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堡镇
开原市辖镇。1948年为开原县第九区,区公所驻地,1956年置乡,1958年改威远堡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30公里,面积173平方公里,人口2.5万。开(原)辽(源)公路、昌(图)威(威远)公路过境。辖镇北、下城子、双城子、南城子、纪家、陈家堡子、龙泉、二道河子、威远堡、毛家窝棚、周家窝棚、塔山、四家子、塔子沟、前马市堡、何家、廖家洼子17个村委会。
中文名:威远堡镇
行政代码:211282102
身份证前6位:211282
长途区号:0410
邮政编码:112000
隶属政区:开原市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辽M
辖区面积:173km2
1、地方简介
威远堡镇
开原市辖镇。1948年为开原县第九区,区公所驻地,1956年置乡,1958年改威远堡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30公里,面积173平方公里,人口2.5万。开(原)辽(源)公路、昌(图)威(威远)公路过境。辖镇北、下城子、双城子、南城子、纪家、陈家堡子、龙泉、二道河子、威远堡、毛家窝棚、周家窝棚、塔山、四家子、塔子沟、前马市堡、何家、廖家洼子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制砖、农具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名胜古迹有南城子水库和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叶的七鼎龙潭寺。
2、气候水文
开原市威远堡镇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期长达4个月,最冷月份在1月,平均气温在-14.5℃左右,极度低温为-35℃。夏季炎热,一般可持续3个月,最热月份在7月,平均气温在23℃-24℃左右,极度高温为36.5℃。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585小时,以五六月较长,十一、十二月较短。初霜期在9月下旬,4月末为终霜期,无霜期为145—16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78毫米。春夏多西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45米。
3、行政区划
211282102200121威远村
211282102204220双城子村
211282102205220南城子村
211282102206220何家堡子村
211282102207220前马市堡村
211282102208220镇北村
211282102209220纪家村
211282102211220周家窝棚村
211282102212220四家子村
211282102215220龙泉村
211282102216220塔子沟村
4、地方人口
威远堡镇
威远堡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2312
男:11479
女:10833
家庭户户数:6244
家庭户总人口(总):22278
家庭户男:11447
家庭户女:10831
0-14岁(总):4864
0-14岁男:2563
0-14岁女:2301
15-64岁(总):15884
15-64岁男:8111
15-64岁女:7773
65岁及以上(总):1564
65岁及以上男:805
65岁及以上女:75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1885
5、地理位置
威远堡镇位于开原市25公里寇河河畔,幅员173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5万人。耕地面积6.3万亩,是开原、昌图、西丰三县市交界的重镇,威远镇资源丰富。
6、自然资源
交通方便,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辽开公路、开丰铁路贯穿镇区中心。畜牧业是全镇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60%,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七鼎龙潭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全镇水资源丰富,有辽北大型水库南城子水库,和小型塔山水库,寇河境内流经14.2公里,塔子沟“玉榛”自古便是皇家贵族贡品,享誉省内外。
7、地方特产
李记坛肉
李记坛肉
坛肉,是东北地方别有风味的菜肴之一,它是在大炖肉、红烧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北各地坛肉馆有很多,然而,最有名的要数坐落在龙首山下的铁岭市李记坛肉了。李记坛肉是由李学新于1918年从天津逃荒到铁岭而首创的,至今已经四代将近百年。1989年李记坛肉申请办理了国家专利,成为铁岭市个体饮食业获国家专利的第一家。正宗真传,李记坛肉只此一家。李记坛肉自1918年开创以来,深受各阶层人们的喜爱,上至达官显贵,下到普通百姓,人人喜欢品尝,历时百年,经久不衰。李记坛肉的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风味独特,经济实惠。根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尤其是青少年,吃顿肥瘦兼有的猪肉,一般不多于100克,是有益无害的。伟人*之所以喜欢吃红烧肉,就是同为它有补脑的作用。李记坛肉比一般红烧肉还好吃,可惜*有生之年没有品尝到。1985年陶铸夫人曾志率团到铁岭视察时特意提出品尝李记坛肉。满口喷香的李记坛肉,配以雪白肉头的焖大米饭,人人赞不绝口。由李记坛肉开创的坛肉饮食,为铁岭赢得了"坛肉城"的美称。
山雁王酒
昌图山雁酒与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昌图关山的经历有莫大的渊源,据传,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一六零八年),努尔哈赤亲征叶赫部(居昌图和开原间),被困昌图关山,屡不得脱,形势危急。一日将晚,百姓献酒,正欲痛饮,忽雁来东南,霞起西北,遥相呼应,蔚为壮观,以为吉兆。乃令遍赏三军,与将士共饮,军心大振,旋破顽敌。后所向披靡,开满清近三百年基业。因念当日献酒有功,因时就势,特赐名“山雁王”,八旗子弟竞相豪饮,“山雁王”自此誉满关东,被誉为“关东美酒谁为贵,除却山雁何称王”。昌图八景之“关山落雁”由此而来,努尔哈赤“饮酒度关山”的故事也一直被百姓们广为传颂,山雁王酒由此得名,并流传至今。山雁王的陈酿调制是采用;一定的原理配置,利用物理、化学、菌群环境和原酒的不同风格,有针对性地按比例实施组合和调味。其独特之处是:实现原酒分级入库、陈酿、原酒分级优选、分级组合、保证产品的口味和品质。山雁酒近百年不断提升和积累起来的酿造技术,使她以“香气悠久”、“味道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闻名于辽北。山雁酒以优异的品质独特的口味曾多次被评为“名优白酒”。在2010年荣获“辽宁名酒”称号、“辽宁著名品牌”称号、“铁岭地区最受欢迎酒”等。
8、附近景点
铁岭白塔
铁岭白塔
原名圆通寺塔,铁岭白塔为其俗称。此塔位于铁岭市区内银州贸易城东南侧,古铁岭城西北隅,是辽北现存最早的古塔。一些刊文章言其为唐代所建,主要依据圆通寺石碑刻《重修圆通寺塔记》,该碑刻载该塔建于唐太和二年。但据考证,银州历史并非始于唐,内容详见本书《古银州考证》一文。另参照多种史料,铁岭白塔亦不具唐代塔的特征,该塔建筑所用之砖考古称为沟文砖,为辽代特征砖,辽以前没有这种砖,此有文物部门鉴定,唐代不可能用辽砖来修塔,故石碑所刻年代,不足凭信。据日文版《满洲写真帖》记此塔为辽塔,也有文章言及此塔为金大定年间年建,但无认论如何此塔不会早于辽代。该塔在明代即已破败不堪,明万历十九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夫人出资,予以修缮。此塔为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塔身为青砖垒造,砖长2尺4寸,厚6寸。略成锥形。塔顶刹杆有铜盘和宝珠,塔座八面嵌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8个大字,八面各有浮雕佛像一尊,并饰宝盖。第一级塔身南部是-像,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塔基和塔身有砖雕装饰。每层塔檐都悬挂铜镜和铃锋,塔身涂白,故称白塔。古时此塔为城中最高建筑,《志书》记为“二十里外能望而见之”。每当雨后,塔高云低,云飘塔间,故有“白塔横云”之美称。古人曾用“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散;忽见白塔尖,钻入青天半”的诗句赞美白塔的秀丽景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