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伦敦皇家歌剧院

科普小知识2021-09-01 12:21:06
...

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CoventGarden)是伦敦最负盛名的老牌剧院,也是全世界数得上的大歌剧院之一。

1、基本简介

英国皇家歌剧院有个特别美丽的前缀:科文特花园(CoventGarden),是伦敦最负盛名的老牌剧院,也是全世界数得上的大歌剧院之一。


伦敦皇家歌剧院

在想象中,这个歌剧院的四周应该鲜花盛开、绿草如茵,否则怎么能叫“花园”呢?而实际上,它处在一个集购物、游览、用餐的综合性热闹场所,虽然四周也不乏绿化点缀,但总体充满了伦敦老街的风韵。

“科文特花园”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在早先,它确是一家女修道院的花园。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伦敦的水果和鲜花市场,后来逐渐演变为城市娱乐中心。这个地区最主要的剧院当然是英国皇家歌剧院,它于1732年12月落成,是目前英国最大的歌剧院和舞剧院,各国声乐艺术家都以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为荣。走进剧院,首先看到的居然是一个装潢很现代的大厅,底楼是售票处、行李寄存部和礼品部等,二楼是一个供人们在幕间休息时喝茶、品咖啡、吃点心的休闲中心。

不过,歌剧院还是保持了旧式的贵族气派,特别是包厢,金碧辉煌,据说英女王也经常到这里来观赏演出。英国皇家歌剧院及下属的芭蕾舞团(RoyalBallet)近年来和上海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活动,皇家芭蕾舞团曾来沪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皇家歌剧院也和上海大剧院合作演出过《茶花女》《蝴蝶夫人》等剧目。

除了皇家歌剧院,科文特花园区还拥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艺术表演场所。花园广场像是一个户外的舞台,在那儿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音乐表演家、能吃火的杂技师、魔术师、哑剧表演家、喜剧家和其他不同门类的表演家。每天中午在皇家节日礼堂——一个泰晤士南岸的主要音乐厅的大堂处,都有免费的音乐演出,从古典乐、爵士乐到民间音乐和乡村音乐,从西方音乐到其他地方音乐,演出范围极为广泛。

2004年,中国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首次登上英国皇家歌剧院舞台,主演普契尼三幕歌剧《托斯卡》中的男主角。这也是他首次登上欧洲歌剧舞台。

2、历史沿革

坐落在伦敦弓箭大街的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因这里曾有历史悠久的科文特修道院及水果市场,并得到皇家敕许而创建,故有此名。

像好多有名的歌剧院一样,这家剧院最初兴建时,并不是只演歌剧,有一段时期,甚至专演戏剧,只不过后来歌剧占了上风,挤掉了其它剧种而已。

在这里,第一座剧院由约翰·里奇所建立,他持有一封最早由查尔斯二世写给威廉·达韦南特的授权书,特准持信人有权“在我们的城市伦敦或威斯敏斯特或它的郊区”建立一座剧院。在此之前,里奇已经建立过一座非常成功的林肯酒店田野剧院,为了将第二座剧院建成,他选择了从贝德福德公爵手中租来了科文特花园的一处作为剧院的地址。这里曾经是威斯敏斯特的一个天主教堂修道院的花园,在修道院被取消时,亨利八世将它赐给了贝德福德的祖先鲁塞尔家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现在的歌剧院中仍旧有一个被称作“贝德福德包厢”的私人包厢,它从来不向公众售票,并且在弗洛尔大街的后台入口旁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私人入口。

1732年12月7日,第一座科文特花园剧院开幕时,首演的剧目,就是英国杰出的喜剧作家康格里夫的一部传世佳作《如此世道》,随后的一百年间,剧院数得上的重要歌剧演出,是《乞丐歌剧》和亨德尔几部世界首演的作品,此外仍以戏剧演出为主。

科文特花园剧院历史上几度遭大火焚毁。第一次,发生在1808年9月19日;第二年剧院重建,剧目上仍是戏剧与歌剧并行不悖,但歌剧已开始占了上风。在1826年,剧院特别向德国的韦伯约写了一部作品,这就是有名的《奥伯龙》,到1845年更推出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大歌剧,从《威廉·退尔》到《胡格诺派教徒》。

