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震
严震(724年-799年7月26日),字遐闻,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人。唐代中期名臣。严震出身世代农家,早年捐财得官,担任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僚。历任渝州刺史、凤州刺史,政绩被举为山南第一,朝廷赐爵郧国公。建中三年(782年),严震升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奉天之难”时,严震派兵迎接唐德宗入梁州。旋即进封冯翊郡王。他劝课农桑,以供给六师。长安光复后,进位检校尚书左仆射。随后,出任兴元尹。贞元十二年(795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贞元十五年(799年),严震去世,年七十六。追赠太保,谥号“忠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1、人物生平
严震
严震出身于务农世家,其家族凭借财力在乡闾间闻名。唐肃宗至德、乾元年间(756年—760年)以后,严震多次拿出家财来资助边军,因此获授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县潼川镇)长史、王府咨议参军。后经东川节度判官韦收的推荐,严震被剑南节度使严武任命为合州(治今重庆合川市区)长史。严武移镇西川时,任命严震为押衙,又改任恒王(李瑱)府司马。严武由于和严震是同族的缘故,因而将军府中许多的事务委托给他办理。后加授试任卫尉、太常少卿、银青光禄大夫等职。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严武病逝,严震被免官还乡。东川节度使李叔明到任后,上奏任命他为渝州(今重庆市)刺史,严震因为李叔明是“中外之姻”,为避嫌而称病请辞。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或为张献恭)再次上奏任命他为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刺史、山南西道节度副使,加侍御史。适逢母亲去世离职。后被起复原职,并充任兴、凤两州都团练使,严震请辞未获允准,被加授为殿中侍御史。后经多次升迁,加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中丞,封冯翊郡公。严震为政清明严格,兴利除害,受到远近之人的称赞。
建中初年(780年),司勋郎中韦桢出任山、剑黜陟使,考察山南、剑南等道地方官吏的政绩。韦桢认为严震的政绩为山南道第一,唐德宗李适评其考绩为上等偏下,进封他为郧国公。严震在凤州十四年,善政不改。
奉迎德宗
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严震接替贾耽担任梁州(今陕西汉中)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山南西道节度使)。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朱泚在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僭号称帝,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令心腹穆庭光、宋瑗等人引诱严震一起反叛,严震聚集众人,将穆庭光等人杀死。
兴元元年(784年)二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与叛军联合,德宗筹划逃亡山南一事。严震听说后,马上派遣官吏快马呈表到奉天,以迎接德宗。他先令大将张用诚率兵五千到周至县护驾,德宗听说后很高兴。但在不久,张用诚被叛军引诱,意图反叛,使德宗颇感忧虑。此时,严震又派牙将马勋前来迎候,德宗召见马勋,对他说明此事。马勋自请前往平乱,计擒张用诚。严震将张用诚乱棍打死,又让张用诚的副将领兵去迎候德宗。德宗乘车进入骆谷时,李怀光派数百名骑兵来袭击,山南军将其击退,使德宗得以获免。不久,德宗加严震为检校户部尚书,进封冯翊郡王,赐予实封食邑二百户。三月,德宗抵达山南西道的首府梁州,严震亲自率军至清凉川迎接。
严震
五月,李晟率军收复长安,德宗准备返回京师,加授严震为检校尚书左仆射。随后,朝廷又升梁州为兴元府,任命严震为首任兴元尹,加赐予实封食邑二百户。
荣加使相
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一日,严震入朝觐见德宗。十一日,德宗在南郊祭祀昊天上帝,严震与河中节度使浑瑊、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奉国军节度使骆元光、邠宁节度使韩游瑰、渭北节度使唐朝臣、奉诚军节度使康日知等大将陪同祭祀。
贞元八年(792年),吐蕃再次入侵,相继进攻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泾州(今甘肃泾川北)等地。严震主动出击,于芳州击败吐蕃,又攻取黑水堡,焚毁吐蕃的军粮积储。
贞元十二年(796年)正月,朝廷加严震为检校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相)衔。
病薨理所
贞元十五年(799年)六月十九日(7月26日),严震病逝于任上,终年七十六岁。德宗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太保,谥号“忠穆”,赐予助丧的布帛、米粟不等。等到严震的灵柩将要运抵长安,德宗令百官依次前往严震在长安的家中吊唁。
2、主要成就
