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南昌县

科普小知识2022-02-22 10:50:36
...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是江西省首府首县,江西省第一个百强县。105国道、316国道、320国道、温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在南昌县向塘镇交汇,规划中的南昌地铁三号线直达南昌县中心,全县形成了一个公路、航空、水路、铁路、地铁等交通运输网络。南昌县有红楼景观旅游文化示范地、塔城水岚洲、黄马“两江”生态旅游走廊、莲塘澄碧湖公园、象湖新城、蒋巷生态农业与湿地科教基地、冈上教授村、三江后万村、广福永木黎村等十大旅游景区。南昌县在不久之后会成为南昌市的一个区,名为昌南区。

中文名称:南昌县

外文名称:NanchangCounty

别名:莲塘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江西省南昌市

下辖地区:莲塘镇、向塘镇、三江镇等

*驻地:莲塘镇

电话区号:0791

邮政区码:330200

地理位置:江西省中部偏北

面积:1820平方公里

人口:109万(2010年)

方言:赣语南昌话片

气候条件: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著名景点:澄碧湖公园幽兰马游山风景区塔城水岚洲凤凰沟茌港老街

机场:向塘机场

火车站:向塘火车站,向塘西站

行政代码:360121

1、历史沿革

南昌县始建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自建制以来就是“江西”历朝历代的的郡治、道治、省会所在地,谓之为“江西千年首县”!


南昌县

最初的南昌县隶豫章郡,县境含今之南昌、新建、丰城、进贤4县地及附近一些地域;三国时魏黄初二年(221)与丰城县分治;宋太平天国六年(981)与新建县分治;崇宁二年(1103)与进贤县分治,此后县境再无大的变化。县名、隶属历代屡有变化,史籍均有记载,如:南昌、宜善、豫章、钟陵等:南昌境域古属扬州,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始置南昌县,置县之初,南昌县境包括今南昌、新建、丰城、进贤4县及附近一些地域,面积约为7500平方公里。

新莽时期,南昌县曾改称宜善县,直隶九江郡。东汉、三国、晋,南昌县隶豫章郡。魏文帝黄初二年封孙权为王,南昌县属吴国。孙权析县南境为富城县(今丰城),自此南昌、丰城分治。

隋、唐(589~742),南昌县改称豫章县,隶属洪州。唐宝应元年(762),因避代宗李豫名讳,豫章县曾改名钟陵县,隶属洪州。唐贞元元年(785)复名南昌县,自此再未更名,隶属洪州。

北宋兴国六年(981),析西境置新建县,自此南昌、新建分治。北宋崇宁二年(1103),升进贤镇为进贤县,自此南昌、进贤分治。南宋,升州为府,南昌县隶属隆兴府。

元代,南昌县隶属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因避裕宗名讳,隆兴路更名龙兴路。明洪武八年(1375),南昌县隶洪都府。洪武九年起,至清代(1664~1911),隶属南昌府。

民国元年(1912)至3年隶属江西省豫章道。民国15年,南昌设市,市、县分治。南昌县直隶江西省。民国21年起,隶属江西省第一行政区。民国28年起,隶第十一行政区。民国31年起,隶第一区。

*成立(1949)后,隶属南昌专区。1958年9月,划归南昌市辖。1961年7月,划归宜春专区辖。1967年11月复划归南昌市辖至今。

1984年5月31日,恢复三江镇,管辖原三江公社范围(赣府厅字167号)。1984年,撤销向塘乡,将所属村委会划归向塘镇管辖(赣府厅字346号);设置莲西乡(赣府厅字357号)。1986年1月6日,将南昌县罗家乡划归南昌市郊区罗家镇管辖,同时撤销罗家乡建制(赣府厅字14号批复)。

1993年11月17日,撤销滁槎乡、塘南乡、幽兰乡,设立滁槎镇、塘南镇、幽兰镇(赣民字164号批复)。1995年6月21日,撤销武阳乡、岗上乡,设立武阳镇、岗上镇(赣民字107号批复)。1995年9月29日,撤销龙塘乡,设立龙塘镇(赣民字185号批复)。1995年12月12日,撤销蒋巷乡,设立蒋巷镇(赣民字249号批复)。

1996年3月19日,岗上镇更名为冈上镇(赣民字49号批复)。1996年4月8日,撤销广福乡,设立广福镇(赣民字77号批复)。1997年2月3日,撤销麻丘乡,设立麻丘镇。(赣民字23号批复)