从1847年起,科文特花园剧院便正式改名为“皇家意大利歌剧院”。英国在历史上,不是个歌剧传统很深厚的国度,科文特花园剧院几百年来,没出过几位了不起的本土歌剧作者,但至此歌剧演出已经牢固地确立起来。1856年第二座剧院再次被火烧毁,两年后的5月15日,第三座剧院以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派教徒尼伯龙根指环》拉开了首演的帷幕,从那以后直到现在,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过中断以外,每年都在特定的伦敦“演出季”时间里推出歌剧作品。

英国的歌剧传统虽不深厚,但戏剧却是它众所周知的强项,所以歌剧一旦流行开来,现成的剧院总有不少。作品就是另一回事了,从普赛尔去世以来,伦敦的歌剧舞台就成了意大利作品的天下。一直到19世纪末,在科文特花园剧院上演的歌剧,都是用意大利语来演出的。

1892年,科文特花园剧院得到了皇家歌剧院的荣誉称号,也是在这一年,马勒率领汉堡歌剧团来访,演出剧院历史上第一套全本的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到这时,剧院已改为用原作的语言来演出了。

这期间,剧院的事业日盛一日,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们,纷纷来此登台献艺,剧院也跻身于世界一流歌剧院之列。法国大作曲家德彪西曾称赞它代表了英国人最优秀的一方面,不但装修富丽堂皇,而且音效尽善尽美,在这里听音乐是极大的享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曾被用作舞厅,但在1946年,又重新开放,设有常驻的演出团体,而且享受*津贴。本世纪头几十年里,英国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为剧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剧院为一大批英国作曲家像布里顿、沃尔顿、蒂皮特和马克斯韦尔·戴维斯等人的新作举行过世界首演。

这座剧院在1946年重新开放时,能容纳2250名观众,后来不断加以修缮,从建筑的外观,到观众大厅的装潢,再到剧院的音响效果,无一不是更加完美。

实际上,科文特花园剧院自建成以来,就一直在不断扩充,1989年的一次重建,是连同科文特花园的市场都包括在内的,规模更大。这片区域经过重修后,原本就以花卉、水果和蔬菜的批发市场闻名的科文特花园,更焕然一新,建起了现代化的商场。剧院更增添了好些扩建的部分,难得的是,并没有破坏原建筑物的平衡与和谐,很好地保存了原有的风格。

扩建的工程,至今也还没结束,而且将延续到下个世纪。所需的费用,相当昂贵,*特别为此发行彩票来筹措资金。未来的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3、剧院规模

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进入20世纪后,这里上演了近4000部歌剧,并采用了全部用原文演唱的方式,这已成为该院的一大特点。

这期间歌剧院主要的指挥是1924—1939年的沃尔特和比彻姆。


伦敦皇家歌剧院

1946—1951年卡尔·兰克尔任该剧院的音乐指导。

1955—1958年库贝利克继任。

1961—1971年由索尔蒂继任,1971年起,科林·戴维斯接任剧院的音乐指导与指挥。

由于戴维斯任职期间功绩斐然,除他在1965年受封不列颠帝国三级勋位外,1980年又受封为骑士。剧院在他的带领下进入了黄金时期。

1944—1970年间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的主管是戴维·韦伯斯特爵士,后由约翰·图利爵士继任。

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有2250个座位,拥有一个管弦乐团和一个合唱团专属团员,管弦乐团共有106名。

该剧院优先起用本国人士。除指挥和主要演员外,其余的清一色是英国的演唱者。

从1986年秋天的乐季开始,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迈入新的*,从该年9月起,由杰夫利·泰特接任首席指挥。

1987年秋天,海丁克就任音乐监督的职位,他将和杜利与泰特以三头马车并列齐驱的方式领导着皇家歌剧院。

此时科文特花园是皇家歌剧院和皇家芭蕾舞团共有的领地,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4、演出剧目

1732年12月7日,里奇营建的这座皇家剧院开张志禧,之所以能有皇家的头衔只是因为他的所有者持有一封皇家的许可证书而已。开业当天演出的是康格里夫的戏剧《世界的方式》,不久之后还演出了《乞丐的歌剧》。


