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仁
林友仁(1938年8月11日-2013年10月12日)祖籍*,1938年8月11日出生于上海,著名古琴家,广陵派传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0月12日晚九时四十分,著名古琴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一代宗师林友仁先生驾鹤西去,享年七十五岁。
中文名:林友仁
性别:男
籍贯: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时间:1938年8月11日
逝世时间:1938年8月11日
毕业院校:上海音乐学院
职业:古琴演奏家,教授
主要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1、人物简介
林友仁
林友仁(1938年8月11日-2013年10月12日)祖籍*,1938年8月11日出生于上海,著名古琴家,广陵派传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林先生是现今为数已非常稀少的、很能代表中国琴乐之气质、神韵与人文精神的传统琴家之一。其演奏风格浑朴自然、韵味醇厚、意境悠远。其教学方法,别称“松—钟功”,既独树一帜,又继承传统精神,使学生从习琴之始就回归自性修养,舒展心灵、缓解压力,充分领悟琴道的内涵与意境,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与充实,极为难得。
2013年10月12日晚九时四十分,著名古琴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一代宗师林友仁先生驾鹤西去,享年七十五岁。
2、人物生平
林友仁祖籍*,1938年8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56年开始习琴,启蒙于金陵派琴家夏一峰,师承广陵派刘少椿,在国乐大师卫仲乐指导下,于196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其间,他还曾先后受学于梅庵派琴家刘景韶、川派琴家顾梅羹、沈草农等先生。数十年来,他一直任职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古琴的研究与教学等方面颇有心得,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等方面见地尤为深入。
3、人物成就
林先生是现今为数已非常稀少的、很能代表中国琴乐之气质、神韵与人文精神的传统琴家之一。其演奏风格浑朴自然、韵味醇厚、意境悠远。其教学方法,别称“松—钟功”,既独树一帜,又继承传统精神,使学生从习琴之始就回归自性修养,舒展心灵、缓解压力,充分领悟琴道的内涵与意境,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与充实,极为难得。
4、人物作品
他曾录制了《MUSICFORTHEQINZITHERLINYOUREN》(英国Nimbus公司)、《中天真味》(*风潮公司)、《广陵琴韵(七)(香港雨果公司)、《琴韵萧声弄流水》(中唱上海公司)等多张个人专辑。
5、古琴传承
林友仁
林老说:“琴为心生。这个心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别人的心。弹琴是表达自我,而不是为了人家的掌声。合者留,不合者去,那是听琴者的事。我就是这样弹,我就是我,始终以真我示人。”在林老看来,我们不需要用别人的点评来左右自己,而要通过自己的体悟、修养来达到一份自信,进而自得自乐,千万不要在别人的话语中迷失了自我。
林老的这份自信还体现在对古琴艺术的看待上。他说,对传统不要有盲目心理,认为传统的东西就不能变,或者都不好、都要变。好的东西跟是不是传统没有关系,仅仅因为它经典,它妙。古琴自古就不是用来谋生吃饭,而是修身养性的。历朝历代,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修身养性,但总有人需要。现在有人说古琴是博物馆式的音乐,只有文物价值,没有现实意义。事实上,听琴可以缓解现代人的紧张和疲惫,给人以精神上的放松。古琴是永远为人所需要的好的传统。说到此,林老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放射着坚定的光茫。