政绩卓著:严震担任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刺史十四年,善政不改。他为政清明严格、兴利除害,受到远近之人称赞。其政绩被山、剑黜陟使韦桢认为是山南道第一,唐德宗李适也特赐上等偏下之考绩。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后,劝课农桑、征集财富,既能保证税赋供应,又使百姓少有怨言。
忠心朝廷:“泾原兵变”后,严震拒绝叛军首领朱泚一同*的邀请,以表忠心。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后,严震主动派军迎接德宗至山南西道。正是在山南军的护送下,德宗得以顺利抵达梁州(今陕西汉中)。在宰相请求德宗前往蜀中腹地的成都府(今四川成都)时,严震认为即将收复长安的大将李晟需要德宗的声援,反对入蜀之议,最终使得德宗不再迁驻。
击破吐蕃:贞元八年(792年),严震派军于芳州击败吐蕃,又攻取黑水堡,焚毁其粮储。
3、人物评价
唐德宗李适
权德舆:①内竭忠力,外修班制。匡戴藩辅,勤劳王家。安危注意,终始尊任。明德大烈,为信臣龟龙者,其惟太保冯翊王乎!(《赠太保严公墓志铭》)②宪宪冯翊,平康正直。柔嘉强毅,允是三德。端诚启迪,有大勋力。河池理平,物遂其生。汉中经武,人悦是举。智能捍患。忠以卫主。谋猷既臧,翼戴以恭。黄道捧日,卿云从龙。梁山斯峻,硕德斯镇。雕戈金铉,戎辂相印。时惟元老,克叶昌运。方壮其猷,天胡不憗。涂刍即远,金石传信。作铭元堂,永识休问。(《赠太保严公墓志铭》)
赵元一:驾次汉中,梁洋节度严震,草创朝廷,尽忠*,位兼中外,铨叙群材。行在肃然,远近忻慕。四方贡赋,如百川之奔东海也;南方士庶,如岐阳之辐辏焉。(《奉天录》)
刘昫:①严震立功,其道也显矣。(《旧唐书》)②武为士子,震作纯臣。(《旧唐书》)
宋祁:皋(韦皋)、建封(张建封)、弘(韩弘)本诸生,震兴田亩间,未有以异人,及投隙龙骧,皆为国梁楹,光奋一时。使不遭遇,与庸夫汩汩并胔而腐可也。(《新唐书》)
苏辙:郢(高郢)文臣,震功臣也。(《龙川略志》引)
晁补之:盖震之荐士,牵于亲爱而不思。德宗听言,重以旧功而轻授。君臣之过皆微,而政事之所害大矣。(《旧唐书杂论》)
张纲:昔韦皋治蜀、张建封治徐、严震治凤,率以久任而成功名,未闻数变易也。(《解潜再任荆南镇抚使》)
胡三省:严震镇兴元,德宗播迁,震有迎奉之功。(《资治通鉴》注)
李慈铭:夫自来贤杰,孰不兴于卑微,而子京(宋祁)独有感于之数公者,以唐代重进士制科,数公皆书生不由科第,因时自奋,为中兴名臣,身备将相,以福寿终,故特有慨于科目之限人。……严忠穆臣节最著,德宗奉天兴元之变,最为有功;而其入官,以农家子数出资助边,得为州长史,稍用才能,至节镇阔国公。……故国家屯蹇之际,诚志士屈抑自信之时也,要不能不阶尺寸,白为风云。如韦以陇州,张以马燧之荐,严以韦稹之治状,韩以外家,否则山泽终槁,若数公者,正未可凄指矣。(《越缦堂读书记》)
4、逸闻趣事
鹿鸣人陨
严震家乡所在的釜戴山,只要有鹿鸣,严家必定有一个人死。有一天,有一个表兄与严震对面坐着。又听到鹿鸣,他的表兄说:“釜戴山中鹿又叫。”严震说:“这回多半要应验到表兄身上。”他的表兄立刻说:“我不是严家子弟呀,该是三兄与四兄吧。”没过几天,严家子弟中果然有一人死亡。
才识过人
严震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时,有一个人向他讨要三十万钱,举止傲慢。严震叫来儿子严公弼等人问怎样处理。严公弼说:“这实在不行啊,总是这样,就败坏风俗了。您不值得答应他。”严震生气地说:“你一定要毁掉我这门风。只能够劝我多做好事,怎么能够劝我吝惜金钱呢?况且此人不申辩理由,就向我要三百千(三十万)钱,确实不一般。”于是就命令手下人如数给他。三川有识之士,见严震如此爱才,都争先恐后归附他,也不敢轻易有过分要求。
不杀而异
据苏辙回忆,宋英宗治平(1064年—1067年)年初时,他在东京,曾梦到自己入三清殿,殿上有老子像,高三二尺,相貌非常奇怪,可以和人说话,去问他的人有很多。苏辙也前去拜谒询问,老子问苏辙:“你知道杨绾吗?”苏辙回答:“是唐朝的贤相。”老子又问:“你知道高郢、严震吗?”苏辙回答:“高郢是文臣,严震是功臣。”老子问道:“三人谁更贤能呢?”苏辙回答:“高郢、严震虽然贤能,但他们比不上绾很远啊!”老子说:“这些人都位至宰相,但杨绾未至上寿,而高郢、严震都在耆艾之年才死,你知道原因吗?”苏辙说:“不知道。”老子回答:“杨绾喜欢杀生,而高郢、严震都不喜杀生,这就是他们不同的原因。你要记着!”苏辙在梦中本来不懂三人的好坏,醒后阅读《唐书》,三人的官秩、寿考他都信,唯独没有见到老子所说的好杀与否。
5、个人作品
《全唐诗》录其《闻鹿鸣互谑》一首。诗虽平淡,却颇为谐趣,并昭示了盐亭的古老生态。
6、家族成员
辈分 |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
家世 | 曾祖父 | 严丰 | 官至剑州司马。 |
祖父 | 严和本 | 官至双流县尉,追赠遂州刺史。 | |
父亲 | 严审纲 | 累赠尚书左仆射。 | |
—— | 配偶 | 苏氏 | 封武功郡夫人,剑州长史苏束之之女。 |
王氏 | 封沂国夫人,试左千牛卫长史王舟之女。 | ||
子辈 | 长子 | 严悈 | 官至河中府士曹参军。 |
次子 | 严协 | 官至殿中侍御史、剑南西川节度推官。 | |
嗣子 | 严公弼 | 官至国子监主簿,封会稽县男。 | |
幼子 | 严公贶 | 善文学。 |
(家族成员参考资料)
7、史料记载
《全唐文·卷五百五·赠太保严公墓志铭》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六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八十三》
8、后世纪念
墓址
据《大明一统志》记载,二严(严震、严砺)节度使墓位于潼川州负戴山下。此墓今仍存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云溪镇西的高山国家森林公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