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
梅城,即是梅州市区的简称,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区,由梅江区和梅县区两个市辖区的城区所组成。东部与梅州市蕉岭县、福建省交界,南部与梅州市大埔县、丰顺县毗邻,西部与梅州市五华县、兴宁市接壤,北部与梅州市平远县、蕉岭县相连。市中心区位于东经116度6分,北纬24度33分。
中文名:梅城
外文名:Meizhoucheng
范围:梅江区、梅县区
旅游景点: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园
人文古迹:梅州学宫东山书院、攀桂坊红杏坊
隶属:广东省梅州市
1、历史沿革
梅城
2012年9月23日,经省人民*同意,省民政厅发出《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梅县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的批复》同意梅县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梅江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江河中游,梅州市中部,东临梅县区雁洋镇和大埔县银江镇,南与梅县区梅南镇交界,西连梅县区程江镇、扶大镇和大坪镇,北接梅县区石扇镇。
2013年,梅江区辖长沙、三角、城北、西阳4个镇和江南、金山、西郊3个街道办事处,有81个村民委员会和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区域总面积570.9平方公里,年末常住人口41.66万人,户籍人口35.8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
从历史上看,梅县区与梅江区历史渊源深厚、一脉相承。
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海阳县分出部分地方置程乡县,辖境包括今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平远全部及丰顺一部分。南汉乾和三年(公元945年)于程乡置敬州仅领程乡一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因避赵匡胤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因梅江为名,仍领程乡县。
此后,梅州之名几废几设,直到民国元年废除州府制,梅州改称梅县。1927年5月13日至5月19日,在梅县境地(原程乡县主要境域内)建立梅县人民*委员会。1949年5月17日,梅县解放,5月24日,成立梅县人民**,县辖梅城镇曾为梅州镇,后设梅州市(县级),隶属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管辖。1983年9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称梅县市。1988年1月梅县市分为梅江区和梅县。
但不管梅州建制如何变化,梅城历为县、府、州治所之地,是粤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大多数梅州人的观念里,梅城和梅县区是分不开的。而现实也是如此。由于历史的沿革、文化的一体、地域的相邻和生活的交融,经过多年来的城市化发展,梅城实际包括了梅江区和梅县区新城,以及中部地区与梅县区已经连成一片,事实上早已同城化。2012年9月,梅州市申请将梅县西阳镇划归梅州市梅江区管辖,得到了广东省*批复同意。
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作出《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梅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3﹞113号),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梅县撤县设区后,梅州市区面积由2012年的298平方公里,变为梅县撤县设区后的3053平方公里,扩大10倍。梅县区以原梅县的行政区域为行政区划,东起大埔,东北与福建上杭、永定毗连,西界兴宁,南邻丰顺,北接平远和蕉岭,中部与梅江区环接。下辖19个镇(高管会、办事处),总面积250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5万人。
2、旅游景点
梅城
5A级景区有雁南飞茶田度假村;4A级景区有叶剑英纪念园、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灵光寺、长潭旅游度假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3A级景区有千佛塔宗教文化景区、梅州樱花谷爱丽丝庄园、南寿峰健康产业园。
其他已开放或在建景区景点
梅江区: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台文化创意产业园、阿鲤廊梅台农业合作示范园、梅州学宫、东山书院、攀桂坊、红杏坊、诗画梅江、梅州一江两岸、泮坑旅游区、林风眠故居、黄遵宪纪念馆、人境庐、十里梅花长廊、东山健康小镇、清凉山
梅县区:桥溪古韵景区(桥溪村)、茶山古村落旅游区、王寿山风景区、仁厚温公祠、邓仲元故居、雁洋镇“南福春秋”景点、阴那山旅游度假区、佛光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四季佳禾现代产业园、新南湾水岸游乐休闲中心、洞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松口古镇旅游区、侨乡村旅游区、恒溪生态园、鸡冠山绿色山庄生态园、三乡养生度假村、古梅梦景旅游产业园、中山公园、祥和养生园、梅西水库、五指峰天文科普园、古梅县八景、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绿窟潭。
3、矿藏资源
梅州市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
锰、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五华县的稀土、梅县区的铜、蕉岭县的石灰石、大埔县的瓷土、平远县的铁、兴宁市的煤,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
但由于2005年8月7日,在梅州市兴宁市黄槐镇一煤矿发生"8.7矿难",造成至少123名矿工遇难,广东的全部煤矿已经被封闭。也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兴宁市。
4、气候特点
梅城
2009年梅州市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在21.2~22.3℃之间,全市平均为21.7℃,比历年平均(指1971-2000年平均值,下同)偏高0.7℃,较上年上升0.7℃。年内2、5、8、9、10月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偏高,1、11月偏低,其余各月属正常。其中2月气温特高,比历史同期偏高6.5℃,刷新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9月各县(市、区)的气温也明显偏高,兴宁、大埔等站的月平均气温也打破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009年全市的极端最低气温为:-2.4℃(1月11日平远测得);极端最高气温为:39.6℃(8月2日大埔测得).年总日照时数在1789.0~2043.9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946.1毫米,与多年平均持平。2009年,梅州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雨量相对集中,旱涝交替出现。3月、6月、8月、11月、12月降水偏多,其余月份降水偏少,其中2月、10月降水稀少,特别是10月,一半站滴雨未下,全市大部分县(市、区)有中度气象干旱出现。年降雨量在1016.3~1712.5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289.3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21%。
生活着的千年古城-梅州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夏日长,冬日短,全年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5、水文状况
梅城
梅江,全长307公里(梅州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4061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长323公里(梅州境内55公里),流域面积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333平方公里);
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梅州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12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579立方米。
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1.37万千瓦。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为4459公升/秒。
6、生物资源
至2009年,梅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多种。至2009年,梅州市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经考察采集和记载的有1084种,隶属于182个科、598属。
其中蕨类植物19科、29属、41种;果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34科、471属、908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121种。
按树种分类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果类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还有属于花卉、观赏和庭园绿化类的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