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诸葛寨
梓潼县城之西15公里的卧龙山诸葛寨,《舆地纪胜》记载:“葛山,在梓潼县西二十五里,旧经云,昔诸葛北征、尝营此山,因名。内有景福院;石碑云,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寺。又有石龛,云,贞观年造。”
1、景区介绍
梓潼县城之西15公里的卧龙山诸葛寨,《舆地纪胜》记载:“葛山,在梓潼县西二十五里,旧经云,昔诸葛北征、尝营此山,因名。内有景福院;石碑云,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寺。又有石龛,云,贞观年造。”《蜀中名胜记》载:“志云,梓潼西南二十里葛山,又名卧龙。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见虎豹蛇虫势恶,自卧草中,兽皆俯伏。有古碑,在此山之景福院。”清嘉庆版《四川通志》载:“武侯庙在县西北三十里葛山上,八卦井尚存。”后人将相传为诸葛亮所掘专供军马饮水的水池,称之为“饮马池”,并在山顶部建石寨,称“诸葛寨”,以抵御匪兵。又传,诸葛亮之养子诸葛乔随军伐魏时,因押运粮草失职,被贬为庶民,居于卧龙山麓,病故后葬于当地,近人建有“汉附马都尉诸葛乔墓”。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元觉和尚在卧龙山中部依山造佛一千余躯,后人称之为“千佛岩”,现存1138躯,并有石碑记其事,此碑至今尚存。清代建有木质架构式殿宇一座,将全部摩岩造像罩于殿内。民国6年(1917年)11月2日在岩壁刻有“*古物保护委员会公示:保护古物严禁重桩”字样。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主要景点
千佛岩
千佛崖造像刻于一墩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大石的四面壁上,东、西、北三面凿三龛,南面为一千龛,总共1003龛,造像1100多尊,故名千佛岩。现存有三窟40余龛大小佛像368尊。
佛岩摩崖造像开凿于唐代,有两则分别属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和晚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的造像碑记。
从造像形态来看,有的佛像目空一切,超脱尘世;有的佛像目露寒光,庄重威严。总体看来,卧龙山千佛崖摩崖造像雕刻精美生动,技法娴熟,造型优美,惟妙惟肖,是唐代石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风格上兼备南北摩崖造像风格。
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有很多佛像已经风化,有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点轮廓,部分佛像还端坐在石壁中。千年的光景,历史尘埃中,仿佛还回荡着三国时诸葛亮转战挥鞭的马蹄声,唐代民间香烟鼎盛的喧嚣声,“八大王”张献忠剿四川焚烧石窟时的烈焰声……
2006年6月,卧龙山千佛岩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南面,有诸葛寨遗址,还有魏延祠。
魏延祠
魏延祠,殿宇巍巍,正中,塑有魏延像,端庄威武,颇具大将风度。“魏延祠”匾额,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先生题写。祠堂廊上,立有三块石碑,上面分别刻有“南郑侯魏延简介”、“魏延率兵驻此认证碑记”、“魏延祠考察记”。魏延祠正殿左测,是道教殿堂,塑有一些道教人物塑像,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还有道教鼻祖——老子。魏延祠右上方,还有文昌行宫和大佛殿,大佛殿内,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像
3、历史故事
据说,魏延祠方圆十里,有很多姓氏,唯独没有姓魏的,但祠前却有一条魏家河。
据当地八旬老翁回忆,魏家河河东原有魏家河庙,庙前曾有三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驻此”。传说,建兴七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率军北伐时,大军驻屯于卧龙山诸葛寨,令魏延率本部兵马驻今魏家河南井冈坪,成掎角之势以作策应,这跟诸葛亮用兵谨慎相符。
据说,当时天气酷热难耐,魏延发现一片山林有大群的鸟不断聚集,决定在那里驻屯。由于有鸟粪接连不断地落下,官兵们只有在离开树林一点的地方烧饭。可是,却没找到水源。
大群的麻雀聚集在魏延部队的上面,感到吃惊的士兵们计划轰走麻雀。魏延也看到了大群的麻雀,但是,他在其中发现了一只白麻雀并被这只白麻雀所吸引。他追着这只白麻雀到了一处岩石场,忽然,白麻雀奇迹般地在岩石的裂口里消失了。魏延感到十分惊奇,他试着推动岩石,不料,岩石轰然崩塌,泉水喷涌而出。原来,岩石下是一股地下水。
官兵们找到了烧饭洗浴的水源,当地久受干旱之苦的农民们也感到非常开心,他们把这条地下水称作魏延河。据说,当时魏延经常身着战袍,牵着战马,手持大刀在河边饮马巡视。后来,人们为怀念魏延驻兵之史迹,在魏延河边建了魏家河庙,并在河上建了一座小桥,取名为“将军桥”。魏家河庙毁于1968年,刻有“魏延率兵驻此”的石碑也不知所踪。但将军桥尚存,只是没于水中,每年六七月间,水退则可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