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

科普小知识2021-09-05 14:32:37
...

汕头保税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区,面积2.34平方公里。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2月监管设施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开关运作。功能主要是发展出口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和金融信息业。

1、园区简介


汕头经济特区

  汕头保税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区,面积2.34平方公里。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2月监管设施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开关运作。功能主要是发展出口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和金融信息业。目标是借鉴国际*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建成现代化、国际性的对外开放新区。

汕头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是汕头市人民*的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实行“精简、高效”管理机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管委会属下设置5个职能部门,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工商、*等派出机构和银行均进区办公。实行简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一站式”管理,提供全程、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凡客商投资一应事务均能在区内“一站”办妥,是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2、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汕头保税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经济特区)南区,东经116.43’,北纬23.16’,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距香港179海里,距**180海里。

气候与地质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514毫升;年平均气温21.30C,相对湿度82%。

土质为湿黏土、湿沙土和砾砂等,地基为砾砂、粒沙和中细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交通运输

汕头港与57个国家(地区)26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位于广澳深水港的汕头保税区专用码头,距保税区仅500米,万吨级货轮可直接靠岸停泊。目前已配套一个3万吨1.jpg级专用码头,2个5万吨级泊位码头2007年可投入使用。

汕头保税区距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8公里,到深圳经济特区车程约需3小时。距广梅汕铁路汕头始发站12公里,广梅汕铁路在龙川与京九铁路并轨,进入全国铁路网络。距汕头机场19公里,汕头机场现已开通46条国际、国内航线。

3、基础设施

汕头保税区致力营造适宜客商投资的硬件环境。自开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基本建设资金13.5亿元,实现全区土地工业标准化的“五通一平”,配套建设一个11万伏变电站和一个1万伏开关站,供电、供水与排水、排污分流管道自成网络。完成首期填海造地1平方公里。建成40多万平方米各类厂房、仓库。1999年5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将广澳深水港码头作为保税区专用码头。目前已配套一个3万吨级专用码头和2个5万吨级泊位码头。建成一个移动通讯基地站,程控电话、IDD、ISDM、ADSL、DDM等通讯服务俱全,光纤网络直达各企业。园林绿化率达36%以上。

4、发展定位

汕头保税区的发展定位为在国家整合政策和物流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在“精致汕头、全球潮人之都、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都市“城市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紧扣汕头市作为国家经济特区,海西南翼中心城市、粤东区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把握广东省委、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机遇,以华侨试验区建设、广澳深水港建设和上海自贸区14项监管创新制度的复制推广为契机,以创建B型保税物流中心为突破口,推进“区港联动、工贸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把汕头保税区建设成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出口加工为动力,仓储物流为重点,区港一体化、高层次开放区域和汕头临港工业、现代化物流业的核心功能区。逐步形成辐射粤东地区的保税物流基地。

5、经营优势


汕头保税区

  (一)国家赋予的特殊功能

保税区是由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国家赋予保税区出口加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和商品展示功能。海关对进出保税区货物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的监管原则,使保税区成为我国与国际经济运行惯例接轨的重要平台,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沟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

(二)经营环境宽松

1、国内外投资者可在汕头保税区投资设立贸易、仓储、加工、运输和商品展示企业或机构。兴办生产性项目,除涉及敏感商品(如医药、烟草)和海关总署规定需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外,其他项目由保税区管委会审批。

2、区内企业经营范围,除国家禁止之外,不受限制。

(三)特许的加工、仓储贸易政策

1、保税区与*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以及限制口岸进出口的货物、物品外,由货物的收货人、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备案,除实行出口被动配额管理的外,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2、对区内出口加工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不实行分类管理。

3、对出口加工企业从*进入区内料件实行电子计算机联网管理。

6、区位优势

1、功能优势。

保税区是由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国家赋予保税区出口加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和商品展示功能。海关对进出保税区货物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的监管原则,使保税区成为我国与国际经济运行惯例接轨的重要平台,成为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成为沟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

2、港口优势。

汕头保税区配套由海关总署批准的广澳深水港专用码头,距西太平洋国际航线仅8海里,是我国沿海和广东省东部的深水良港,地处香港与*之间的黄金海岸。目前已配套一个3万吨级专用码头,2个5万吨级泊位码头2007年可投入使用。规划可建设2—10万吨级泊位28个。广澳港区由汕头保税区海关监管,进出境货物可直提入区,初步形成区港一体化格局。

