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语:Ludwigvan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1827年3月26日),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及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中文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外文名:LudwigvanBeethoven
出生地:德国波恩
职业:作曲家、演奏家
主要成就:《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欢乐颂》
1、贝多芬诞生
1770年12月17日,贝多芬在德国波恩诞生。贝多芬被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其作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贝多芬最伟大的成就还在于提高了器乐曲的地位。他一生创作极为丰富,如《月光奏鸣曲》《第3(英雄)交响曲》《第6(田园)交响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2、伟人生平
童年成长
贝多芬一家原籍佛兰德梅赫伦。贝多芬的祖父,20岁时迁居波恩,在科隆选帝侯宫廷内当一位乐队长。父亲约翰则是一位唱诗班男高音。母亲马丽亚·马达琳娜·凯维利希(MariaMagdalenaKeverich)是宫廷御厨的女儿。
童年贝多芬
早期贝多芬家庭情况还算如意,约翰有酗酒的习惯且脾气暴躁,母亲则体弱多病。贝多芬可能在5岁时患有中耳炎,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这可能为其日后的耳疾埋下祸根。
贝多芬很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启蒙老师正是其父。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贝多芬也成为一位神童,约翰很早就教贝多芬弹奏钢琴,稍有弹错就是一顿毒打。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得贝多芬在8岁(1778年)时就能在科隆登台演出,11岁就在剧院乐队演出,13岁就成为风琴师,并发表了3首奏鸣曲,但却显得揠苗助长。约翰有时甚至会在深夜将贝多芬从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乐才能。11岁的时候,他因父亲财力不济而*辍学。
3、真正启蒙老师
1781年(一说1782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ChristianGottlobNeefe)学习钢琴和作曲,另外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FranzAntonRies)学习小提琴,这些新老师的努力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奈弗是一位好老师,他不但看出了贝多芬的优势所在,也能察觉其弱点:缺乏自制力、修养和纪律。他要求贝多芬研习前辈的作品,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再来是同时代音乐家的名篇,如莫札特的作品。1782年,奈弗发表了贝多芬的第一部作品《以戴斯勒先生一首进行曲为主题的羽管键琴变奏曲》(VariationspourleClavecinsuruneMarchedeMr.Dressler)。贝多芬在1783年(一说1782年)代表奈弗出任宫廷乐队羽管键钢琴演奏家。
后来父母去世后,为了养家,1788年(一说1789年)到1792年贝多芬在奈弗的一支歌剧院乐队里作中提琴手,从而接触到当时的歌剧作品。1789年5月14日贝多芬入读波恩大学。
1790年2月20日约瑟夫二世逝世,波恩读书与休养协会准备在3月份举行悼念,贝多芬在施内德的建议之下创作了一部《为约瑟夫二世逝世所作的悼念清唱剧》(WoO87),这也是贝多芬第一部与政治沾上边的作品。
后来,贝多芬还为新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登基写了一部清唱剧:《为利奥波德二世登基而作的清唱剧》(WoO88)。不久之后,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在从维也纳到伦敦的旅程中两次在波恩逗留,接触到贝多芬,并对前一首清唱剧大加赞赏,海顿因此劝科隆大主教将贝多芬送到维也纳深造。而贝多芬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于1792年再度踏上前往维也纳的行程。
4、扎根维也纳
11月10日,贝多芬抵达维也纳。并正式到海顿处上课。初到维也纳的两年,贝多芬非常拮据,他住在一个地下室里。他在沙龙里举行小型音乐会,能得到一些贵族的赏识,获得一些生活品。贝多芬的赞助人有很多,其中包括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侯爵(KarlAloisJohann-NepomukVinzenz,FürstLichnowsky),安德烈·拉祖莫夫斯基公爵(CountAndreyRazumovsky),埃斯特哈奇亲王(Esterházy)和约瑟夫·洛伯科维茨亲王(PrinceJosephLobkowitz)。再后来,版权成为贝多芬的收入来源。
贝多芬
1795年他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曲目是他于1794到1795年创作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由他本人演奏钢琴。演出获得了成功。
1796年贝多芬的事业起升,他先后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演出,途经纽伦堡、莱比锡和柏林等地,并创作了《大提琴奏鸣曲》Op.5和《钢琴奏鸣曲》Op.2。此时贝多芬出现了耳疾的先兆,但这并没有让贝多芬停下,他为其巡回演出写出了《C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而在1799年,贝多芬发表了可能是他最早的最受欢迎作品之一:c小调《悲怆奏鸣曲》(Pathétique,即第8号钢琴奏鸣曲)。这个“悲怆大奏鸣曲”(GrandeSonatePathétique)名字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奏鸣曲被认为是表现了贝多芬面临耳疾的痛苦,准备承受命运所带来的煎熬。
但1800年最值得一提的作品,却是《第5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而比《悲怆》高出半个音的《月光奏鸣曲》则出自1801年。这首以升C小调作为基调的作品,比起《悲怆》更显示出了一种新的风格。作品是献给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康泰斯·朱利叶塔·贵契阿迪(ComtesseGiuliettaGuicciardi)。
1801年贝多芬着手创作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上》(ChristusamÖlberge)。虽然这部作品在1803年就首演了,但是贝多芬坚持对之修改,直到1811年才发表。到了1802年,贝多芬原拟将自己的A大调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献给乔治·布里治涛尔(GeorgeBridgetower),但是后者一次酒后狂言,得罪了贝多芬的一位朋友。贝多芬一怒之下,将奏鸣曲献给了当时非常优秀的小提琴家鲁道夫·克鲁采(RudolpheKreutzer)。于是,这首奏鸣曲便被冠以“克罗采奏鸣曲”之名。
