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学博物馆
中国印学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孤山后山路10号,是目前国内唯一展示我国印学、篆刻艺术的专业博物馆,于1999年9月26日对外开放。
中文名称:中国印学博物馆
类别:博物馆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孤山后山路10号
开放日期:1999年9月26日
1、历史渊源
中国印学博物馆
西泠印社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研究印学、保存金石、兼及书画”为宗旨。在成立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西泠印社集聚了以吴昌硕、李叔同、丰子恺、黄宾虹、马衡、张宗祥、马一浮、潘天寿、傅抱石、沙孟海、赵朴初等为代表的金石书画界著名的学者、艺术家、理论家和收藏鉴赏家,在印学书画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享誉海内外。经过几辈人的艰苦努力,在党和*的关怀和支持下,西泠印社不仅在学术社团方面继续发展,还在图书编辑出版、文化经营、文物展览收藏、对外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为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藏发挥重要的作用。以西泠印社社址和文化为依托的中国印学博物馆自建成开放一年来,以公众教育为目的,注重社会效益,在展示介绍中国印学文化的基础上,举办了大量的各类书画展览,传播了精神文明,促进了文化交流。西泠印社和中国印学博物馆二者互相交融,相得益彰,显现出独特的人文异彩和灿烂的艺术神韵,已成为杭州文化的一个骄傲。
2、馆区布局
该馆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基础,摩崖石刻、楹联碑文、印人塑像、泉池石塔遍布其中,相互协调的布局,使之成为*园林博物馆。全馆设有玺印厅、流派印馆、书画厅、印学厅、印材厅、印泥制作中心、社史厅、吴昌硕纪念馆等九个展馆和篆刻艺术创作室。
3、馆藏精品
战国·官私玺印
玺印发展至战国,各种形式和内容都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官私印大都随身佩带,质地有铜、银、石等,以铜玺最常见。官玺的形制大小、钮制样式与用途有关;私玺讲究便利和美观,表现内容有所扩展,出现图形印、成语印以及与佩饰相糅合的多样品式。玺印文字、构图技巧也较丰富。形式有朱文、白文,或铸或凿,在各种印行中自然变化,达到朴实、生动、和谐的艺术效果。
秦•官私玺印
秦·官私玺印
秦统一六国以后,印章的形制和文字渐渐走向规整,开始确立比较完整的印章体系。这一时期官印的制作颁发统一由掌管符玺的官署执行,各种钮制、质料、形制、印绶均有严格的规范,且与玺、印、章三种名称相对应,成为等级的标志。秦代官印有边栏、界格、文字结体紧敛,笔形于方折中,多带有秦小篆自然圆活的特点。汉初沿袭秦制,西汉中期以后,官印文字渐趋方正,结构紧密,布局饱满,已*格。缪篆的形式至此形成,并一直为玺印制作者所沿用。
汉·官私玺印
玺印发展至汉代,各种形式已臻完备,并出现制作上的高潮。官私印钮式多样,形制十分精美。文字属缪篆系统,布局讲究平稳协调,具有端庄淳厚的特点,东汉官印初期承西汉法,中期以后文字渐受隶书的影响,笔形多取转角方折之势,结构更趋平整。私印形式*不拘,流行玉印和鸟虫书印,风格华美精丽,极富艺术魅力。这一时期封泥遗存十分丰富。
流派起源代表人物印章
明中期以后,文人画进入了发展的高潮,和书画艺术密切相关的印章,在制印技法和审美观念上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革。明后期的文彭、何震、苏宣、汪关、朱简等印家,以追摹秦汉典范为号召,千变万化,流派纷如,各时期皆有杰出人才。文彭的吴门派、何震的徽派、汪关的娄东派是明清之际最享盛誉的篆刻流派。
丁敬印章
丁敬印章
篆刻艺术发展到清中期,出现了以丁敬为代表的“西泠八家”。亦称“浙派”,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世称“西泠四家”或称,“浙派四家”。后四家为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他们对金石都有较深的研究。一洗当时浮滑纤巧的印风,在刀法上兼收秦汉印及各时代的精华,独树一帜地巧运“切刀法”,创立了雄健苍古的浙派风格,八家相互间的篆刻风格虽比较接近,但更注重创造自己的面貌,二百年来的影响极为深远。
黄易印章、奚冈印章、陈豫钟印章、钱松印章
吴让之印章
吴熙载(一七九九--一八七0)原名廷飏,字熙载,后以熙载为名,字让之,以字行。江苏仪征人。他出包世臣之门,是邓石如再传弟子,兼擅书画篆刻。篆刻纯用邓法,挥毫落笔,舒卷自如,运刀迅疾,圆转流畅,有自己独特风格,达到书印合一的境地。
徐三庚印章
徐三庚(一八二六--一八九0)辛谷,号金?、金?山民等,浙江上虞人。他的篆刻,白文刀法学浙派,结体学邓派,常用《吴纪功碑》《天发神?碑》入印。刻款运刀娴熟,不加修饰,篆刻面目风靡一时。
赵之谦印章
赵之谦(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字?书,号悲庵、无闷、冷君等,浙江会稽人(今绍兴)人。篆刻初宗浙、皖二派,在用字上取资于秦汉玺印、碑版等文字,在印中寻求笔墨情趣,在边款上刻画造像自出机杼,用魏碑字体作款,使篆刻艺术更为充实,开边款之新境,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
胡钁印章
胡钁(一八四0--一九一0)字菊邻,号老菊,又号晚翠亭长,浙江崇德人,是晚清较有创意的篆刻家,篆刻取法于汉玉印、凿印、诏版、匠心独运,在清末印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吴俊卿印章
吴俊卿(一八八四--一九二七)名俊,字昌硕,号缶庐、苦铁等,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无不卓绝,他的篆刻除运用《石鼓》的神意外,参用金文、陶文、封泥、汉碑等文,融铸一炉,创造了高浑的新风格,称雄于清末明初印坛,百年来的印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至今影响于国内外。
黄士陵印章
黄士陵(一八五0--一九0八)字牧甫,号黟山人,安徽黟县人。篆刻初宗邓石如,并取法赵之谦、吴让之,得力于秦汉玺印,参以商周金文笔意,用刀光洁平直、挺劲秀雅,边款则用北魏之书体,又拟汉器款识,爽朗豪放,独造其妙,自成一格。
齐璜印章
齐璜(一八六--一九五七)字白石,号寄萍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湖南湘潭人。作品个性强烈,治印常用单刀切石,大刀阔斧。他曾说:“世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刻。”他的作品开创了篆刻史上的一代新风。
4、交流场所
中国印学博物馆以其特有的展品,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幽雅的环境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被书法、篆刻家们所关注。同时,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场所。中国印学博物馆以数千件实物,完整的序列,向人们展示了印学发展史及中国的印文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