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汉斯·希伯

科普小知识2022-05-13 11:07:44
...

汉斯,希伯(1897年6月13日一1941年11月29日),男,德国*员,太平洋学会记者,国际主义新闻战士,曾几次来到中国。1941年9月来山东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31日对日反“扫荡”中,投笔持枪,于沂南大青山壮烈牺牲,时年44岁。

中文名:汉斯·希伯

外文名:Hans.Shippe

性别:男

国籍:德国

出生地:奥匈帝国(现波兰)的克拉科夫

出生日期:1897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1941年11月29日

党派:德国*

职业:太平洋学会记者

1、生平简介


汉斯·希伯

汉斯·希伯,德国*员,太平洋学会记者,国际主义新闻战士,1897年6月13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现波兰)的克拉科夫,后定居德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伯喜欢研究中国的历史和中国革命问题,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是第一个拿起枪杆子保卫中华民族的欧洲人,1941年11月30日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大青山壮烈牺牲。

2、人物事迹

以如椽之笔支援中国

1897年,汉斯·希伯出生于原奥匈帝国(现波兰)的克拉科夫,后来他到德国上大学,并加入了德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追求,他弃医从文,成为新闻太平洋学会的一名记者。汉斯·希伯德文名为Muller、海因兹·莫勒,汉斯·希伯这个名字是后来由新四军卫生部长沈其震所改。

1925年,受信仰驱使,汉斯·希伯第一次来到中国上海,活跃在采访的第一线。他既有新闻记者敏锐的嗅觉,又有*人的悲悯情怀。他深入底层,支持工人运动,积极报道中国工人受压迫、受剥削的事实。说起来,汉斯·希伯来到中国并非偶然,通晓英、德、俄、波兰和中国五国文字的他,一直以来就向往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政治自觉也让他对中国动荡的局势颇为关心。

汉斯·希伯来到中国参加革命,在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期间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革命的文章,表达同情中国民众、支持中国革命的观点。后来,希伯因中国大革命失败返回欧洲,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写了《从广州到上海:1926年-1927年》一书,于1928年2月在德国柏林出版问世,吸引了无数关心中国的读者,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有许多人因此远道奔赴中国,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毫无疑问,希伯的书籍以客观公允的言论,在舆论的阵地为中国革命博得了国际支持。

1932年秋,难以割舍的中国情怀令希伯再次返华,他的夫人秋迪也跟随而来。上海是他施展作为的阵地:他与上海英文报纸《大美晚报》编辑巴林博士共同发起,组建了上海第一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吸引了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医生马海德和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等人参加。这些志同道合之士怀揣救世的理想,一起共同研究中国的局势,期冀能为中国革命贡献绵薄之力。希伯还在《中国周刊》上撰文《论马克思对中国的评论》,并以“亚细亚人”的笔名在美国《太平洋事务》《亚细亚杂志》和德国《世界舞台》等报刊发表大量论述中国形势和远东问题的文章。他自始至终不忘一个进步文人的职责——以如椽之笔声讨法西斯暴行,支援中国革命。

一边作战一边写报道

汉斯·希伯亦是意志坚定的革命者,自从来到中国后,他一直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并参加北伐,加入国民革命军,他渴望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一腔热血。然而,形势是严峻的,随后的国共分裂、大革命失败,让希伯愤怒与失望,与*的政见分歧使他的天平向*倾斜。由此,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激情满怀的他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延安。在延安,希伯受到了*的亲切会见,并先后采访了*、*、叶挺、项英、*、陈毅、粟裕、罗荣桓、朱瑞、黎玉等当时叱咤风云的革命人物,对中国*的抗日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1941年9月中旬,在新四军和八路军战士的掩护下,通过日寇严密*的古运河和陇海铁路线,希伯安全到达山东鲁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希伯受到了山东党政军民各界的热烈欢迎,看到这里一派红红火火、斗志昂扬的革命大好形势,他心情激动,表示要学习当地军民“一手拿锄,一手拿枪”的战斗精神,永不停息地战斗。那个时期的抗日战争已进入胶着状态,日本侵略者为此采取“大扫荡”,对此,八路军115师领导决定从滨海区挺进沂蒙山区,与山东纵队的领导机关会合,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反扫荡”领导机构。在这样险恶的情势下,希伯的安全成为部队领导们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希伯拒绝了部队首长让他转移到安全地区的要求,他执意留在前线,和战士们并肩作战,并随时把战况报道给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们。

激烈的“反扫荡”开始,环境异常艰苦,希伯一面战斗,一面记录战争场面。每当夜深人静、战士们进入梦乡之际,就是他写作的好时机。可随着敌人包围圈的逐渐缩小,战争形势愈加严峻,为了确保希伯安全,部队领导决定派遣一支精干武装分队护送希伯突围,取道苏北新四军根据地,返回上海。但希伯再次拒绝,坚持和战士在一起。领导说,希伯的任务是采访,用笔当枪。希伯激动地说,不,他的任务是抗击侵略者,他要一手拿笔,一手拿枪。

留田村突围是一次智力、胆略的交锋,面对敌人的突然袭击,115师部队的领导决定避其锋芒,直捣敌人巢穴,让敌人仓促回师,从而粉碎他们的扫荡阴谋。希伯和战士们一起,手拿武器,镇定机智地穿越敌人的火网缺口。在这次突围中,希伯亲眼目睹了抗日战士军纪严明、行动迅捷,真有万夫不当之勇、雷霆万钧之势。一到驻地,心情激奋的希伯没顾上休息,就为115师的《战斗报》写了一篇题为《无声的战斗》的通讯,高度赞扬八路军战士斗志昂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永远的布尔什维克

战争是残酷的,伴随战争的有光明与正义,更有流血和牺牲。1941年11月30日清晨,我军在大青山遭遇敌军,敌众我寡,形势危急。为了掩护机关转移,首长将部队分成三个分队,分批向南突围。希伯谢绝随第一、二队先走,决然加入最后突围的第三分队。一场壮烈的战斗打响。最后突围时分,敌人以密集火力*突破口。翻译、警卫员、战友纷纷倒下,希伯悲愤交加,拿起武器向敌人猛攻,可罪恶的子弹相继射中他的臀部、胸部,当最后一枚炮弹在他身边响起时,伤痕累累的希伯终因寡不敌众,倒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汉斯·希伯,这位永远的布尔什维克,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他44岁的年轻生命。

3、人物纪念


汉斯·希伯纪念碑

为了纪念汉斯·希伯,徐向前、聂荣臻元帅分别为希伯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希伯同志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汉斯·希伯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山东军民为希伯建立了一座白色圆锥形的纪念碑,碑上刻着罗荣桓等题写的“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的题词。

现在,汉斯·希伯的墓坐落在临沂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墓系六面体塔形,高9.4米。墓前有希伯的大型汉白玉半身臂相交抱于胸前。他神态安祥,深情地凝视着沂蒙大地。

上一篇:石之声

下一篇:李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