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德昂族舞蹈

科普小知识2022-01-10 13:59:43
...

德昂族的舞蹈,多半是在盖房子、重大节庆时集体跳的。广为流传的是象脚鼓舞。由打鼓、敲锣、钹的男子在前头跳,其他男女老少跟随后面,按节奏的步法、手势绕圈起舞。舞场,有时男女分成两圈,女子内圈,外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带头击鼓,众男跟随,绕场欢舞;由女子组成的内圈,排头的女青年击铓锣,与击鼓的男青年配合,跟随的妇女亦与男子并排而舞。

1、简介

德昂族独有的水鼓舞,其舞步和舞姿与象脚鼓基本一致。击奏时,把鼓带挂在脖子上、鼓身横在胸前,右手持锤击大头鼓一面,左手以掌拍小头鼓面,两手相互配奏。随着鼓的击奏声,众民们的舞姿整齐、优美,整个德昂寨沉浸在团结和睦的欢乐之中。

德昂族有一种特有的头部宽、脚部窄的打击乐器“短鼓”,专门用来为德昂族源于祭祀的《木鼓舞》进行伴奏。

2、分类

抬鼓舞:主要流行于居住在陇川县的德昂族中,多在庆典、节日时进行。舞时,由两男子取长竹杆抬着披有刺着花纹的鼓衣、插有鲜花的大鼓,一击鼓者手持两根鼓槌,于大鼓右侧边击鼓、边舞蹈。大鼓后面有大礤及七面大小不等铓伴奏。在气势浑宏的伴奏下,由男女青年组成的舞队,分女内圈男外圈踏着鼓点尽情舞蹈。入场时为“一”字型,然后转圈,以“嘎光”舞的形式围成圆圈,反复不断地舞动7个动作,直至结束。

长鼓舞:德昂族的长鼓舞又分两种舞型。一种是流行于梁河、盈江两县的德昂族居住区的长鼓舞,为击鼓者与击礤者的对跳或两个击鼓者的对跳。舞蹈分为“四方步”、“孔雀开屏”、“双凤朝阳”、“鸡啄谷子”等类型。舞蹈时,穿插有拳术、棍术等表演,特色十分浓郁。另一种是流行于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的长鼓舞。先是鼓手边击鼓边舞蹈。铓手和礤手在鼓手的左右两侧或一侧边击铓礤边舞蹈。尔后,由男女老幼组成的舞队围成大圆圈,跳起德昂族传统的“欢乐舞”,统称为“长鼓舞”。舞蹈由“取水”、“浇花”、“丰收”、“祝福”等舞步组合而成。舞蹈时还穿插有武术、拳术、刀术、棍术等表演,气氛热烈隆重。

短鼓舞:在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区流传着一种“短鼓舞”。鼓身长约三尺,头宽尾窄,两头都蒙有鼓皮。传说德昂族在大迁徒中,“饶静”部落是第二批上路的,为了赶上先行的“饶实”部落,鼓手不慎跌了一跤,将鼓砸成两节。为了使鼓继续发挥联络、娱乐和鼓舞人心的作用,他用石头将切口磨平,又蒙上了一张皮。因此,两面都能发出与原先的长鼓完全不同的声音。短鼓舞通常配合象脚鼓舞同时击打。

圆鼓舞:主要流行于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舞蹈为鼓手、铓手、礤手的三人舞或一鼓手、一礤手、两铓手的四人舞。舞时,鼓手将椭圆型的鼓挂在脖颈上,双手持鼓槌边击边舞,铓手与礤手合着鼓点,边敲边舞。舞蹈中,有下蹲、侧身、起身、转身等各种姿式,动作十分优美。

水鼓舞:主要流行于保山市、临沧地区等德昂族居住区。舞前,鼓手先将水或酒灌进鼓身中间的小孔,达到特定音量时,即将水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人身向后倾斜,边敲边跑,再配以铓、礤等,气氛十分热烈。

