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职学生厌学体育现象的分析及其对策

科普小知识2021-11-08 13:47:21
...

摘要:当前,高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着为数不少厌学 体育 的学生。本文从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结合专业特点,调整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课外活动为突破,改革教学形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厌学体育;对策

abstract: presently,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xists tires of study the sports student a substantial number. this article from transforms the student to the sports the manner,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 individuality characteristic, teaches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unifies the specialized characteristic, adjusts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the reform teaching method; take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as the breakthrough, the reform teaching form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proposed the enhancement tires of study the sports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tic measure.

key wo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ires of study the sports; countermeasure

1问题的提出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Www.11665.Com厌学体育是指对体育活动的一种消极行为。现阶段高等职业学校体育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从而引发有的学生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或者上课出勤不出力等现象,学校体育作为学校 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 发展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接受这样教育的学生出现这样的反常表现,其影响因素是什么?体育教师应采取如何对策?应值得体育工作者深思。本文从分析我校学生体育厌学原因入手,对造成学生体育厌学的原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分析,挖掘出造成学生厌学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望与有关人士共同探讨,努力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2高职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分析

2.1缺乏学习兴趣

根据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有其自身原因,61.7 %的学生认为自身基础差,由于身体素质不好,导致在上体育课时,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同学逐渐落下或无成就感,使其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体育课兴趣的降低;思想不够重视,有76.9 %的学生认为自己怕跑步、怕苦、怕累。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文化成绩,对体育不重视,缺乏必备的体育常识和基本技能技术。

2.2选用教材内容陈旧、重复、单调

调查结果表明,82.0 %的学生认为选用教材内容陈旧、重复、单调。教材缺乏新颖性、系统性、 科学 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重复太多,水平接近或相似,或者只教给学生单个技术而无实战应用与相关的理论。在新授内容上,现有教材的课时安排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逐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渐渐失去学好体育的信心,导致厌学情绪。

2.3教学方法简单,组织形式落后

调查结果表明,67.8 %的学生认为教学思想注重教法,忽视对学生的区别对待,71.5 %的学生认为教学组织不好,缺少生动活泼的形式。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有些体育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停留在“灌填式”与“强制命令式”阶段,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比比皆是。或者搞“一刀切”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千人一面,一样的要求,一样的负荷。这种重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2.4成绩考核评价单一

调查结果表明,78.6 %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单一,不切合学生实际,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考核中,有的学生不用怎么练习单凭身体条件先天优势就能取得优异成绩,有的学生无论怎么认真学习、刻苦锻炼都无法达到较好的成绩,体育成绩变得与学生学习努力的直接关系越来越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体育 考试 失去意义。这种只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以分数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折,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2.5教师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有58.6 %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些体育老师甚至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信心以及乐观豁达的态度等逐渐冷淡,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兴趣较差的原因,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2.6器材设施陈旧、简陋

调查结果表明,86.4 %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陈旧简陋。本校体育硬件设施与在校学生比例远达不到国家要求,这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学校经费实力的差距所引起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场所和保证,场地器材的陈旧、简陋,使学生对活动项目的选择受到了限制,各种体育器材的贫乏,常常导致教学内容的单调,学生 自然 不愿意学习。

3高职学生厌学体育的对策

3.1培养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个感性的东西,是广义的,和快乐是分不开的。当人们从从事的事物中能得到快乐的时候,才会产生兴趣。

3.1.1沟通

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信息融通了,可以增进彼此了解。为培养兴趣埋下伏笔,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乃至教学形式。

3.1.2体验快乐

兴趣是以快乐为基础的,它是培养兴趣的前提。要“受之以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引导得到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摒弃教师传授,学生练习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使其达到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目标。这种目标无疑是最先进的理念。

3.1.3激发兴趣

“未见乐处,必不我学。”可见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如果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容易出现活泼的局面。

3.2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栏教学中,素质好、跨栏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跨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跨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要因人而异,对跨栏技术好的同学提高栏架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栏架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3.3结合专业选择教材内容

在高等职业学校 体育 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项目的搭配上作些简单的调整。从目前实施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中专生阶段,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实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来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需要。在体育项目的配置上,作些灵活而有效的安排。

3.4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目前也是改变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现状看,学生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消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

(1)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兴趣。

(3)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课外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充分发挥体育的窗口作用。

(4)开办体育俱乐部和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由协会牵头,经常地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 鲍冠文.体育概论[m]. 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1995

2 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