3、环境优势。

汕头保税区位于汕头市南区,气候宜人,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外部环境依托汕头市发达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交通便利,高速公路连接深圳、厦门二个经济特区,铁路运输并入全国铁路网,开通40多条国际、国内航空航线。内部环境配套完善,已完成全区2.34平方公里的“五通一平”和海关监管设施建设,修筑了8车道的疏港大道,建设25公里的区内路网和41万平方米的厂房、仓库、写字楼,配套11万伏变电站,1万伏开关站和通讯基地站,水电供应充足,通讯发达。园林绿化率达到36%,具备了投资兴业的良好投资硬环境。

4、产业优势。

汕头保税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后,逐步摆脱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开始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青睐,获得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优势:一是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主体的仓储物流产业。二是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为依托,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高科技产业。三是以外资、民资为主体的食用油脂、电子电器、化纤纺织、医药、高级包装材料等大型轻工产业。具有保税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优势,有利于为海内外客商投资起示范、借鉴作用,也有利于海内外客商投资相关配套产业及上下游产品,利用产业积聚效应和产业带动链,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7、发展状态

汕头保税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仓储物流业和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高科技产业,正以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和人工合成氟金云母新材料为突破口而逐步深化发展;以外资和股份制企业为主体的高级包装材料、食用油脂、覆铜板等大型企业,正不断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考察、洽谈投资事宜,开展经贸技术合作。我们将竭诚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让投资者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8、发展历程


汕头保税区

  汕头保税区于1993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区域面积2.34平方公里,同年12月22日监管设施通过海关总署验收,12月23日正式开关运作。保税区是借鉴国际上*贸易区模式而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根据《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实施全封闭式管理,比其他经济区域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

汕头保税区位于汕头市南区,原是一片海滩沙丘,无路、无水、无电,基础设施配套任务十分艰巨。开发建设初期,适逢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在缺乏银行信贷支持和地方*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保税区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汕头市委、市*“快节奏、高起点、外向型”建设保税区的指示,不等不靠,立足建设高层次、现代化对外开放新区的发展目标,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同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进行实地勘测论证,编制区域建设发展规划;白手起家,群策群力,自筹资金,移山填海,全力以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区域的“五通一平”,呈现“园林式”保税区的雏形,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汕头保税区积极开拓招商引资渠道,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招商工作的策略,坚持外引内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从实际出发,到国内外举办各种政策宣传投资环境介绍会,逐步实现“*搭台,企业唱戏”,推动企业自主招商。*招商从建区初期以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为主,逐步扩展到韩国、美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国内招商从以粤东本地招商为主,逐步扩展到西南、中南、西北等内陆城区。招商重点从联合发展贸易、仓储逐步转变为引进生产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高附加值项目,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区投资兴业。招商手段主要是运用互联网、电话、信函、传真和寄送资料信息等形式与国内外客商建立联系,借助海内外潮人社团、中介咨询机构宣传保税区政策与投资环境;利用国内外报刊、杂志和电视等新闻媒介开展宣传;设立保税区网站,与雅虎、搜狐等国内外著名搜索引擎连接,制作保税区中英文网页上网宣传,采用网络技术与国际大财团、大公司建立联系;举办项目签约、开工、投产仪式及产品介绍会,宣传保税区阶段性建设成就;总结企业成功运作经验,以商引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兴办企业,促进发展,振兴经济。

根据国家赋予保税区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和转口贸易三大功能,以及相应的特殊政策,保税区管委会按照内外联动、滚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出口加工带动保税仓储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路子,确立了“实业兴区”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努力推进三大功能深化开发。运用保税区内涉证项目由管委会自行审批的政策,吸引科技含量、附加值较高的涉证项目在区内落户发展;运用保税区企业享受经济特区属地政策的优势,积极开拓对外贸易新局面;落实备案制电子帐册管理,运用保税区与*货物进出*,保税货物无仓储期限和销向限制等政策,引进德国、美国、瑞士等国家的跨国集团公司,开展农药、金属材料、化工产品等生产原辅材料的仓储分拨业务,逐步扩大区域经济总量。

保税区机构设置经过了三个主要阶段。1992年10月19日,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筹建领导小组经汕头市人民*批准正式设立,保税区的各项筹建工作正式启动。1993年8月21日,*汕头市委决定成立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代表市*行使对保税区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原筹建领导小组随之撤消。1994年1月,经汕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保税区管委会属下办公室、财政局、经济发展局和公共事业局等4个职能部门,定为副处级机构。1996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批准,汕头保税区管委会定为副厅级规格。

1993年11月6日,*汕头保税区委员会经*汕头市委批准成立。自1994年以来,保税区先后成立12个基层党支部,发展新党员51名,到2000年底有中国*正式党员127名。