1999年3月4日,撤销昌良乡,划归昌邑乡(赣民字52号批复)。至此全县辖11个镇、12个乡。

建制沿革:南昌境域古属扬州,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始置南昌县,置县之初,南昌县境包括今南昌、新建、丰城、进贤4县及附近一些地域,面积约为7500平方公里。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全县东西宽36千米,南北77千米,总面积1839平方千米。总人口108.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1万人。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清丰山河等。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达到17.8℃,年平均日照1574.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662.5毫米,年平均霜期89天。

隶属沿革:南朝梁(502—557年)时,置南昌县,县治设在今广西博白县三滩圩。隶属越州合浦郡。南朝陈时隶属相同。

隋朝(589—618年),初期南昌县先后隶禄州、合州。大业五年(609年)隶合浦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南昌县改隶南宕州,并为州治。

2、行政区划

南昌县辖莲塘镇、向塘镇、三江镇、塘南镇、幽兰镇、蒋巷镇、武阳镇、冈上镇、广福镇、昌东镇、麻丘镇、泾口乡、南新乡、塔城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八一乡。其中昌东镇、麻丘镇委托南昌高新开发区治理。县*驻莲塘镇。共有16个乡镇、1个*开发区(江西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和银三角管委会,全县有264个村委会和52个居委会。


南昌县

南昌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寒、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24.4毫米,雨日年平均为147.3天,夏为雨季,占全年总降水量近一半,春、秋次之,冬季最少;年平均气温17.6℃左右。全境水系发达。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水乡泽国,过境河道有赣江、抚河、清丰山河,多年平均经流量872.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涌量约为26万吨/日左右,含水层厚5.1-6.2米,水位埋深小于5米,分布均匀,水质较好。

特产有青岚湖银鱼、鄱阳湖白鲫、塔城家乡豆豉、渡头熟狗肉,富山陈酒等。景点有白虎岭、青岚湖岘山庵和南新乡农田防护林带等。广福乡黎村东南吴家山有唐永王李嶙墓,小蓝乡小蓝村西边山有三国东吴古墓,麻丘乡荷埠周村外的明代建筑蜚英塔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人口分布

一、常住人口总数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5042565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43416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08405人,增长13.72%,平均每年增加6084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9%。


南昌县

二、家庭户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共有家庭户1299903户,家庭户人口为4409240人,占总人口的87.44%,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3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8人减少了0.2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633844人,占总人口的52.23%;女性为2408721人,占总人口的47.77%。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9.3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性别比持平。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31135人,占总人口的18.47%;15-64岁的人口为3722485人,占总人口的73.82%;65岁及以上人口为388945人;占总人口的7.7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8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022563人,占总人口的99.6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002人,占总人口的0.4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98376人,增长了13.53%,占总人口比重减少了0.1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0029人,增长了100.56%,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18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95024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797908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1633932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114251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7450人上升为18845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4930人上升为15823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3150人下降为32402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0340人下降为22657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3090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63383人,文盲率由5.92%下降为2.60%,下降了3.32个百分点。

七、城乡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313689人,占总人口的65.7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728876人,占总人口34.2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6.83个百分点。

4、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位处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由东至西宽36公里,从南至北77公里。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县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

气候特点

南昌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春季多雨伴低温,春末初夏多洪涝,盛夏酷热又干旱,秋风气爽雨水少,冬季寒冷霜期短”的气候。年平均气温达到17.8℃,年平均日照160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662.5毫米,年平均霜期89天。

资源特色

土地资源:全县耕地面积118万亩,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南昌县境内水系发达,赣江、抚河、清丰山河穿过境内,平均入境径流量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

动植物资源:全县林业用地(含园林)约7.3万亩,占3%,全县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以河豚、白头鹤最为珍贵)。

5、经济概况

2006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较“十五”期间平均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26.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90.6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36.3亿元,增长9.8%。人均GDP突破1.5万元,达16819元,增长15.5%。


南昌县

2006年南昌县一、二、三产业比由上年的19.4:56.1:24.5调整为17.1:59.2:23.7。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达47.6%,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仍是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多种经济成分

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稳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0.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66.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实现三级连跨,达到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42.6%,是历史上增速最快、增量最多的一年,较上年净增3.0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跃上6亿元台阶,达6.24亿元,增长39.8%,净增1.75亿元。从收入完成情况看,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比上年增长31.4%、41.8%和85.2%。2006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3%。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平稳上升。从2002年—2006年5年间,南昌县财政收入(2002年到2006年的增速分别为35.9%、17.2%、31.5%、42.5%)每年的增长速度基本高于当年GDP的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1%,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4.4%,后者比前者高出11.3个百分点。

