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
滨湖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隶属于江苏省无锡市。面积770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滨湖区交通通讯便捷,全线在省内首次采用GSM无线紧急电话系统,确保定位及通话的清晰准确。湖滨区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名称:滨湖区
外文名称:BinhuArea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江苏省无锡市
*驻地:无锡市金城西路500号
电话区号:0510
邮政区码:214100
地理位置:中国华东
面积:770平方千米
方言:吴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苏B
行政代码:320211
1、自然地理
无锡市滨湖区
地理位置
滨湖区位于东经120°17ˊ,北纬31°33ˊ,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南依太湖,北接北塘、惠山两区,东连南长区、新区,西临常州武进区。境内水陆交通便捷,环太湖公路、京杭大运河、锡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张家港、江阴港、无锡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近在咫尺,组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气候条件
滨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北风多,受北方大陆冷空气侵袭,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居多,受海洋季风影响,炎热湿润,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秋初多台风。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5.6℃(无锡站,下同),极端最低气温-12.5℃(1969年),极端最高气温39.9℃(2003年)。年平均无霜期约222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35毫米,最大1223毫米(1967年),最小741毫米(1980年);陆地蒸发量756毫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5天。
水文条件
滨湖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除太湖外,全区共有大小河道534条,总长度425公里。境内拥有五里湖、梅梁湖、贡湖水域,全区沿太湖湖岸长达112.6公里。汛期为每年的5~9月。多年平均水位3.06米,历史最高水位4.88米(1991年7月2日),历史最低水位1.92米(1934年8月26日)。多年平均最高水位3.90m,多年平均最低水位2.69m。警戒水位为3.59米。
地质地貌
滨湖区地貌属太湖湖积平原,低山残丘环湖,山体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粉砂岩组成。土质以黄棕壤和黄红壤为主,质地粘重,颗粒甚粗。因受长期的剥蚀构造作用,山顶多呈尖浑及馒头状。一般沿湖岸一侧坡度较陡,坡角20~35°。受湖水长期侵蚀,致使港湾和浪蚀崖较为发达,东部是太湖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为粘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堆积而成。地层隶属于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山、平、圩交错,以惠山三茅峰(海拨328米)为最高点,山丘高度大部分在100至320米。平原区高程在3.5~6.2米之间(吴淞高程,下同),圩区高程较低约1.0~3.5米左右。
2、历史沿革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1950年7月建立无锡市郊区。1980年8月,成立无锡市马山办事处。1988年设立马山区。1995年3月旺庄乡划归无锡新区,无锡县胡埭镇划归郊区。2000年12月,撤销马山区,将马山区的行政区域和锡山市的部分镇(9个)并入无锡市郊区,郊区更名为滨湖区。
3、区划人口
无锡市滨湖区
区划
全区辖胡埭1个镇,马山、华庄、雪浪、蠡园、太湖、河埒、荣巷、蠡湖8个街道办事处。2012年末拥有10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个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拥有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一个*开发区;江苏省蠡园经济开发区、江苏省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等三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国家、省、市级特色园区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蠡湖科技创业园、国家集成电路(无锡)设计中心、创想科技园。
人口
据市统计局核准确认的我区2013年底常住人口数据显示,2013年年末我区常住人口为69.5万人,较上年净增0.14万人。
据了解,滨湖城镇人口比重为78.66%,较上年提高0.79个百分点。另据区*部门统计,全区2013年年末户籍人口为46.36万人。
4、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滨湖全区总面积628.15km2,其中陆地面积257.89km2(耕地31.59km2、园地34.26km2、林地44.64km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9.82km2、交通运输用地26.66km2、其他土地0.92km2),水域面积370.26km2(其中太湖面积207.18km2)。
人力资源
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36万人,户籍总户数16.75万户,户籍人口46.1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2.85万人,女性人口23.30万人。
水资源
全区水域面积约370.26km2,占总面积的58.94%。河道总长448.86公里,家塘229只。水资源历年平均总量485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平均总量460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年用水总量3587万立方米。
湿地资源
湿地资源主要集中在太湖、蠡湖以及主要的入湖河道(小溪港、梁溪河、直湖港、长广溪、尚贤河等),包括:长广溪湿地、贡湖湾湿地、尚贤河湿地、马山湖滨湿地、十八湾湖滨湿地等,总面积约15000亩(不包含太湖、蠡湖水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提供水资源和观光与旅游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资源
区内气候温和,山地、平原、河流兼备,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植被种类兼具温带和典型亚热带的特点。境内沿太湖丘陵山地植被种类丰富,有2000种左右,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且古树名木众多,野生动物主要是鸟类和鱼类,鸟类600多种,鱼类107种。
农业资源
2012年,全区种植小麦3275亩,总产为1122吨;种植油菜252亩,总产39.1吨;秋熟水稻种植面积为2896亩,总产量1781吨;此外,蔬菜产量29977吨,荤食品产量7173吨,林茶果产量15986吨。区内高效渔业面积、特种养殖面积和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分别达到2200亩、1754亩和2000亩。
旅游资源