致力建设文明法治环境,完善优质服务制度,逐步建立高速度运作、高效能管理,符合国际惯例的运作机制。保税区党委会、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汕头市人民*统一授权下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管委会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5个职能部门,与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等驻区机构集中办公。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和佩证上岗,凡客商投资事项24小时内给予明确答复,企业一切投资事宜都能在管委会“一站”办妥,形成简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格局。同时切实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建立健全50多项工作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法行政,较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9、投资导向

仓储物流业:鼓励兴办大型保税仓储基地和商品配送中心,开展现代物流、仓储分拨及运输配送等业务。

高新科技产业及加工制造业:鼓励发展有一定规模的以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为主导的加工业,以及在国内外有广泛市场的加工业

国际贸易: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综合商社和连锁店等机构开展国际采购、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服务贸易业:鼓励国内外有影响的银行、保险、代理、咨询及财务公司、中介服务等机构在保税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种服务贸易业务。

10、管理制度


汕头保税区

  “一站式”管理

汕头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是汕头市人民*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统一管理保税区的行政、经济事务。管委会属下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公共事业局、财政局和监察室等5个职能机构。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等派出机构均进区办公。坚持“精简、高效”原则,致力建设“小*、大服务”的服务型*。统一着装,持证上岗;统一设置申报大厅和公告栏,公开办事依据、办事制度、办事流程、办事时限、办事人员和服务承诺。“简便、快捷、优质、高效”,凡客商投资事项24小时内给予明确答复,三天内办妥有关手续。

为区内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汕头保税区管委会按照国际惯例办事,把各项行政审批全部转换为核准备案,大大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各部门都落实首问负责制、二次终结制、人员顶替制、核准工作日制、跟踪服务制等工作制度和服务承诺。接受咨询一口清、发送资料一手清、受理审核一次性。有关投资事项24小时内给予明确答复。申报资料齐全的,三天内办妥有关手续。特殊项目当天办妥。

为区内企业提供“一条龙”配套服务。

汕头保税区管委会推行“亲商、安商、富商”服务措施,设立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劳动服务中心、报关公司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主动服务、优质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对投资项目,指定专人从项目洽谈、立项、征地、注册登记、上马建设、投产到生产经营等各环节,提供全程全方位无偿跟踪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为区内企业提供货物进出口报关纳税、购付汇、仓库运输、水电通讯和劳动用工等综合配套服务。

实行政务公开,方便企业办事。

管委会及驻区各职能部门均设置公告栏,上墙公开行政职能、岗位职责、办事程序、办事制度、办事纪律、办事时限、服务承诺、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投诉举报电话等,接受企业监督,提高办事透明度和效率。编印《企业经贸服务手册》、《企业办事指南》、《投资指南》和各类政策及宣传资料,免费赠送企业,方便企业办事。

实行监管便利措施。

保税区海关根据保税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从企业注册、进货、出货、核销全程电子数据企业档案,对保税货物实行全程计算机联网管理。区内企业与海关实行电脑联网,进行电子数据交换,在线办理海关业务,促进贸易便利化。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随到随验。信誉良好的企业经申请批准后,可享受提前报关、快速通关、上门验放、担保验放、先放后税等通关便捷措施。

11、汕头简介

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美称,是中国南方重要港口城市,五大经济特区之一。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91万。汕头是著名的侨乡,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335万人。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有“百载商埠”之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积极发挥特区优势和侨乡优势,经济发展有长足进步,GDP年均增长14.2%,工农业产值增长17.1%,外贸出口年均增长9.5%,累计合同吸收外资106.97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76.37亿美元,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工业以科技为先导的外向型、多功能、综合式的模式发展,形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塑料化工、食品医药、机械设备、玩具工艺、印刷包装、音响材料等8个工业门类。全方位外贸格局基本形成,与1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500多家,其中53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在汕投资153个大型项目。

汕头市已形成了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铁路、现代化电讯设施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通讯网络。汕头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共有5000吨以上码头泊位38个,其中万吨级深水码头泊位16个,综合通过能力为3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8万个标箱。目前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陆运交通发达。广梅汕铁路和京九铁路把汕头和全国铁路网连接起来,成为京九铁路的重要出海通道。公路网四通八达,深汕和汕汾高速公路连接深圳和厦门2个特区,成为东南沿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道324和206线贯穿汕头,通往全国各地。汕头机场年客运能力达到300万人次,开通国际、国内航线46条。汕头市供电总装机容量83万千瓦,年供电量34亿千瓦时;现有水厂4个,日供水能力92万吨。汕头市已形成光纤、微波、卫星通讯等大容量数字传输和电话交换程控化、业务管理电子化为一体的通讯格局,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海缆枢纽站之一。

汕头市气候宜人,碧海蓝天,自然环境优美;水体和空气质量优良,市区覆盖率32.7%,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