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庙会
九华山庙会起源于唐代。相传唐开元(713—742)末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来九华山开辟地藏道场,苦行禅修七十五载,于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圆寂,终年九十九岁。遗体置缸三年后,全身不坏,容貌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响声。依佛经所说,金锁骸鸣,乃是菩萨应世,因而弟子们视其为地藏王菩萨转世,尊其为金地藏,遂在神光岭建肉身塔供奉。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四方信徒、香客云集九华朝山进香、拜塔,朝拜天台,许多山民和手工艺者趁此机会互做买卖,民间艺人也趁此献艺,逐步形成了传统的九华山庙会。
1、庙会内容
庙会现场
在庙会期间,九华山均要举办盛大纪念活动,山上各大寺庙相继举行“佛像开光”、“方丈升座”、“打地藏七”、“打佛七”、“水陆大法会”等佛事活动。此时山上诵经声此起彼伏,盛况空前。其中,守肉身塔仪式和僧众绕塔诵经的活动,通宵达旦,灯火辉煌,场面十分壮观。*期间庙会被禁止。1978年后九华山佛教协会恢复“地藏法会”或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自1983年起九华山管理处(现管委会)和九华山佛教协会举办融佛事活动、旅游、商贸项目于一体的庙会,并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
九华山庙会早在九十年代,就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重要旅游节庆活动;2006年,“九华山传统庙会”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九华山庙会名播中外,颇具影响。
2、庙会美食
九华山是佛教名山,以素食为主。九华素菜历史悠久,一直为游人香客津津乐道。原料多取本地所产的竹笋、百合、黄精、石耳、木耳、银耳、黄花菜、地心菜、马兰头、豆苗、椿苗蕨菜等山珍野味,配以冻粉、豆腐、面筋、新鲜蔬菜、素油制作,有上百个品牌。荤菜亦尽有之,如素鸡、素香肠等分清炒、清煨、清炖,还有果杂四类,均以清淡为本色,青丝绿叶,间色分明,天然野味,香、脆、鲜、嫩并重,营养丰富,久食不腻。
九华山名菜主要有“九华三耳”(木耳、石耳、银耳)、“凤凰烧鸡”、“天台双冬”、“冰山雪球”、“双龙戏珠”以及“佛珠肉”、“素鸡”、“素香肠”等佛家名菜。
3、周边景点
- 九华祖寺:化城寺
- 地藏圣迹:龙女献泉
- 地藏道场:肉身宝殿
- 四大丛林:祗园寺、百岁宫、甘露寺、东崖寺
4、地藏道场
地藏道场
九华山形成于新生代晚期,九华山佛教始自南北朝时期。据史料记载,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杯渡在九华创建茅庵,佛教开始传入九华山。至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有僧人伏虎在九华山拾宝岩建伏虎庵;唐朝开元年间,有僧人檀号来此修行。
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年),新罗国王室贵族金乔觉出家为僧,渡海来华,遍访名山,卓锡九华,居住东崖峰的岩洞中,苦修数十载,感动众多善男信女,当地乡绅诸葛节等捐资,为金乔觉建寺。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化城”额於该寺。金乔觉圆寂时,相传山呜谷陨,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尸身越三年而栩栩如生,僧众尊为地藏菩萨,建肉身塔供奉。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