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以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名字命名,“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设立于1989年,原名“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主要奖励在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空间探测学科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年龄在评奖当年的10月15日之前未超过45周岁的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立于1989年。
1、简介
“赵九章科学奖”设立于1989年,原名“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2002年经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更名为“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届,奖励中国在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2、设立
“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以下简称赵九章科学奖)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简称空间中心)、大气物理所、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上海技术物理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香港赛霸公司以及赵先生亲属等单位、企业及个人倡议而设立的。这些单位、企业和个人是“赵九章科学奖”奖励基金的主要出资者。“赵九章科学奖”奖励基金的集资和评奖工作由理事会负责。办公室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赵九章先生生前曾在倡议设奖的一些研究所工作和生活过,四十多年来他所主持和领导的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及空间探测等学科领域,在这些研究单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创新,在发展我国空间高科技研究和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3、赵九章简介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
祖籍浙江湖州。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大学教授,*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所长、所长。中华人民共国和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651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赵九章是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他是中国空间科学与空间探测的主要奠基人;他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设计方案和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的制订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为此在1985年颁发的“‘东方红1号’及卫星事业的开创奠基工作”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他被列为第一人,并在1999年9月18日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赵九章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一生重才善教,教书育人,他的学生和他带领培养的科技人员中,许多人都成为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活跃在海内外,其中已有十几位是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4、负责单位
“赵九章科学奖”的主要负责单位空间中心是1987年,由空间物理所(原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其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581组,赵先生为首任所长)和空间科学技术中心(1979年成立)合并组建的。2015年6月,*编办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50多年来,空间中心发展了空间物理与探测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优势学科,研制了各类空间探测有效载荷及星上综合电子设备,在我国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三个里程碑中均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的总体性研究机构,空间中心面向全国的空间科学创新平台,负责组织开展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研究,组织实施或承担重大空间科学任务,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
为继承、开拓和发展赵九章先生在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及空间探测学科领域方面的业绩,发扬赵九章先生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奋力开拓和十分重视选拔新秀的精神,特设立“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以激励年轻的一代以赵九章先生为榜样,为发展我国的空间科学事业而不懈努力,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以此作为对赵九章先生的永久纪念。
5、历届获奖者
2017年
ID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申报领域 |
---|---|---|---|---|---|---|
1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辛金元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大气物理 |
2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付广裕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 |
3 | 山东大学 | 陈耀 | 男 | 博士 | 教授 | 空间物理 |
4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陆其峰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探测 |
2015年
ID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申报领域 |
---|---|---|---|---|---|---|
1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段安民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大气物理 |
2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王志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 |
3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刘颍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物理 |
4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王宇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探测 |
2013年
ID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申报领域 |
---|---|---|---|---|---|---|
1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黄刚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大气物理 |
2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王宝善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 |
3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秦刚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物理 |
4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王振占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探测 |
2011年
ID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申报领域 |
---|---|---|---|---|---|---|
1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李靖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探测 |
2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雷建设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 |
3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付遵涛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大气物理 |
4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刘立波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物理 |
2009年
ID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申报领域 |
---|---|---|---|---|---|---|
1 |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 张绍东 | 男 | 博士 | 教授 | 空间物理 |
2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艾印双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 |
3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 胡永云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大气物理 |
4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方伟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探测 |
2007年
ID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申报领域 |
---|---|---|---|---|---|---|
1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田文寿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大气物理 |
2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张人禾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物理 |
3 | 清华大学物理系 | 张双南 | 男 | 博士 | 教授 | 空间探测 |
4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吴庆举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 |
2005年
ID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申报领域 |
---|---|---|---|---|---|---|
1 |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 | 杨顶辉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地球物理 |
2 |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 黄宝春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 |
3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尹球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探测 |
4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王劲松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空间物理 |
5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张升伟 | 男 | 硕士 | 研究员 | 空间探测 |
6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刘屹岷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大气物理 |
7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李建平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大气物理 |
2003年
ID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申报领域 |
---|---|---|---|---|---|---|
1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王赤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物理 |
2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张人禾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大气物理 |
3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王跃思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大气物理 |
4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 | 许力生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 |
5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黄清华 | 男 | 理学博士 | 副教授 | 地球物理 |
6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孙越强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空间探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