伦敦皇家歌剧院

1734年到l737年间亨德尔为科文特花园剧院写下了《阿尔辛那》、《阿塔兰塔》、《阿尔米尼奥》等歌剧。也正是在他的《弥赛亚》于1743年在科文特花园上演的前后,亨德尔开始了他的清唱剧创作时期,在1736年到l757年之间,他的l6部非歌剧类的作品都是在这里曹次上演。

在18世纪末,科文特花园是伦敦演出英国轻歌剧的主要场所之一,阿尔恩一生中最大的成就《阿尔塔克瑟克西斯》就是1762年在这里上演。在1740年到1761年间,博伊斯的许多歌剧都是在这里首次制作,威廉·西尔德的带有道白的36部作品也是在这里首次演出,此外还有其他作者的大量类似的作品。1789年国王剧院被焚毁以后,它的剧团在随后的两年转移到科文特花园演出。

1808年9月19日,科文特花园剧院在一片大火中化为灰烬,在此基础之上的第二座剧院在随后一年的9月18日重新启用,前后间隔几乎整整一年。剧院开张之后便发生了著名的票价*,公众采取了示威的方式来*票价的上涨,他们坚信这种涨价是剧院为了付给外国歌唱家过高的出场费而造成的。当时,剧院的经营者曾经请来了也许是歌剧史上出场费最为昂贵的女高音卡塔兰尼,让她在一系列音乐会中演唱。在开场的《马克白斯》的演出中,舞台上的所有声音都被此起彼伏的嘘声、尖叫声、呻吟声、*声、叫骂声所淹没。在这样的*活动持续了两个月之后,票价才回落到原先的水平。

在1810年到l824年间,亨利主教是这座剧院的音乐指导,他负责对于莫扎特、罗西尼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重新改写的繁重工作。1825年,剧院经理坎布尔向威伯发出邀请,希望他来担任这座剧院的音乐指导并且专门为伦敦写作一部歌剧。结果在1826年4月12日,《奥伯龙》在它的作者的亲自指挥下首次在这里公演。但是威伯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在访问伦敦时他拒绝了音乐指导的工作,并且在这次演出后不久便与世长辞。此后重要的歌剧事件包括1833年布恩指导下的演出季;威伯的《优利安特》在英国的首次上演;1834年格丽希在《安娜·波莱娜》最后一幕的演出,这也是这位杰出的意大利女中音在科文特花园的第一次出场;以及令人难以忘怀的1835年夏天的演出季,其中西班牙女中音玛丽布兰演出了《梦游女》和《费德里奥》。

随后在这里出现的是艺术上空前成功但是经济上却陷入窘境的几个演出季,从1839年到1842年,女高音阿德莱德·坎布尔在《诺尔玛》和其他一些作品的演出中获得了强烈的反响。1842年来访的一个德国歌剧院和1845年来访的布鲁塞尔皇家剧院都获得了成功,后者的演出剧目包括《威廉·退尔》、《胡格诺教徒》和《波蒂契的哑女》。

1847年4月6日,改建后的科文特花园重新揭幕,由科斯塔指挥演出了罗西尼的《赛米拉米德》,主要演员中包括格丽希、阿尔伯妮、塔戈里亚菲柯和坦布里尼等。

在1847年到l856年之间,剧院在英国首次演出了《弄臣》、《游吟诗人》、《预言家》和《本韦努托·切利尼》等歌剧。

1856年3月5日夜,一场大火再次将剧院化为废墟。两年以后,第三座剧院开始启用,这也是今天人们所见到的这座建筑。新剧院的设计者爱德华·巴里的父亲设计过议会大厦,兄弟是钟楼大桥的建筑师,与前两任设计师不同,巴里并没有采用南北朝向,而是采用了东西朝向。在过去的剧院周围的空地上,又建设起一座弗洛尔大厅,专门用于音乐会演出。

自从1858年建成之后,剧院的外观经历了很大的改变,不断被扩建和改建,但是装饰色彩上始终以深红色和金色为主,画像上的维多利亚女王~直俯瞰着舞台前的拱门,环绕着剧院的一簇簇灯光由天使所支撑。