佛鼓舞:佛鼓,意为“佛”之鼓,德昂语称“耿冷牙啪拉”,是佛爷(和尚)专门保管,并经佛爷批准才能使用的鼓。用佛鼓作伴奏乐器而跳的舞,叫“佛鼓舞”。主要流传在德宏州及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德昂族居住区。佛鼓舞以前只能在佛爷晋升或迎接外类房(缅寺)的佛等重大宗教节日时方可击鼓并表演,表演者限于男子,现在遇有重大节日,也可表演。

佛鼓舞是在佛教节日或晋升佛爷或迎接外寺长老期间,在佛寺的广场上和“象脚鼓舞”同时跳的。是男性集体舞蹈,舞者有敲佛鼓、击钹、敲铓共三人,在象脚鼓舞圈中表演,然而鼓点、动作与象脚鼓舞都不相同,象脚鼓舞气氛热烈欢快,佛鼓舞较严肃庄重。陇川县称佛鼓舞为抬鼓舞。以两男子用竹棍将鼓抬起,行走于舞队前列,一人双手各执一校敲击起舞。

坐鼓舞:主要流行于德宏州和临沧地区的德昂族居住区。所谓坐鼓,即不用抬、不用背、不用挎,而置于专制的支架上。舞前,先将坐鼓置于场*,用焦泥糊于两头的鼓面上,焦泥的用量,以达到特定的音量为止。然后,配以直径约40公分的大礤和直径约60公分的一至两面大铓作伴奏。舞蹈时,由一至两名鼓手大声吆喝着入场,然后挥臂击鼓。击或甩臂,或仰身,或跳跃,或转身,边击边唱。铓、礤合着鼓点齐鸣,箫、马腿琴、口弦等齐奏,形成欢快、节奏感极强的舞曲。这时,成百上千的男女分成里外两个圆圈,男子在外圈,女子在里圈,踏着鼓点的节奏,边转圈,边起舞。男子跳时,有意提起肥大的裤脚,露出“文”在腿上的花纹。女子则随在领舞者之后,跳着纯朴、优美的“欢乐”舞。

花篮舞:主要流行于梁河、盈江两县的德昂族居住区。舞蹈以象脚鼓、铓、礤为主要伴奏乐器。舞蹈时,男子手持竹筒于外圈,女子手托盛有鲜花和小竹水筒的小竹制背篮于内圈,或跳跃、或摆篮、或相互击手掌,不停地绕圆圈舞蹈。舞蹈主要反映一年中四个季节12个月的农耕和家织的全过程和程序,极具风格独特的生活气息。

竹竿舞(又称骑马舞):主要流行于梁河、盈江、潞西等县市的德昂族居住区,为最古老的祭祀舞蹈,是村寨中德高望重而又长寿的人逝世时才跳的舞蹈。跳前先在灵堂前将四根细长的竹杆并排放在地上,再由四人分两排相对蹲下,双手握住竹杆两端。跳舞者由男子或未婚女子担任,腰系或脖挎马铃,以一声高吼为号,持杆者即各用双手一开一合地碰击竹竿,跳舞者在竹竿分开合拢的瞬间,上下跳动,并做出转体动作,双脚时起时落,也可以交叉起落。有时单人跳,有时双人跳,跳舞者与持杆者协调配合,根据竹竿碰击的节奏变化,调整跳动的速度和高度。德昂族称这种舞为“把不浪”,“把”是“骑”之意,“不浪”为“马”之意,整体意即用马将死者送到西天。在守灵的三天内,每天早、中、晚各跳一次。送葬那天则整日不停地跳,跳舞过程中无须乐器伴奏,只听铃声和竹竿碰击声。

戛养舞:原系被人们称为德昂族支系“养人”流传下来的一种舞蹈,故称为《戛养舞》,意即跳养人舞。主要保存于陇川县的户弄村、瑞丽市的勐休等地区。

跳摆:主要流传于临沧地区的镇康县,属于男性跳的一种圆圈舞。

上一篇:德昂族民居

下一篇:德昂族食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