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玉堍村

科普小知识2022-06-07 12:28:18
...

玉堍村,位于县城西北十公里处风景秀丽的黄姑山脚下,自然环境优美,村前有小溪长流,村后有群山环绕。翠竹摇曳,泉水叮咚,民风纯朴,家乐人和。

1、村落简介


玉堍村

玉堍村位于阳新县城西北的黄姑山下,男姓居民全为李氏宗亲。村落内有为数较多的明清特色民居和保存完好的晚清重臣李蘅石故居、李氏宗祠。其“玉堍油面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入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历史底蕴


玉堍村

玉堍村建村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据阳新县志和玉堍村李氏族谱记载,该村自宋元时期,便有先人居住。至明清两代,该村更是人丁兴旺,香火鼎盛。玉堍村后的黄姑山上,清代所建的西山寺,暮鼓晨钟,经声朗朗;百佛山上,明代所建的百佛庙,百尊铁佛、栩栩如生;崖头堡上,宝下古洞,洞中套洞,蝙蝠成群,凉风习习,幽深难测,至今,没有一人能够走到洞底;更有那沈家岭上的古樟,高约十余米,树冠如盖,围宽5米,需3人合抱,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玉堍村前,本有明代古桥一座,可惜山洪冲击,至今只有桥墩两座残存;村中有明代青石双井,井水依然清澈,百年从不干涸,至今还供村民饮用;村中近百米长的两条明代青石板小巷,仍然迎来送往过路的客人;村中的明代民居,四方墙斗一样高大,一字形门墙,只有屋尖、杉木衍条裹在方墙体内,简单实用,村民芦章黄至今还居住在这幢老屋里;村中最为醒目的,是村民李相军等6户人家仍然居住在清代民居建筑群。这批清代民居,有着徽式马头山墙和一字形门楼,有着鄂东南民居建筑风格的内大外小的刀条形窗口、门里缩大门、黑白分明的屋檐画、“四水归堂”的天窗天井以及拥有防盗贼功能的厚重杉木大门与方便看家狗出入的石雕狗洞。

3、村落人文


玉堍村

玉堍村的主要历史人文景观,是出生在该村的晚清名臣、正二品封典、*按察使李衡石,以及李衡石故居、李氏宗祠和李衡石之墓。据湖北省志、阳新县志记载,李衡石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推动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名人,他不动干戈收复伊犁的重大历史事件曾被传诵中华(详见7月20日《挹江亭》副刊《李衡石利齿收伊犁》一文)。

李衡石故居,于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兴建。李氏故居是由正堂、中堂、厢房等主体建筑组成,并建有供管家、厨师、佣人起用的次间,总计占地面积1391平方米。故居大门有清代“光禄大夫”石刻门匾,字体苍劲有力;室内有天井四个,谓之“四水归堂”;门窗则描龙绘凤,点金刷红,富丽大方。

李氏宗祠,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兴建。李氏宗祠是由戏台、正堂、过堂、祖堂等一进四重的主体建筑组成的,总计占地面积1673平方米。李氏故居和李氏宗祠这两处古建筑,同时顺应了“前有水、后有靠、左右有抱”的坐北朝南的中国风水理论,现均为湖北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李衡石之墓,现为无碑之墓,仅有几块青石垒在坟头,原因是当时李衡石位高显赫,名动中华。故李氏后人将李衡石与李氏先祖三位太公之墓并排埋葬在一起,以示尊重。由于当时李氏这三位太公没有立碑,为避免破坏祖制,所以李衡石之墓也未立碑。如今在后人看来,无碑之墓,恰是李衡石一生为人“清清白白来世,不带一根草去”的高尚品格写照。

玉堍村还保留着大量的中国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有“吃新节”、“送水节”、“千日关”和“正月十五摸青菜”等民间习俗。《李衡石三难老先生》、《济公修建百佛庙》、《秦始皇一鞭抽出十八折》等民间故事至今为村民津津乐道;而《十看穿》、《一个大姐十个郎》、《日出西山一点鸟》等民间歌谣时不时在村前山后响起。

