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区块链除了打官司还能干什么?
近期,区块链这个话题炒的很热,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将其定义为“新基建”;两会人大代表提出60多份区块链相关提案;“区块链、数据要素与大国战略”线上论坛召开,宣布成立粤港澳数据要素产业化联盟。一系列关于区块链事件的公布,证明其火热程度非同寻常。据笔者了解,虽然区块链炒的很火,但已经落地的、可借鉴的、成熟的案例少之又少。有幸了解到很典型的一个案例——由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的天平链为代表的司法区块链,受到各个行业专家的关注,成为了区块链落地司法服务的典范。
天平链为何能够获得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截止目前,天平链接入节点20个,完成版权、著作权、互联网金融等9类25个应用节点对接,上链电子数据超过2400万条,跨链存证数据量已达数亿条。与此同时,天平链构建了完整的证据规范体系,并通过与软件服务相结合,实现对数据源可信认证、系统接入技术安全、证据合规性审查、业务规则审查、系统管理规范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司法区块链,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用来打官司的区块链技术,但除了打官司,它还能够做什么?对于其他领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网络世界中信任问题一直是行业从业者在运营业务时的痛点,以下面几个场景,分别从不同行业角度分析司法区块链的做用以及意义。
1、金融债权司法服务前置,诉前化解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伴随互联网兴起的金融新业态,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也为互联金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如雨后春笋成立的金融服务机构,也丰富了我国金融产品的服务方式。为规范行业市场发展,各类法律条文以及政策也相继出台,以确保金融机构以及消费者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疫情初现,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将互联网金融债权纠纷再次放大,金融债权不良率持续上升;暴力催收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列入我国相关法律条文,市场急需一种合法合规的方式保障金融机的资金安全。
司法服务云市场赋能金融行业诉前治理
天平链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区块链,更是一个融合行业场景的生态。以其中节点,北京信任度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其研发的电子证据管理系统、数据上链系统等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依托北京互联网法院生态,聚合公证处、律所、司法鉴定中心、公证处、仲裁等司法服务辅助机构,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电子证据规则前置、电子证据可视化管理、存证报告输出、电子公证书、电子司法鉴定报告、电子律师函等梯度化诉前化解等能力。实践证明,由于天平链存证的不可篡改、权威、可信性,纠纷案件中很多当事人在诉前阶段就完成了合法权益的维护,大大缩短了维权时间,提升了司法审判效率。
2、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
互联网信息海量、标的额小、传播快、易流失、难追溯,导致了互联网知识产权确权难、存证难、取证难、维权难。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全民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行业对的司法服务需求大增,传统司法服务模式下,电子证据固化难、保全难,证据采信率低,对违法行为的震慑不足,数据不流通,跨部门协作遭遇数据互信等使得知识产权维权道路布满荆棘。
梯度化司法服务赋能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交易
通过融合可信信身份认证、可靠缔约签署服务、电子证据管理、可信数据固化等前置合规司法服务,以司法区块链赋能输出电子律师函、电子司法鉴定报告、电子公证书等梯度化司法辅助服务,可以提供在线存证、侵权线索发现、实时取证等服务,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诉前化解的创新服务模式,可满足知产行业的司法服务需求。
此外,涉及商业秘密类的知识产权,例如专利发明等,都可以通过天平链实现事前存证,并且通过其他技术的赋能实现电子证据可视化管理,若发生纠纷,一键打包证据并生成证据报告、电子律师函等具备司法效力、符合法院电子证据规则的电子证据包以及司法函件,大幅降低诉讼成本,维权成本,提高侵权成本,将官司在诉前阶段实现化解,避免打官司造成的多维度成本浪费。
3、全链路电子合同存证,保全的不仅仅是合同本身
电子合同,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供应链合同、劳动合同、金融借贷合同、旅游合同等。随着各行业企业推动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产生大量的电子合同、协议、图纸、工单、物资订单等电子数据,电子数据虚拟化、易灭失、易篡改、碎片化的特征,增加了法务处理的风险;企业法务往往是企业业务把关的最后一道关卡,责任重大,但绝大部分企业法务都是“后知后觉,事后介入”,被动处理纠纷,对前置业务情况不了解,并且证据往往散落在各个部门,难以快速收集整理,解决纠纷的效率低;然而,最终直面风险挑战的也是法务,电子证据真实性如何判断、哪些业务环节的电子证据是纠纷案件的关键证据等等,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企业的损失。所以,企业法务需要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转变,打造主动防御的司法存证体系。
企业电子合同类主动司法存证防御系统框架
司法区块链可以为电子合同提供存证预防风险的能力,除了合同文本存证外,还应该把容易发生歧义和纠纷的实名认证、知情告知、合同履行等全链条进行存证。比如,供应链合同,除了合同文本,还包括上下游供应商实名认证、合同签署及发票开具、相关供货物流信息、售后信息等全部上链,可实现对全供应链路的追溯;人力资源行业的劳动合同,除去劳动协议本身,还包含就职人员的岗位变动、奖励、处罚、相关考核等数据上链,形成从招人、试用到转正、成长等全流程的存证,最终形成人才培养的大数据,输出数据支撑企业人才战略,也能在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时提供完整的、真实的、可信的电子证据。由于电子合同的种类繁多,就不在此一一赘述。
4、电子档案存证增信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管理业务逐渐普及到*机构、社会组织机构、各大央企、国企、大型互联网公司、跨国集团日常运营工作中。 电子档案的出现,为各个组织机构以及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减轻了人力负荷;更便于保存与使用;同时也带来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但电子档案并不是一本万利,也存在诸多弊端:
在保存管理过程中,因篡改成本低,难以追溯,管理风险剧增,其真实性、以及档案数据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在一些大型集团中,对于档案管理普遍使用“双套制”导致了档案归档和校验成本过高,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带来的便利性,相反却增加了工作量。
项目性电子档案管理涉及众多单位,跨单位的电子档案可信性问题成为阻碍电子档案数据共享的难题。
6月20日,*主席令第四十七号公布新《*档案法》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五章,对电子档案的约定与要求提供了法律依据。区块链技术虽然为电子档案的存证、追溯、管理带来了新的转机,但如果缺乏司法背书的区块链,只能形成小规模的共识,难以形成行业或者整个产业链条的共识,其深层次的价值共享交换就难以实现。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相继成立,并不约而同的以区块链技术作为司法存证、验证的重要手段,为解决电子档案管理中一线业务中的困境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式。
司法区块链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框架示意图
将电子档案管理实际场景中的相关电子数据均上链存证,实现对电子文件的起草、审批、归档、共享、应用等全过程重要环节的全程管控,并以单套*促进电子文件归档,为实际业务部门的档案管理开启数字化管控提供有力支撑。从应用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区块链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仅仅需要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司法生态的接入,以增加电子档案可信性。除电子档案存证外,供应链金融票据也适合通过司法区块链实现司法背书,增强其公信力。
综上所述,司法区块链天平链可以为各个行业赋能,而这些能力并不仅仅只体现在打官司上,可以为知识产权、金融债权、电子合同、电子档案管理等不同行业领域提供数据确权存证、司法服务规则前置、增信背书、风险预防等能力,并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场景需要不断的去研讨、挖掘、实践,期待以天平链为代表的司法区块链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支撑更多的产业发展,为我国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更强大的司法能力支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