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季音

科普小知识2021-12-16 11:12:55
...

季音原名谷季音,抗战时期在家乡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44年到新华社的解放区华中分社任资料员,解放战争时期在第三野战军任随军记者,担任过新华社前线分社纵队支社的副社长,参加了华东战场各主要战役的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南京《新华日报》任特派记者、编委、副总编辑等职,1953年调到《人民日报》任工业组编辑,1978年后任人民日报农村部副主任、主任、*部主任。季音著有《出击》、《南线》、《转战中原》(革命回忆录)、《大江的浪花》等作品。

姓名:季音

别名:谷季音

出生日期:1923

职业:人民日报记者

1、人物生平


季音

季音,原名谷斯钦,又名谷季音,1923年出生在上虞百官上堰头谷家台门的一户家境殷实人家。1926年毕业于百官上街谷家祠堂(今工人文化宫对面粮贸公司位置)的“上虞县第六高级小学”,后来和这所小学毕业出去的谷斯范等人一起进入了春晖中学,师从夏丏尊、朱自清等名家,从这里启蒙,走上了革命生涯。历经南征北战成为了新四军战地记者、《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抗战期间,季音在家乡的百官丁界寺《上虞报》担任编辑,从事抗日宣传。1940年加入中国*,同年从百官来到金华,进入了国际新闻社金华通讯站工作,担任干事。国际新闻社是我党领导下在*统治区的一个新闻通讯社,总社设在桂林,离金华很远,社长是范长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季音与通讯站的负责人计惜英同志一起(通讯站只有两个工作人员)被特务逮捕,囚入了上饶*。社长范长江闻讯后十分着急,曾多方奔走,进行营救,没能成功。

1942年6月季音从上饶*越狱出来,辗转福建、上海等地,在1943年回到了淮南的新四军军部,到了淮南之后,获知社长范长江已在苏北解放区。不久,季音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向范长江报到。

当时范长江从苏北盐城来到淮南,组建了新华社华中分社,任社长。分社设在淮南天长县大王庄的村子里,离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不远。季音向范长江汇报了上饶*的情况,以及和计惜英先后越狱逃跑的经过,还告诉他,*在*的另一位国新社记者徐师梁,不幸在茅家岭暴动中牺牲。1944年季音到被分配到新华社华中分社任资料员。

当时和季音一起从上海来到新四军的,还有叶钦和、陈念棣、黄迪菲等几个新四军*,他们原先也是被囚在上饶*,后来从赤石暴动中越狱出来,一起回到军部的。

范长江决定邀请他们写文章,出版一本介绍上饶*的书,揭露*反共顽固派的法西斯暴行,教育解放区人民。季音和分社资料室主任赵扬负责编辑工作,《上饶*》一书在华中解放区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各解放区纷纷翻印,仅东北解放区的东北书店,一次就发行两万册。解放后,这本书成了最畅销的革命传统教育读物之一,重印了8次,印数达40万册。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季音随着范长江一行离开淮南根据地,进入了新解放区的淮阴城。与陈笑雨一起工作参加《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创刊筹备工作,担任记者、编辑。

范长江布置季音进入泗阳或宿迁县城,搞一套印刷机运回淮阴,以供出版报刊之用。季音重任在肩,千方百计设法在宿迁城里弄到了敌伪*留下的全套平板印刷机和铅字,全部装船运回淮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新华日报》华中版如期出版了,季音所在的三个记者组采写的报道让编辑部拥有源源不断的稿件,这些报道从各个角度反映了苏皖解放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1945年4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四·八事件”。王若飞、叶挺等一批*坐飞机返回延安途中,不幸在黑茶山失事,全部遇难。淮阴城举行了“四·八”烈士追悼会,会场上一片哭声,季音怀着对王若飞、叶挺等同志的深厚感情,也和大家一样对党的这个重大损失悲痛万分。

1946年4月末,*当局在长江两岸调集大量军队,准备向苏中进犯,内战形势日益严重。苏皖解放区人民密切关注着战云密布的苏中前线,迫切要求报纸加强这方面的报道。范长江有一天在会上号召编辑部同志自愿报名做前线记者,季音响应党的号召,表示愿意到前线去。不久季音去了苏中前线,从此投入了三年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季音在第三野战军任随军记者,参加了华东战场各主要战役的报道。