滨湖区濒临烟波浩渺的太湖,紧靠“江南第一山”惠山,拥有风光秀丽、长达112.6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的无锡市的旅游景点大部分集中在该区,境内有AAAAA级景区3个(灵山胜境、央视基地(三国城、水浒城)、鼋头渚),AAAA级景区4个(梅园、蠡园、太湖欢乐园(动物园)、锡惠名胜区),AAA级景区5个(龙头渚、雪浪山生态园、龙寺生态园、太湖花卉园、唐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九龙湾乡村家园、雪浪山生态园、龙寺生态园、唯琼农庄、太湖花卉园、慕湾生态园、红沙湾农业观光区)。
5、交通
无锡市滨湖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西南部。南依万顷太湖,北靠万里长江,东邻上海、苏州,西接南京,为苏南中心地区。境内水陆交通便捷,环太湖公路、京杭大运河、锡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张家港、江阴港、无锡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近在咫尺,组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6、经济发展
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现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和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8.0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6:48.9:50.5;财政收入141.25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16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8.2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8.9%;全社会工业用电量17.79亿千瓦时,规模工业用电量9亿千瓦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8.96亿元;到位注册外资3.2亿美元,自营出口13.2亿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7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39元;旅游总收入136.96亿元,接待旅游总人数1251.01万人。
7、人文历史
无锡市滨湖区
滨湖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春秋古城阖闾城遗址历史源远流长,1965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是春秋时吴王阖闾的都城。洪口墩遗址是马家浜文化古遗址,距今7000多年。荣巷古镇、周新老街、南泉古镇、葛埭古村等列为无锡市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古街、古村。锡惠公园由唐朝茶神陆羽评定和清朝乾隆御笔的“天下第二泉”闻名天下。中国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于民国创建的梅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滨湖区濒临烟波浩渺的太湖,拥有风光秀丽、长82.53公里的黄金太湖湖岸线,占据了太湖最美丽的精华部分,山抱水,水抱山,湖光山色秀美如画,且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众多的名胜古迹、遗址旧物,诗文墨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辉。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的无锡的旅游景点大部分集中在滨湖区,目前滨湖区有AAAAA级景区2个、AAAA级景区4个、AAA级景区5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有世界第一大佛——灵山大佛,有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灵山芃宫,有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太湖佳绝处”——鼋头渚风景区,有全国八大*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全国著名的影视基地被喻为东方好莱坞的央视无锡影视基地,有一代佳人西施泛舟的水如锦、桥如虹的五里湖风光等等一系列具有知名度的景区、景点。
8、旅游景点
太湖:太湖跨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总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
鼋头渚:鼋头渚位于太湖之滨的充山西端,因有石渚形如鼋头伸入湖中,故称为鼋头渚。
灵山大佛景区:灵山大佛座落于无锡马迹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历史名刹祥符寺之旧址,如今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委会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余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
太湖仙岛:太湖仙岛建于三山岛,位于鼋头渚西南2.6公里湖中,全岛由大矶、小矶、东鸭、西鸭诸岛组成,总面积12公顷。
9、特产美食
太湖白虾: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
太湖银鱼: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
太湖白鱼: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
无锡地产葡萄:继无锡阳山水蜜桃火爆热销海内外市场之后,一串串紫黑、碧绿的无锡地产葡萄也已于这个夏末初秋时节在太湖之滨“甜蜜”登场。
10、著名人物
无锡市滨湖区
尤袤(1127~1202)
尤袤,字延之,号遂初居士,无锡人,南宋诗人、大臣。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公元1148年(南宋朝绍兴十八年戊辰)举进士(原为状元及第,因得罪秦桧,改了三甲37名)。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逝世后谥号“文简”。
蒋重珍(1188—1249)
蒋重珍,字良贵,宋宁宗十六年(1223)癸未科状元,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王问(1497—1576)
王问,生于弘治十年,卒于万历四年。江苏无锡人。自幼聪慧,9岁能诗文,且喜绘画。后就学于邵宝创办的二泉书院,并拜其门下,发誓闭门读书举30年。学业大进,品行端方,于正德十四年(1519)中举。嘉靖十一年(1532)会试又中试,但未参加殿试,回无锡继续读书。6年后才赴京廷对,考中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时已42岁。
荣德生(1875—1952)
荣德生,又名宗铨,滨湖区荣巷人,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父,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著《乐农纪事》。
蒋贵庆(1877-1960)
蒋贵庆,实业家。滨湖区河埒口上里东人,字鸿飞,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10月。幼时家境清贫,13岁即赴沪习铁业,能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后事业有成,创办上海鸿兴铁号,并组织上海市铁业同业公会,连任会长十余年。
杭苇(1908-1988)
杭苇,教育家。滨湖区胡埭镇大花村人,原名锡奎,字一之,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8)11月10日。
荣毅仁(1916-2005)
荣毅仁,著名工商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原国家副主席。滨湖区荣巷人,字继增,生于1916年5月。
荣宗敬(1873-1938)
荣宗敬,中国著名的“面粉大王”和“纱布大王”,荣氏企业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