招弟子的条件
问林老招弟子的条件。他一笑,说:“首先要是有修行的人、淡泊名利的人;其次耳朵对声音有感觉,音高、音准、节奏的概念要有;此外还必须有时间来学。”把德行摆在第一位,这与古代琴家“其人须是读书”的要求是一致的。相信只有具有了一定文化道德素养的人,才能与古琴相配与相知。心下暗自对照,深感自己还不够林老的条件。修行不够,乐感欠缺,时间也有限。但至少,第一点,我是可以去努力的。
谈到时下一些新创作的琴曲,林老倒收拢了话匣。“让时间与历史去说话。不要批评,要允许和包容这样的探索。”林老简洁的话语,让我感到智者的胸襟。(《林友仁印象》文/朱红梅)
林友仁谈琴技
2010年4月20日,正是桃红柳绿的时节,上海琴家林友仁老师在新徒的陪伴下来扬赏春。马老师通知我参加晚上的接待。能够再次见到平日深居简出的古琴前辈,自然让我这个学琴的小字辈喜不自胜。就在那晚淮左郡桐林堂的厅堂里,林老一番亲切随意的漫谈,给了我极大的启发。那些闪烁着智慧的语言,实在是不应该独享的。
许多人都知道,做林老的学生,第一关是练“撮”。一个看似简单的指法,往往不练个一、两个月,不能过关。林老为什么特别重视“撮”这一指法的练习?练好“撮”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弹琴之人,意必在先。”林老如是说。“意在哪里?意在指下,意就是要出寺庙里那种深沉洪亮的钟声,让钟声进入身体,或者让我进入琴声中,得心应手,体会到钟声即我,我即钟声。彼此融合之后,天地间便只剩下钟声,除了钟声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杂念。杂念多了,就不在琴里面。
“佛家要求弟子打坐时不要有思想,修行不够的人总是想得太多,怎么办?就想阿弥陀佛。一旦真正专注到阿弥陀佛里面,连阿弥陀佛也没有了,就剩一个‘空’字。这叫做以一念代万念。弹琴也是,要去除所有的念头,不要担心弹得对不对、人家喜欢不喜欢,只一门心思想着寺庙里的钟声。集中一个念头,别的念头就没了,就好像古人在闹市中念书,全神贯注时,外部的杂声都没了,自己也没了。连自己都没了,哪来的观众?哪来的好不好?还有什么好紧张?当你进了琴声之中,别人也就进了。别担心别人,先担心自己。
“无我境界如何达到?便是从一个‘撮’入手。撮,空弦不空,里面的内容无法言说。练习‘撮’,追寻寺庙钟磐之声的感觉,达到心手合一、人琴合一,弹琴便能得‘意’。”
除了一个“撮”,林老对整个右手的指法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要求。这是弹琴的基本功,犹如摩天大厦的基石。基石打得牢,才能有高度。林老对右手的姿势、触弦点、力度有什么样的讲究呢?
林老在琴旁一边示范一边说:“手腕要处于自然状态,才能气血畅通。所谓自然状态,一是指按照手指的自然排列位置下指。弹低音时,多用中指、名指,离岳山近些,出音亮些;弹高音时,多用大指、食指,离岳山远些,出音则柔些。七根弦的触弦点并非在一条直线上。古人设计的琴弦十分科学,低音暗,高音亮,正好用手指的自然布局来调节。
二是要沉肘。正确的姿势就是自然的姿势,觉得舒服就行。臂、肘、腕都要自然下垂,自然的东西永远是美的,自己弹着也舒服。古人琴谱上所画的手势,只能看,不能学。紧张、僵硬、做作的姿势,都是错误的。
三是用耳朵弹。不要搞机械教条,触弦点固定在几分几,不能变,这是不对的。声音要服从耳朵听到的效果,不要把耳朵废掉。我在学琴初期曾经用手弹琴弹了好长一段时间,当时还对手上的力度很满足。后来才知道,那些声音太暴太燥。所以说要用耳朵弹,就是指用耳朵来辨别声音。乐器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弹古琴用弹琵琶的力度,肯定受不了。有人弹的不是响,是燥,用频谱仪测,那个音肯定不纯。不用耳朵用手弹,对声音是麻木的,没有感觉的。好的声音朴实、饱满、不媚,它们的形成有赖于一种*落体般的力,从臂膀传来的来自身体内部的深沉、放松而灵活的力。”
“好的理论是活的理论,法无定法,法是活法。我们的手法也绝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比如使用得最多的‘挑’、‘勾’,连弹时就好像马儿跑,可称之为‘打浪’,这时的手腕是活的。”
指下功夫解决的是音符的质量,再加上旋律的处理得当才能营造出完美的意境。林老对曲目轻重缓急的处理有什么见解呢?