1858年5月15日,一个星期六,科文特花园剧院以格丽希和意大利男高音马里奥主演的《胡格诺教徒》揭开了新的一幕。然而这场持续到星期天凌晨的演出并没有真正结束,当剧情进行到倒数第二幕时,大幕突然落下,乐队演奏起《上帝保佑女王》。然而,女王在这一天并没有出现。

盖伊在剧院的执政时期一直延续到1877年,随后是他的儿子恩斯特继任,直到1884年。这一时期剧院的舞台是由两位杰出的女高音所把持的,她们是阿德丽娜·帕蒂和艾玛·阿尔巴妮。长期占据伦敦首席女高音位置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格丽希已经于1861年退休,那恰好是帕蒂首次登台的一年,她们两人曾经在这年同台演出了《唐璜》,由格丽希扮演安娜,帕蒂扮演泽丽娜。帕蒂在科文特花园演唱过30多个角色,其中包括在伦敦第一次演出的《阿依达》。她还坚持演出由那些早已被忘却的作曲家如坎帕纳、波尼亚托夫斯基、科恩和勒内普沃之流专门为她写作的二流甚至三流作品。

盖伊时代首次在伦敦搬上舞台的还有《非洲女》、《迪诺拉》、《唐·卡洛斯》、《哈姆雷特》、《罗恩格林》和《唐豪瑟》等,其中最后的两部瓦格纳的歌剧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由阿尔巴妮分别扮演艾尔莎和伊丽莎白。

从1858年到1864年,派恩一哈里森歌剧团在每年冬天向盖伊租用科文特花园作为演出场所。在皇家英国歌剧院的名义下,他们演出了巴尔夫、贝内迪克特、洛德和华莱士等人的新歌剧,期间也演出一些非常流行的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英语新版本。1868年,歌剧演出经纪人梅普尔森在科文特花园开始了他最初的演出季,当女王陛下剧院于1867年被烧毁后,他与盖伊进行了艰难的合作,在1869年和1870年举行了两次夏季演出季。梅普尔森与盖伊合作的结果便是《美迪亚》和全本的《安娜·波莱娜》在伦敦的首次上演,以及《费德里奥》、《奥伯龙》和《卢克莱契亚·波基亚》非常重要的重新上演。

到了1886年,演出的水准出现了剧烈的滑坡,于是也自然而然地影响了上座率。在1887年,伦敦的行政司法长官、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原科文特花园的一位舞台导演的儿子奥古斯塔斯·哈里斯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的登基50周年,在德鲁里·雷恩剧院举行了一个实验性的意大利歌剧演出季,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他被说服在随后的一年租用科文特花园。哈里斯的观点是:对于大歌剧,要么埋葬它,要么复活它。与盖伊一样,哈里斯也能得到皇家的支持,后来成为国王爱德华七世的查尔斯亲王和王妃经常光顾科文特花园,而伦敦全社会很快就追随了他们的榜样。

哈里斯在科文特花园的第一个演出季由于澳大利亚女高音梅尔芭的首演以及波兰男高音让·德·雷什凯和他的妹妹、女高音约瑟芬的巨大成功而引人注目。随后的8个夏天,这里推出了一系列由当时最优秀的歌唱家领衔的演出,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1892年,马勒率领他的汉堡歌剧院在这里第一次演出了《尼伯龙的指环》。由于使用德语演唱德国歌剧,使用法语演唱法国歌剧,皇家意大利歌剧院这个名称被小心翼翼地换成了皇家歌剧院。哈里斯死于1896年,从那时起到1924年,大歌剧理事会管理着这个歌剧院,其间更换过不同的经理和音乐指导。从1897年到l900年,莫里斯·格劳同时掌管着科文特花园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1901年到1904年,安德列·梅萨热集科文特花园和巴黎喜歌剧院的经理于一身,此后的3年里,他继续在此*,但是,3个人物逐渐成为这家皇家歌剧院的决策人:总经理内尔·福赛斯,德国指挥汉斯·里希特,英国指挥珀西·皮特。

