马。格列高利十一世于次年3月去世后,罗马城的市民决心将教廷留于罗马。枢机主教团在群众骚动的威胁下,于1378年一致选出一名意大利人为继任教皇乌尔班六世UrbanVI)。他即位后力图消除法国对教廷的影响,引起在枢机主教团中占多数的法国人的不满。其中的13位枢机(大多数是法国人)离开罗马,回到阿维尼翁,并声称被胁迫而选出的乌尔班六世职位无效,另选日内瓦枢机主教为教皇,称效,并另选出一名法国人为教宗:称克雷芒六世,驻阿维尼翁。乌尔班则在罗马另设枢机主教团。因而形成天主教会大分裂的局面。
两位教皇互相攻讦,互相开除对方教籍,并同时向西欧各国征收贡赋和税金。各国则根据其对法国和德、意的政治态度和关系的亲疏,分别拥护其中一位教皇,而形成两个*集团。当时承认罗马教皇的,除德、意外,还有与法国处于百年战争状态的英格兰和受德意志影响的波兰、波希米亚、丹麦、瑞典等。承认阿维尼翁教皇的除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外,还有与英格兰不睦的苏格兰和受法国影响的西西里和撒丁尼亚。各地教会则基本上按本国君主的态度行事。
2、引发战争
1309年,罗马教皇克雷芒五世被法国国王菲利浦四世掳到法国的阿维尼翁,是为阿维尼翁教廷。1377年,格列高利十一世(GrégoireXI)把教廷由法国阿维尼翁迁回意大利罗马。格列高利十一世去世后,枢机团于1378年一致选出一名意大利人为继任教宗乌尔巴诺六世(UrbanVI)。但后来其中的13位枢机(大多数是法国人)宣布该选举无效,并另选出一名法国人克雷芒七世(ClémentVII)为教宗。乌尔巴诺六世将克雷孟七世及其追随者处以破门律,并成立了自己的枢机团。
两个教宗分别在罗马和阿维尼翁聚集了自己的*,造成天主教分裂。于是,服从哪个教宗由教会的内部事务变成国际危机。在百年战争(LaGuerredeCentAns)中所支持的联盟:法国支持阿维尼翁的教宗,英国及神圣罗马帝国支持罗马教宗,就是一例。
在分裂持续期间,很多方案被提出来讨论,其中包括强迫教宗退位。只有大公会议带来解决问题的希望。1409年,枢机主教们在意大利比萨(Pisa)开会,决定罢黜两名造成分裂的教宗,同时任命第三个教宗亚历山大五世(AlexandreV)。1414年至1418年在德国康斯坦茨(Konstanz)召开的大公会议终于选出了各方一致认可的教宗马丁五世(MartinV)。
因此1378年以后在阿维尼翁的教宗都被称为“对立教宗”(Antipope)。
3、三皇归一
天主教会大分裂真正起因并非教义、教规上的分歧,而是西欧各国封建统治者争夺权力的反映。后来,在法王查理六世和巴黎大学的倡议下,两处的枢机主教团于1409年在比萨举行会议,将罗马的格列高利十二世和阿维尼翁的本笃十三世同时废黜,另选教皇亚历山大五世。但格列高利和本笃分别得到一些国王支持,均拒绝退位,因而形成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
141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会同巴黎大学教会法学者和若干枢机主教,迫使亚历山大的继任者约翰二十三世在德国南部康斯坦茨召开公会议。约翰在会上遭到谴责,弃职而走。在西吉斯孟坚持下,会议继续举行。结果约翰和本笃被废黜,格列高利*引退,另选为各方所接受的新教皇马丁五世。至此,延续40年的天主教会大分裂才告结束。
大分裂虽在组织上得到了弥合,但暴露了天主教会长期来难以克服的内部矛盾,使教皇的威信和权力大为下降;在各国政权支持下,地区主教和拥有地方实力的枢机主教的权力相对上升。天主教内部主张以召开公会议来处理教会纷争,认为公会议权力高于教皇的公会议主义,亦曾一度占上风。此后,为避免教廷迁离罗马致使再度发生分裂,教皇多从意大利人中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