马老师弹过一曲《忆故人》之后,林老这样评说:“突然快、慢是西方人的思维。中国传统是渐变的,有自然发展的过程,不是方块豆腐,直上直下。中国人的快慢之间有过渡,好似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个快慢要自然,不能突兀,要让别人心里有准备。句子怎样断,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处理也不一样。面目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行,要有交待。不该断的断了,该断不断,都不行。如何断?关键是跟人的气息相一致。当断不断,气息就易急促。这得靠自己慢慢琢磨、慢慢体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一概而论。”
听了林老的一番言谈,我想,采用自然的姿势,追求自然的声音,领会自然的道理,便是最高明的琴技。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才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我想起先前晚餐时,林老对那些放了许多味精、白糖、香料的“美味”菜肴直摇头。他家中做菜是不放味精和糖的,他喜欢煲汤,喜欢洋花罗卜、芦蒿、菊花脑等野味。是的,大味至简,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文/朱红梅)
6、人物言谈
师徒的传统
林友仁
林友仁:而且你能到老师家学琴,老师就很高兴的。我年轻的时候跟夏一峰学琴,大冷天去了,师母一看,哎呀,天这么冷你还来学琴,就用那个炒米花水氽蛋,吃了暖和暖和。那时候夏一峰家很穷,他就靠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的一点钱,师母也没有工作,但只要学生来了,不但不收费,还要倒贴。所以现在我对我的学生也像当年老师对我一样,我的老师们都不在了,我也没有办法报答,我只有把他们对我的这种感情,再给我的学生。社会发展了变化了,有一种东西是不能变的。商品可以,不能商品化,一切都是商品,人也是商品。不行。
修养导致追求
林友仁:古琴的琴音,振动一次可以长达十几秒。可以修身养性,调整心态。我有个韩国学生在中医学院留学,他在岳阳医院实习,给病人开方子,有时候就让他们回去听古琴,说可以调心理气。其实古琴能修身养性自古有之,它的声音纯净,纯净的自然之声是每个现代人都需要的,浮躁的心情,可以用琴声来调节。
乐己还是娱人
林友仁:(古琴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好事也是坏事。讲事业,事业的背后是私业,拿到台面上说就叫事业,很功利,艺术这个东西不是事业。艺术是人的精神世界向外的显示,他跟事业没有关系。现在把文化艺术当成一种工具,和艺术本质是相背的。
林友仁:还有说古琴不是音乐的。他们只看到古琴是一种道器,但它首先是音乐,就像释迦牟尼,首先是人,然后再成为佛。情感的交流通过什么来交流,通过音乐语言。没有情感的音乐是音响,不是音乐。乐者乐也,他和人的身心有关。
林友仁:在古代也有专门搞迎合的人,一个叫乐伎,一个叫乐工,现在叫音乐工作者,以前简单,就叫乐工。音乐是说自己的兴致,情致,你自己没有心,说别人的心,这个无法代表。如果你和人家心相同,同心相应,那你说的话就是人家的话。所以我跟刘少椿先生学琴,刘先生说我弹琴是给自己听的,你喜欢可以听,不喜欢可以走。我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林友仁:我觉得现在有一个误会,把一个乐器从民间搬上舞台、音乐厅,就是一种高雅。我觉得不一定,就比如人类本来就是能歌善舞的,歌和舞和日常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歌舞一离开生活,就失去了他本质的意义,它走向舞台,更多的人呆若木鸡地仰视它,它不能给人更多的快乐了。
林友仁:古琴的本质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拿到舞台上是暂时的,现代的人更需要古琴,需要用它来调整心态,它在民间的功能大过在舞台。不要认为只有音乐厅里的音乐才是音乐,艺术发展的成就也不是以从事人数的多少而定的,音乐厅扩音器里传出的是“走味”的琴声。琴社才是古琴的“栖身之所”,三五知己操琴会友,琴声才悠远。
不动就是保护
林友仁:现在讲现代意识,什么是现代意识,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我觉得有一种说法有道理,现代意识就是反朴归真,西方人开始醒悟了,但已经晚了。生态破坏了要挽救很困难。
(姚公白:不是讲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吗?有些时候应该理解为不开发就是保护,古琴也是这样,好好的东西放在那里,不动就是保护。)
林友仁:所以我说啊,对古琴是否会消亡不必杞人忧天,更不必大动干戈。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作的《费琴诗》当中就写到“丝桐何为琴,中有太古声,古调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唐代就叫着要消失了,怎么今天还在呢?因为它从制琴、记谱法、琴论到弹奏都已成体系。更因为它可以脱离学校教育,在民间*传承。一炷炉香,一人弹奏,乐在其中。这和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现在上海学古琴的最小14岁,二十几的有几十人,还有中老年。这样就够了,从来就是这样的。
林友仁:我发现啊,不管古今中外的艺术,到了最高层次,状态都是一样的。我有时候看钢琴大师的演奏,大师啊,霍洛维兹,鲁宾斯坦,我发现他们演奏的状态跟弹古琴是一样的,根本没有多余的动作,很安静,很平静,但是你会感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