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宗陵
商中宗陵位于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是商代第十代王太戊的陵寝,是国内仅存的一处地上商代王陵。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商中宗陵
景点级别: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
宗陵意义:国内仅存的一处地上商代王陵
1、商中宗太戊
商中宗陵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后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
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天下大治,诸侯归附。
死后葬于内黄亳城,被后人尊称为中宗。
2、商中宗陵
商中宗陵汉代建陵,唐代继修,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重修,明、清又多次修葺增建。
据明朝嘉靖年间编撰的《内黄县志》记载:“商王中宗陵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镇名次范。
陵高一丈五尺有余,环绕数十丈许。庙在陵后,正殿五间,旁有碑亭,前有庙门二重,陵前有丰碑一通,宋开宝七年,翰林梁周翰撰。
春秋二祭。
每三年,朝廷遣使致祭。
改元,则遣京堂大臣赉香帛祭焉。”
3、文物价值
经考古调查,昔日陵外筑城(俗称皇城),占地4.5亩,内筑太戊陵,嫔妃墓,古柏森森,祭碑142块,还有接官厅等附属设施。
陵区内发现有仰韶、龙山文化及商代文化层(陶片、石器等)。
据《内黄县志》记载有明、清时代谕祭商中宗陵祭文42道。
现存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庙碑铭并序》,螭首龟趺,通高6.45米,宽1.6米,厚0.59米,是河南现存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
雕刻精湛,书法刚劲,碑文记述丰富,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4、商陵诗词
商中宗陵
明周源
殷道中兴见裔孙,千年陵墓亳城村。
重台凝绿封碑碣,茂草延青闭寝园。
鸦噪晓云秋雨暝,鸟啼寒月暮烟昏。
皇朝特致褒崇典,玉帛年年降圣恩。
商陵
明周西
烟雨深锁古商台,万木萧森风自来。
过客竟多寻往迹,居人不自辩荒莱。
中兴耿耿千年颂,古冢茫茫万壑哀。
遗泽应随天地老,春秋一度一陈杯。
商陵烟雨
清杨辉斗
缭绕晴烟帝子宫,中兴事业载殷隆。
寝园自昔崇昭代,禋荐于今感异衷。
霭霭墓门云气锁,森森陵木雨声中。
昏风吹没行人影,惟有亳城四望通。
5、宋碑铭文
商中宗陵
宣德郎右拾遗臣 梁周翰敕撰
翰林侍诏朝清郎太子率更寺主薄臣司徒俨奉敕书更。王皇猷允。塞五帝步而同驱盛德,光享三王,聚而并轨,言至治者,乃称其茂烈;语圣嗣者,必本其鸿源。虽子孙垂裕而克昌,以明继世而迭有载籍具在,可得而言。按商本纪,帝太戊,契二十一代之孙,商雍已之弟司徒事夏,佐治水而有功。
天乙勤商,征诸候而受命。惟帝克大祖宗之业,生知皇王之道,临下有赫,在上不骄,休光炳然,辉煌跃世,皇家有天下十载,王涂无外,地理有光,文德黎元,和气煦于昆蛰。恢禹迹之遐里,复中州之故封,蛮貉之征,岁纪职方之籍。象骨之译,时践藁街之庭,加以天下大宁,海内如砥,阴阳水旱,罕值于天灾;山川鬼神,必助于圣祚。
郊丘备之祀,祖考思之诚。三升紫坛,亲奠苍壁,帝王之能事,帝王之能事。毕举邦国之坠,典聿修爵,赞侯之孙,兴废见乎厚德,封皇帝之后,继绝表于至仁居,一日皇帝若曰:历代帝王,各膺历数,骊翰共于光躅,正朔被于中原,虽年祀浸遐,而园寝尚在。
钱尽发穿窬者往焉,陵土皆杯樵苏者弗禁。朕用震悼,岂志寤兴,有陵墓之处,宜令并禁樵采,仍各建祠庙一所,务尽宏壮,光灵于万古。皇明昭于九幽,粤以开宝辛末岁经始,以壬申岁毕工。事越非常,攻存不朽,太平之享,遂之于中祠。
二之诚,必更乎俭礼。至于登豆之器,祝史之辞,率非旧章;皆用新典,当使泯然之俗,纷若之巫,祷请天时,将有豚之愧。喧哗神宇,益知铜鼓之非,将镂(贞)珉,以观永代。臣,仰承睿旨,实寡英辞,采旧史以披文。但瞻陈迹,染柔毫而叙事。终玷清芬,拜手飏言。
谨作铭曰:司徒佐禹,圣谟有裕,成汤勤商,王业云昌。祖宗昭显,子孙蕃衍,盛德聿兴,元猷允升。世去千古,陵荒无主,庙貌不陈,祷杞何人。皇鉴昭晰,兴废继绝,陵树无樵,德音孔昭。乃兴大构,以资元佑。端拱向明,凛然如生。载报青简,帝文炳焕。桑谷生朝,旦暮惟乔。修已禳慝,妖不胜德。君道允常,休有烈光。礼文载秩,宣杨茂实。碑于庙门,终古其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