2010年,经济总量为306亿,全县财政总收入跃上30亿元台阶,达到35.7亿元,是2005年的5倍,占GDP的比重达12.98%,比2005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07.5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9.93%,“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5.3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期末的33.7:30.6:35.7调整到20.1:44.4:35.5。全县财政总收入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年均递增2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年均递增23.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比上年增长61.2%,五年累计投资99.23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一,基本竞争力迈入全国A级行列。经中国社科院等三家权威机构联合评审,该县位居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15位。

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82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十五”期间年均递增24.7%,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7.97%。规模工业企业在2004年实现了第一个三年翻番目标,2005年,完成增加值23.65亿元,销售收入77.6亿元,利税5.1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83家。小蓝工业园区“三年大推进”工程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3亿元,落户企业385家,其中开工325家,投产191家,基本形成了汽车汽配、医药医器、轻纺服装、电机电器、食品饮料等五大支柱产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销售收入61亿元,税金3亿元,出口创汇2600万美元,解决劳动就业3万人,成为全县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尤其是汽车工业城的启动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的产业档次,增强了园区的发展后劲。先后被授予全省工业强县、全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项奖等荣誉称号。

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5.3%。房地产业快速成长,2005年新开工商品房建筑面积134.56万平方米,占全市1/3强,涌现了梦里水乡、大湖之都、绿地山庄、九里象湖城等一大批精品楼盘。新洪客隆、南昌百货大楼等大型商贸企业进驻莲塘,洁惠花园宾馆、桂花村大酒店等餐饮服务企业品位提升,洪城汽配、江南饲料原料等专业市场功能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9.49%。200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2.4亿元,贷款余额54.2亿元,中介、保险、物管、信息等服务业成为新亮点。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4.3亿元,同比增长15.1%。财政总收入在全省率先跨越40亿元台阶,达到45.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跨越20亿元台阶,达到25.9亿元,两项指标均连续两年稳居全省100个县(市、区)第一。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6988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62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6.5%和18.6%。综合实力继续领跑全省,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前移4位,跻身百强县第82位,连续四年进位赶超。

全力推进了总投资286.4亿元的138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江铃股份30万辆整车、江铃控股二期、江铃新动力、皇朝家私、丽晶大酒店、金沙大道南延、县中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强力推进。在项目建设的强势推动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1亿元,同比增长26%。

2011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6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5%、2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99家,新增23家。小蓝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加快,集中开工了总投资超50亿元的江铃集团11个项目,已集聚5个整车和83个零部件项目;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发展效应明显,亚洲啤酒一期、达利食品等竣工投产;小蓝开发区继成为全省汽车、食品产业基地后,又获得“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称号,成为江西省唯一同时拥有三块省级产业基地金字招牌的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400亿元大关。启动了7.5平方公里的武阳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

全县粮食总产迈入20亿斤产粮大县行列,生猪出栏、家禽出笼、蔬菜总产、水产品起水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增添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三大“名片”;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数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打响了“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赣抚平原灌区农民负担的灌溉水费全面免除,全县堤顶公路硬化率达100%,河道采砂管理专项整治强力开展,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等如期完工;清淤整治400多公里大型排涝沟渠。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1亿元,增长2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10.6亿元,增长24.7%。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6亿元,下降12.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1.1亿元,增长32.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5.3亿元,增长20.5%。全年共完成工业投资177.7亿元,占投资总量的52.1%,增长30.1%。从本年到位资金来源看,累计到位资金390.9亿元,比去年增加17.3亿元,增长24.6%。其中,自筹资金240.5亿元,增长40.5%,占全部资金来源的61.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1亿元,增长18.6%。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7亿元,增长17.3%,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5亿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1亿元,增长20.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完成61.7亿元,增长18.5%;餐饮业零售额完成9.4亿元,增长24.4%。全年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77479台,发放补贴资金2.18亿元。

全年共签约项目58个,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家。其中外资项目5个,签约资金1.65亿美元,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个;内资项目53个,签约资金99.25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签约资金95.05亿元,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1个,签约资金83.9亿元。合同外资4亿美元,增长0.6%;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增长11.8%;实际利用内资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11亿元,增长14.8%;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资52.8亿元,增长31.7%;出口创汇6.6亿美元,增长53.6%。

6、交通

南昌县是省会南昌的南大门,省城近郊,县城离市区中心仅18公里。全县目前已形成一个公路、航空、水路、铁路等齐全的交通运输网络。公路四通八达,105、316、320国道、温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在向塘镇交汇,使南昌县成为真正的黄金十字铁路枢纽,向塘铁路编组站成为仅次于郑州的全国第二大货运编组站;赣江、抚河在境内交汇,航道可通长江各口岸;县城离昌北机场25公里。

上一篇:南昌市青山湖区

下一篇:安乡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