在圣城他的情绪则一度陷入低谷,还写下了一封寄给自己兄弟的信,后世称之为《圣城遗书》(一译海利根施塔德遗书)(HeiligenstädterTestament)。这封信在1827年才被发现。信中的语气如此悲观可怜,可见贝多芬的耳疾导致其出现自杀的念头,只有他的音乐,和一种模糊的对世人的使命感才让他不致走上绝路。研究表明,遗书是真的,而且《第二交响曲》早在贝多芬休养前就已大体完成,圣城期间只是细节上的修改而已。《第二交响曲》也因此得了个别名“英雄的谎言”。
5、英雄
18、19世纪之交,法国大革命震动着欧洲大陆。有共和、*和*追求的贝多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贝多芬在演奏
这部《第三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舞剧音乐的终曲,一段快乐而又雄健的乐曲,不但用它写出了《降E大调英雄主题变奏曲》Op.35,还会将之放到《第三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
1804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这无疑是拿破仑称帝的先兆,而称帝的仪式在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贝多芬撕去了《第三交响曲》上写有献给拿破仑的扉页。交响曲中“英雄”一名,来得有点含糊。但它在1806年第一次出版时,就已经被冠上“《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标题。就是说,这首交响曲更多的是献给一位理想化的人物,他会为人类的解放而战。
作品的首演在1805年。《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进入个性创作期后的作品,闪烁着贝多芬的意志,有告别海顿莫扎特曲风之势。自1804年起,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期,伴随着《第三交响曲》的《华伦斯坦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都是他钢琴奏鸣曲体裁中的名作。
贝多芬在当年9、10月间完成了这首阳光明媚的《第四交响曲》。
6、命运与田园
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Theater-an-der-Wien)里的听众经历了一场意义非常的音乐会。音乐会长达4小时,曲目全部是贝多芬的作品:开场先是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再是C大调弥撒里面的咏叹调,然后是《第四号钢琴协奏曲》,紧接着是《c小调第五交响曲》,还有《合唱幻想曲》。
1809年贝多芬给了世人最后一首编号的钢琴协奏曲,第五号《皇帝》。该协奏曲在出版时只标明了“大型协奏曲”,而“皇帝”一名可能是出自协奏曲宏大辉煌的结构色彩,而为协奏曲之首。
威灵顿公爵在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击败法军。而当时发明了节拍器的约翰·奈波穆克·梅尔泽斯(JohannNepomukMälzels,1772-1838)发明了一种新的乐器,叫Panharmonicon。贝多芬于是便将两者联系起来,为这种乐器创作了一部名为《战争交响曲》的作品,又名《威灵顿的胜利》。但梅尔斯则同时劝贝多芬将作品改编为管弦乐,与《第七交响曲》在1813年12月8日一次慈善音乐会上首演,获得了很大成功。
7、逝世及死因
《第九交响曲》之后的两年,贝多芬集中精力创作弦乐四重奏,完成了12到16号5首作品,还有一部大赋格,而其中的最后一首弦乐四重奏Op.135,是贝多芬的遗作。1826年12月他带着侄子去格内森道夫旅行,希望身体好转。可惜旅行下来,他得到的却是肺炎。后来加上慢性肝肠的疾病,又惊闻侄子试图自杀的消息,使得他的健康迅速恶化。1827年3月26日17:45贝多芬逝世。
8、成就及作品
贝多芬的作品包括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带Op编号的作品有138部。至于带有WoO.标签的作品则有205部,表示该作品是“WerkeohneOpus-Nummer”(不带Op编号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有很多在他生前都被发表了,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些作品值得配上一个Op号。而比较少见的是带“Hess”编号的作品,共14卷,这些作品是由瑞士作曲家威利·黑斯(WillyHess)为贝多芬作品全集作出的补充。
贝多芬纪念碑
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等。其32首编号钢琴奏鸣曲,包括《悲怆》和《月光》等被汉斯·冯·彪罗尊称为钢琴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为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代表交响乐《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欢乐颂》,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幻想》、《致爱丽丝》,弦乐四重奏《大赋格》等。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家喻户晓的作品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大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序曲《柯里奥兰》、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9、影响
在ZDF主办的“100位最伟大的德国人评选”中,德国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互联网和邮寄等形式投票,贝多芬排名12,在音乐家中只有巴赫比他靠前(排名第6)。有人认为,贝多芬改变了作曲家的地位,作曲家从前只是一种接受委托进行创作的职业。而贝多芬则是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借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智,并且通过演出和出版使得自己的生活独立起来,不需仰人鼻息。他在这方面的开拓作用,可与拜伦在诗歌方面和威廉·透纳在绘画方面相比。
贝多芬
贝多芬在俄国也有着他特殊的影响力,即使在20世纪也一样。在前苏联时代,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这位来自波恩的作曲家很受欢迎,因为他代表着革命,他的音乐则是力量、意志力和忍耐力的表现。根自俄国的新古典主义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非常敬重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常因其交响曲被比作贝多芬。的确,肖斯塔科维奇对主题的处理,小乐句的扩展与贝多芬的非常相似。
1932年1月27日一颗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由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威廉·雷睦斯(KarlWilhelmReinmuth)发现。它被命为贝多芬,以示对这位德国作曲家的纪念。
在索尼公司与飞利浦进行激光唱片容量与规格的讨论时,大贺典雄认为,难以放入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唱片是不完整的,最终,一张激光唱片的时间被定为74分钟42秒。
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人类的情感。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