从1910到1914年的几年无疑是歌剧的辉煌年代,卡鲁索、意大利女高音泰特拉齐尼、捷克女高音德斯廷和意大利男高音马丁内利在伦敦举行了他们的首演,《托斯卡》、《蝴蝶夫人》、《路易丝》、《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西部女郎》和《帕西法尔》等众多的作品都第一次在英国演出。

1910年,托马斯·比彻姆在一系列春天和秋天的演出季中向伦敦的观众介绍了理查·施特劳斯的重要歌剧,此外还有较少演出的诸如戴留斯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村庄》、阿尔伯特的《蒂尔弗兰德》和埃塞尔·史密斯的《破坏者》等。

比彻姆还在1911年第一次把佳季列夫的芭蕾舞带到了科文特花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座剧院遭到关闭,被*用来作为一间仓库。

1919年,在战争年代中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歌剧团、并且与他的父亲一道成为包括歌剧院在内的全部科文特花园财产拥有者的比彻姆在这里开始了新的演出季。到1920年夏天的演出季结束时,他陷入了极大的经济危机中,只得变卖财产。他的歌剧团归入了英国民族歌剧院,从1922年到1924年在冬天和夏天的演出季中占据着科文特花园。在这些年中,理事会死灰复燃,决定开设一个旧式的国际演出季,拒绝英国民族歌剧院使用这座剧院,从而再一次将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民族歌剧院的希望化为泡影。

从1924年到1931年,布鲁诺·瓦尔特使这里的德国歌剧的演出出现了蓬勃的局面,一些德国著名歌唱家相继出现在科文特花园,相比之下,意大利歌剧的演出则冷落了许多。但是,在1929年到1931年之间,罗萨·庞塞尔、罗塞塔·潘帕尼尼、吉里、佩尔蒂莱、斯塔比莱和平萨等意大利歌剧明星还是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值得记忆的表演。这些年中的夏天的演出季通常持续8个星期,科文特花园在其余的时间则被用来当作舞厅。

1932年夏天,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科文特花园似乎不会再有歌剧的任何演出,然而比彻姆却在别人的说服下来这里指挥了4个星期的瓦格纳歌剧演出季。从第二年开始到1939年,比彻姆一直是这里的领导者。这些年正是西班牙女中音孔奇塔·“芳氟维亚的罗西尼时代,奥地利男高音理查德·陶伯、德国女高音蒂娜·莱姆尼茨、艾尔娜·伯格和平萨的莫扎特时代,以及柯尔斯坦·弗拉格施塔德、杰曼·鲁宾、柯尔斯廷·图尔堡、梅尔西奥、鲁道尔夫·博克尔曼和路德维希·威伯的瓦格纳的时代。除了比彻姆以外,富特文格勒、莱纳和魏因加特纳也常在这里指挥。从1936年开始,比彻姆的星期天音乐会也在这座剧院里举行。英国歌剧团体还在这里举行短期的秋天和冬天的演出季,1936年,在理查·施特劳斯指挥下的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在这里演出了他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文特花园又成为一座舞厅。战后,将科文特花园重新建成歌剧和芭蕾演出的中心成为一批仁人志士的心愿,于是,一个庞大的基金会成立起来。为重建歌剧院,奥地利人卡尔·兰克尔被任命为音乐指导,他曾经是勋伯格和威伯恩的学生,做过克伦佩勒在柏林歌剧院的助手,也曾在格拉兹歌剧院和布拉格的德国歌剧院担任指挥。兰克尔的任期在1951年结束,此后相继担任音乐指导的包括库贝利克、索尔蒂和柯林·戴维斯,而在没有音乐指导的时间里,巴比罗里、克莱伯、肯培和朱利尼等人都在改善这里的音乐演出水准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45年到1975年之间,这里上演了将近4000部歌剧,演出的方式也有所变化,形成了采用原文演唱的惯例。同时,科文特花园还大力推荐英国作曲家的歌剧作品,布里顿和蒂佩特等人的多部歌剧都是在这里首次被搬上舞台。1988年以后,海廷克担任了音乐指导之职。

从1945到1975年的30年中,这里上演了近4000部歌剧,并采用了全部用原文演唱的方式,这已成为该院的一大特点。

上一篇:肯辛顿宫

下一篇:伦敦路运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