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陈清河

科普小知识 2021-09-21 11:47:30
...

陈清河,男,汉族,福建省安溪县人,竹编(安溪竹藤编),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1、简介

陈清河,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竹藤编技艺传承人。1940年生于福建省安溪县,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原安溪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商会安溪县委会会长。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氏集团董事会主席。先后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荣幸地出席1989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等全体**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2008年12月在由安溪县委、县*主办的“安溪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被授予“安溪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风云人物”荣誉称号。2013年11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第八届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荣获“杰出贡献奖”。

2、生平

1956年,16岁的陈清河初中毕业,成绩优异的他考上了高中,但由于家境清贫,为了能尽早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选择就读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前身,厦门鹭潮美术学校。在交通落后的50年代,陈清河花了两天时间徒步抵达厦门。

1958年,学校改制为厦门工艺美术学校,陈清河连同两个同学分到了竹编专业,冷门的专业使得两位同学转学其他门科,于是,陈清河成为了竹编专业的“独苗”。同年,鹭美术学校办附属厂。陈清河边学习,边设计制作竹编工艺品,边带实习生。校办厂到后来生产出口产品,1968年厦门工艺美术学校职工下放。1969年10月,陈清河携一家四口回到安溪县尚卿乡,时逢尚卿农械厂要搞竹编的事。农械厂新开辟一个竹编车间,招收五名学徒跟陈清河夫妇学艺。陈清河解决生产过程的难题,使生产走上正轨,产品通过泉州市百货公司二级站销往全国各地。

1972年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陈清河夫妇亲自设计制作瓶、罐、篮、盘、挂屏等8件展品送省遴选。时任安溪县委书记的郝连弟看到安溪8件展品被选上赴京参展,向陈清河提出要办竹编工艺厂。1972年9月建立安溪县尚卿竹编工艺厂,任命陈清河为厂长,工人50多名,产品主要是竹编热水瓶壳。该厂在陈清河的精心组织领导下,1973年8月,尚卿竹编工艺厂被福建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定为出口生产厂家。1983年,竹编厂工人从办厂的30多人增加到1300多人,还有20多个加工点3000多名工人,分布在县内外各地,生产的竹编种类达到8大类400多个花色品种。

1984年与港商曾星如合资创办“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陈清河担任“安星”公司总经理期间,公司生产竹藤工艺品13类4200余种,产品出口亚洲及欧美4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利润1.5亿多人民币,解决近万人就业,帮助5000多贫困户脱贫,1987年被国家、省、市评为外商投资企业先进单位,1989年荣获中国外经贸部颁发的“全国经贸系统先进单位”奖杯。

1993年“安星”公司企业中所有的中方股权全部转让,变更为香港曾星如物业有限公司独资经营。“安星”公司创办十多年来,培训熟练操作工人1万多人。如今,竹藤铁工艺企业遍布全县各地,2011年上规模的企业达到417个,销售总额达到29.6亿。其中,英发家具有限公司产值达2.5亿,聚丰、富华、恒星、恒发、星辉、集发等工艺品公司产值也都达到5000万元以上,几千万元、几百万元产值的企业更是星罗棋布。而上述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都是师出“安星”公司或尚卿竹编厂。

从1985年起,陈清河连续四届担任安溪县政协副主席。1986年起连续四届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1987年5月,福建省人民*授予陈清河“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5月福建省人民*授予陈清河“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9月,国务院授予陈清河“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荣幸地出席1989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等全体**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2008年12月,陈清河被评为安溪县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风云人物。2010年安溪竹藤编技艺被泉州市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安溪竹藤编技艺被福建省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陈清河被确定为传承人。

2012年3月份,安溪县委、县*提出竹藤铁工艺产业“二次创业,转型提升”,陈清河认识到本土化创新设计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竹藤铁工艺产业“二次创业,转型提升”的重要性。他提议把“劳模创新工作室”设立在安溪华侨职校。此建议得到安溪县委、县*领导的重视,安溪华侨职校开展前期筹备工作。安溪县总工会拨出专门经费支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工作。

安溪华侨职校把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图书楼装修作为陈清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场所,其中一、二层为传承实训室,三层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及非物质遗产文化陈列室、创新成果展览室,四层为美术室、家居工艺教室和教研室,并设置多媒体与相关设备器材。2012年11月,“陈清河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陈清河劳模创新工作室设竹藤编技艺传习、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创新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研究、家居工艺专业教学四个专业组,现有人员18名,其中全国劳模1名,市级劳模6名,国家、省、市工艺大师5名,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溪竹藤编技艺传承人3名,安溪竹藤铁工艺行业骨干企业董事长、总经理6名,高级教师4名,同时配备两名专职教师,负责工作室日常工作的开展。针对藤铁工艺产业特点,掌握工艺美术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没有美术知识基本功底,就不可能从事设计、创新工作,更谈不上研发创意有特色的工艺美术品,陈清河劳模创新工作室开设素描、图案、色彩、家居工艺基础知识、市场营销等课程,定期对成员及成员企业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短期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带动工艺文化创意、创新的群众性活动。

安溪竹藤编技艺传承是陈清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依托华侨职校开设家居工艺设计专业,去年秋季及今年春季已招收两个班,30名学生,近期又开设家居工艺提高班,重点培训家居工艺产业骨干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15名。陈清河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美术基础课入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手把手传授竹藤编工艺基本功,取得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把安溪藤铁工艺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通过图片、实物、成果展示、宣传片等形式进行直观教育,激发学生既学技艺,又学做人。

在为安溪竹藤铁工艺产业的“二次创业·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培养人才的同时,陈清河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对安溪竹藤铁工艺产业的形成过程、发展历史、产业特点、市场营销、产业情况及产业发展定位等问题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思考,向县委、县*提出“关于实施安溪县工艺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工程的建议”,得到县委、县*的重视与采纳。

“我虽已古稀之年,愿将一生所学所创工艺传授给年青一代,把安溪竹藤铁工艺产业做强做大,我愿把有限的时光融入在无限的追梦之中”,这就是安溪竹藤铁工艺产业创业者陈清河的“中国梦”。

3、评价

陈清河秉承陈氏家族几代竹藤编制技艺,在该项目中师承有序,传承谱系完整。熟练掌握了安溪竹藤编技艺的全部技艺,在继承传统工艺和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完善了花筋、黏贴、染色、漂白等工艺,陈清河的作品和其技艺得到业界和社会的好评,他悉心带徒授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自觉履行传承义务,培养了该项目大量的技术人才和传承者,对该项目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掌握了安溪竹藤编项目的核心技艺,在该领域和区域内被公认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4、荣誉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上一篇: 梅里亚娜·娇哈里

下一篇: 杨清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