4、光禄大夫的遗所祠堂

玉堍人引为自豪的是:晚清名臣、正二品封典、*按察使李蘅石就是本村人,且同脉一宗。

据载,李蘅石(1838~1922),自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子史经集,烂熟于胸。文章锦绣,大气磅礴。是阳新当时有名的饱学之士。虽才高万斗,却三次参加乡试,均无功而返。一次偶遇,投左宗棠部金忠介营。历保道员,署吉昌县,寅戴花翎。

1879年,左宗棠率部击败回民军,其首领白彦虎投奔俄国。俄借机窃据伊犁城,左宗棠奏请委派甘肃题奏遭观察使李蘅石和噶尔萨巴图鲁提督军门殷国卿去俄交涉。李率侍从、通事10余人,与之斗智斗勇,终于不辱使命,收回失地。为示奖赏,朝廷钦加其二晶顶戴,赏正二品封典,授*按察使,诰封光禄大夫。

修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的李蘅石故居,就是其晚年居住之所。古宅倚青山,绕溪水立于玉堍村东头,周有古樟叠翠,高大的青石门框上方镶嵌着“光禄大夫”四个大字,黑瓦的飞檐,高耸的马头墙上,依稀可见彩绘漆雕,由正堂、中堂、厢房组成的主建筑,正中有议事厅,侧有聚会厅,主卧、客卧前后分隔,高大的阁楼上,绣楼和女眷楼居空临下。楼,幽深进远,布天井有四,或长或方或圆,虽大小不一,光亮却与外无异。足不出户也能见日月,观星辰,其天人合一,四水归一精巧设计真是别有匠心。

距之不远的李氏宗祠更是富丽堂皇,占地1650平方米,由戏台、看台、正堂、过堂、祖堂而成,五重进深内,有正厅、义学、茶酒厅等次间。正门至祖堂神龛全用青石铺地,前厅戏台用厚木铺就,戏台居正门之上,距地1.7米之高,与祖堂遥遥相视,人从正门入,必低头躬身,以视敬祖;戏台前檐后柱或雕五龙图,或饰蓝天白云纹,四周檐角高翘,似要欲飞凌空。祠堂内16根大立柱下的宝瓶状基柱石,均刻花鸟龙鱼;撑起屋架的大梁更是别出心裁,弯曲起伏,更显和谐自然。

县住建局负责人刘诗梅说,“李氏宗祠和李蘅石故居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玉堍油面的非遗传承


玉堍村油面

踏着明正德年间的青石板小路,我们感受着玉堍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沧桑;那穿行在屋前院后的潺潺溪流,更让玉堍村灵气飞扬。

李相风带我们循水而去。约二里地的村口,一股清泉从地下缓缓而出,“水自黄姑山,终年不息。村里灌溉、生活饮水全出自这里,不亚于城里的饮用水。”李相风说。

水,沿一条石砌小沟向村里流去,但沟两边的卫生却让人揪心。李相风说,“村里还有两口建于明代的古井,上井为单眼,下井为双眼,上井饮用,下井洗涤,既卫生亦科学。”

两口井之上,有一座用青石垒起的坟头。这就是李蘅石墓。没有墓碑,没有庙堂,位高显赫的李蘅石,静静地躺在玉堍村的土地上。玉堍人却用《李蘅石三难老先生》《李蘅石利牙收伊犁》《李蘅石月夜逢将军》等民间故事传诵着他的智勇和忠义,做他最喜欢吃的玉堍油面。

据《李氏宗谱》记载:明朝期间,李氏从江西迁至玉堍村落业,因家境不佳,取江西、湖北和安徽之长,就地取材做成了一种最简单的食品—油面。

李相训是制作油面的好手,“工序挺复杂,和面、割面、搓条、盘(条)面、上筷、拉面、晾晒、割面头等十几道工序,如果销售,还要用黄姑山上长的茅草捆面包装。现在村里成立了玉堍油面合作社,手工制作的油面不仅销往香港、上海、北京、广东、武汉、黄石,还远销加拿大。”

近400年的油面制作技艺在玉堍村传承。油面在当地除了用来过早,还流行给月母子催奶,为老人过寿。2012年6月,阳新县文体局与浮屠镇联合举办“万人吃油面”活动,“浮屠玉堍油面制作技艺”被湖北省人民*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又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

上一篇:郭树言

下一篇:长阳中武当道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