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武术
精武武术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体育、游艺、杂技。
1、历史流源
清宣统元年(1909)冬,西洋力士奥皮音在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亚波罗影戏院(今中行大楼六楼)表演臂力,口出轻蔑中国人语言,翌日见于报端,沪人哗然,上海爱国士绅遂北邀武术家霍元甲(1869~1910年)两度来沪迎战,奥皮音不战而遁。
为充分发挥霍元甲的作用,以传授武术来培养对*革命有用人才,在同盟会骨干陈其美和武术界人士农劲荪,陈公哲等人倡导下,宣统二年在闸北王家宅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别称精武体操学校,简称精武)由霍元甲任教,当时范围很小,设备亦简。
次年,会员渐增到近400人,场地和设备均感不足。民国4年(1915年),陈公哲将其私宅培开尔路(今惠民路)73号楼房一幢,和宅地2亩(1333.4平方米)多,捐赠给精武,经过改建,内设练武厅和现代体育活动场所,还有图书室和浴室,民国5年4月6日精武迁入新址,同时改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民国8~9年,又购入西邻土地十余亩开辟精武公园。在成立10周年之际,孙中山为精武题词:“尚武精神”。此后声誉渐隆,会员日众,发展逾千。为方便活动,相继成立三个分会:一分会在北四川路福德里,二分会在南市新北门煤炭公所,三分会在鲁班路山东会馆。民国9年培开尔路址改称上海精武体育总会,领导上海三个分会。
上海精武纪念馆
民国11年,在北四川路福德里30号兴建一座以“*精武”命名的*大会堂,次年7月建成。民国12年2月于同址办体育师范学校,卢炜昌任校长(次年停办)。民国13年培开尔路总会迁入*大会堂。民国18年12月,又租凭福德里56号(今34号)两层楼房一幢,作为总会会所。
民国22年2月5日,租赁南京路慈淑大楼(今东海商都址)三楼,将原在福德里内的一分会迁往活动。
上海沦陷后,总会会所和*大会堂均被日军强占,总会*迁往吴淞江以南与一分会合并活动。民国35年迁回时,总会已被破坏,只得求助各界集资,于民国37年修复。此后,因时局艰难,经费短绌,精武活动规模缩小,*将慈淑大楼场地大部分出让。民国38年1月。*军警卫团,宪兵团又先后占用精武总会所驻兵,造成会务停顿。
上海解放后,精武活动恢复正常。经费依靠场地收费,可以自给自足。1956年,精武归区体委管理,重大活动由*给予经费补助。1956年起,*大会堂大修,亦由*出资扶持。
“*”期间,精武活动基本停顿,会名一度被改为“要武体育馆”,“精武体育馆“。至1983年,恢复会名。
1977年,精武活动再度开展,曾承担组织市,区级武术,拳击,棋类等赛事。80年代,举办3次建会周年纪念活动(含一次霍元甲逝世75周年纪念会),*精武与海内外精武恢复联系。上海精武1985年起重新发展会员,开展会务。至1989年,已登记会员1405人,荣誉会员44人。
1992年获上海市体育社团先进集体称号。
2、武术套路
历史上上海精武会曾推出、传授的精武武术达248套拳、械套路。
为使精武传统武术得到更好传承,从2007年起先后成立了23个精武传统武术拳种研究组。研究整理的拳种有新意六合拳、精武传统套路、形意拳类、心意拳类,螳螂拳类、六合八法拳类、通背拳类、八卦掌类、太乙金刚拳类、传统武式太极拳、传统孙式太极拳、洪洞老架太极拳、石担、石锁项目、器械散打项目、迷踪拳、戳脚翻子拳、崆峒派花架拳、功夫绝技、八极拳、南拳等。
各个研究组本着尊重历史,精心挖掘整理和不断探索实践,30余名研究组成员先后撰写了40余篇拳种资料。在开展活动地建立了查华拳、石担、石锁、形意拳、崆峒派花架拳、迷踪拳等6个传承点。
世界精武武术比赛
2008年再版了《精武内传》《精武拳械录》《拳剑指南》《精武合战》等精武历史典籍和新编《武式太极拳》。
“精武十套”是精武传统武术中最基本的武术套路,传播甚广,影响海内外,在已统一的“精武基本十套套路动作”的基础上,为便于传承,2009年5月海内外友会汇集上海共同研讨,又统一推出第二、第三组20套精武传统武术套路,并于2009年12月19日在马来西亚怡保精武会,完成光盘的编辑制作,供各精武友会传授,推广。拟适时在二年一届的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上作为正式比赛项目。
2001年和2006年两次改版《精武会讯》至2010年6月共出版45期,更好承担起交流精武友会动态,研讨精武传统武术的传播及世界精武体育联谊会的重大活动等传播的任务。
2010年2月6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传统武术研究中心成立,每周活动一次,其任务:挖掘整理精武传统套路和其他优秀套路,研究切磋拳种的技击方法和套路精华;建立传统武术传承人队伍;建立传承基地,普及推广传统拳种。
3、武术名家
精武体育思想的不断传播发展,使国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当时名震津、沪的武术大师霍元甲及弟子刘振声,出任精武体育会的武术教练。精武体育思想打破宗派门户,废除师徒私授扩大了传播范围。精武体育思想还以“不争门户长短、融南北于一体,改固袭宗法、师徒私传,为公诸于世、团体传授”。精武体育会邀请全国各地的许多武术名家传艺授课。如黄河流域拳师赵连和、张富献、霍元庆,长江流域拳师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霍东阁、罗玉刚等。他们各有专长:赵连和善功拳、节拳、单刀、夜战枪;陈维贤善五虎枪;孙玉峰善双枪;罗玉刚善螳螂拳等等。打破宗派门户,公开授拳传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武术的发展。
4、传承发展
对于精武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表示:“今后,一方面着手浓缩精武武术精华,汇编成实用易学的格斗、防身、养生招数;另一方面借鉴其他拳种的传播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制定迎合市场需求的推广模式。”
颜建平还表示,未来将致力精武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打造。正在探索新的形式,尝试突破中国传统武术传播的瓶颈。将对现有武术套路进行整理归纳,力争在一年内“原创”推出一套立足精武传统武术,又符合市场需求,并能普遍传承的拳法。引进社会资本,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营运及推广模式;聘请总教练,进行经典武术套路课题研究,组建套路和拳种的传承人队伍等。精武功夫将与跆拳道、空手道一样形成“标准化”模式,进行市场化推广,力争突破武术市场化推广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