解放战争时期,季音还在第三野战军俘管处工作过一段时间。俘管处是第三野战军政治部领导下的一个单位,专门负责收容和管理从战场上押解下来的大批被俘的*军军官。那些日子,每当前方传来胜利的大喜讯,不出几天,大批被俘的*军军官就会被押解到俘管处这里。

那时候,部队里有严格规定,要尊重被俘者的人格,不准叫这些被俘官兵为俘虏,只准叫“解放官兵”。在战场上,我们是严格执行俘虏政策的,不准打骂对方,不准搜腰包,因此,许多来到俘管处的*军官,身上都带了不少包括金条之类的个人财物。

在这里,他们的伙食和季音所在的俘管处工作人员完全一样,一些受伤或生病的*军官,还得到俘管处医务所的细心治疗,伙食也享受病号待遇,吃得比一般人好。

这些*军官虽然远离了战火,却十分关心内战的战场动向。因此,俘管处出版了一张油印小报《光明报》,专门登载新华社播发的消息。季音担任报社社长,几个主要编辑是俘管处的*,其余的工作人员都是被俘的*军文职人员,他们负责刻钢板、印腊纸,工作都很努力。

这张每周出三期的油印小报,当时颇受*官兵们的欢迎。为了活跃俘管处的生活,处里还组织一些*文职人员,成立了一个文艺演出队,让他们自编自导,演出一些文艺节目,内容大多是反内战一类的。

被解放的*军官兵,来到俘管处后急于和家属联系,给亲人报平安。可是遍地战火,邮路中断,许多军官的家信发不出去。后来,季音根据上级的指示,把这些家书摘要要电发到邯郸的*人民广播电台,他们根据我们的建议,在广播节目中增设了一个“蒋军家书”专栏,播出这些报平安的家书。据说,这个专栏成了在后方的*军官家属们的必听节目。他们偷偷地收听,广为传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季音在南京《新华日报》任特派记者、编委、副总编辑的等职。南京解放之初,各阶层人士和广大市民,都非常关注《新华日报》上的报道,他们不仅关注报纸对本市各方面情况的宣传,而且尤其关注我党在新解放区和大中城市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关于新中国筹建方面的信息。

鉴于当时报纸对发生在南京以外的新闻均是依靠新华社电讯稿,难以满足读者在新闻信息的广度、深度、时效等方面的需求,为适应读者对国内大事的强烈关注,并借此给记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报社及时作出了选派得力记者赴北京、上海和东北地区采访的决定,特派记者赴外地采访这在当时全国省市党报系统中南京《新华日报》是第一家。

第一个担任特派记者的是采通部采访组负责人季音,他于1949年9月全国新政协会议开幕前夕被派往北京采访新政协会议的报道。在半个多月的时间中,先后发回了5篇通讯,详细、生动地报道了新政协会议开幕时的盛况,会议讨论的各项重大议题和作出的关于新中国国名、国徽、国旗、国歌等若干重大事项的决定及其产生背景与过程,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1953年调《人民日报》任工业组编辑、驻上海记者站负责人。1956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78年后任《人民日报》农村部副主任、主任。

2、个人作品

季音著有《出击》、《南线》、《转战中原》(革命回忆录)、《大江的浪花》等作品。

3、成就荣誉

1940年加入中国*,同年在党领导下的国际新闻社金华记者站任干事。

1944年到新华社华中分社任资料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进入淮阴,参加《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创刊筹备工作,后担任记者、编辑。

解放战争时期在第三野战军任随军记者,担任过新华社前线分社纵队支社副社长,第八兵团分社采编主任,参加了华东战场各主要战役的报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南京《新华日报》任特派记者、编委、副总编辑的等职。

1953年调《人民日报》任工业组编辑、驻上海记者站负责人。

1956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78年后任《人民日报》农村部副主任、主任。

4、人物评价

从1978年一直到2008年,农村的建设和改革一直是整个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上世纪80年代,季音在人民日报农村部工作,担任副主任、主任,经历了农村改革的全过程。今天,作为一个农业报道的老新闻人,每每看报、看电视,他关注的依然是农民、农村、农业报道,他对中华新闻报记者说,今天的记者应该多深入田间地头,更多反映农民的心声。谈及往事,用季音自己的话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上一篇:周洋文

下一篇:杨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