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且此饼当推稻香村最佳。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待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于是,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
名称:茯苓饼
别名:茯苓夹饼
功效: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利水祛湿
1、简介
茯苓饼
2、做法
原料:糯米粉200克、茯苓200克。
辅料:白砂糖100克。
做法:将茯苓磨成细粉,加米粉、白糖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3、健康提示
茯苓饼
效用: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按语:茯苓甘淡,能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利水祛湿,自古以来就是食疗保健的佳品。
食物相克:茯苓: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
4、分类
茯苓饼
茯苓夹饼分为四种。
1、28g传统型茯苓夹饼:由茯苓、核桃、芝麻、蜂蜜等制成,具有补脑、健脑的功效。
2、12g儿童型茯苓夹饼:由茯苓和桃、杏、可可、橘子、荔枝、菠萝等水果制成。其突出特点是果味浓郁,营养丰富,低糖且不蛀牙。
3、18g果仁型茯苓夹饼:在传统型茯苓夹饼基础上,加入杏仁、核桃、花生、松仁等各种果仁制成,保留了果仁特有的营养和风味。
4、10g营养型茯苓夹饼:在传统型茯苓夹饼基础上,加入在蔬菜营养成分排名前十位的胡萝卜、南瓜、芋头、山药、西红柿等制成,是繁忙工作中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首选产品。
5、历史传说
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待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于是,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清朝中期,人们加了甜馅,用两张饼合起来,中间夹以核桃仁、松子仁、瓜子仁等香料和蜂蜜,名曰“封糕”。形状象满月,白似雪,薄如纸,珍美甘香,风味独特。
乾隆时山东孔繁台家制的饼“薄若蝉翼,柔腻绝伦”。还有“秦人制小锡罐装饼30张,叫做‘西饼’”也是很薄的。继而,人们又不满足于其淡而无味,随后便加了用多种果仁、桂花和蜂蜜调制的甜馅,即用两张饼合起来,中间夹馅的茯苓饼。这种茯苓既桂香浓郁,又营养丰富,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补之功。
相传,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慈禧吃后,很满意。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因此,茯苓饼更加身价百倍,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后来这种饼传入民间,成为京华风味小吃。
6、发展现状
茯苓夹饼在*只是东安市场的一些小摊贩经营,数量很少。解放后,*统一管理,使许多风味食品得到了恢复发展。现今北京的茯苓饼,就是继承了由清宫御膳房流传下来的传统制法,并经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断改进而制作出来的。那每张极薄的饼皮,宛如馅料的包装纸,且饼皮外表的模印图案清晰,精美别致,更富有艺术性。因而,以其质佳味美,驰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