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小碧布依族苗族乡

科普小知识2021-11-03 14:26:56
...

小碧布依族苗族乡位于贵阳市东南城郊结合部。全乡总面积66.0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计59个村民小组。全乡37个自然村寨,总户数3284户,总人口1.41万人,东与龙里县谷脚镇接壤,南与孟关乡毗邻,西与南明区龙洞堡办事处相连,北交乌当区永乐乡,乡*驻地西南环线(云盘村域)旁,距贵阳市区仅8公里,距花溪区*所在地25公里。小碧布依族苗族乡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4.7oC,10oC以上天数215天左右,有效积温4300oC,无霜期280天。

中文名:小碧布依族苗族乡

行政代码:520102202

身份证前6位:520102

长途区号:0851

邮政编码:550002

隶属政区:南明区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贵A

辖区面积:66.04km2

人口数量:约1.41万人

人口密度:214人/km2

1、地方简介

小碧布依族苗族乡位于贵阳市东南城郊结合部。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10.3公里,全乡总面积66.04平方公里,东与龙里县谷脚镇接壤,南与孟关乡毗邻,西与南明区龙洞堡办事处相连,北交乌当区永乐乡,乡*驻地西南环线(云盘村域)旁,距贵阳市区仅8公里,距花溪区*所在地25公里。辖12个行政村,计59个村民小组。全乡37个自然村寨,总户数3284户,总人口1.41万人,总户数、总人口中布依族587户2695人;苗族576户,2654人;其它少数民族21户,62人。

小碧布依族苗族乡辖12个行政村,分别是:大地、马寨、秦棋、猫硐、黄泥甫、黄泥哨、下坝、甘庄、云盘、水坝、小碧、二堡,计59个村民小组。全乡耕地统计面积11197,其中田6390亩,土4807亩。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红薯等。经作物有油菜籽、向日葵、干辣椒、莲藕等及各类蔬菜。

2、交通概况

乡境内交通便利,湘黔线和黔桂线两条铁路由乡境东南部(大地村)至东通过,跨经该乡计8.26公里。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把乡境内12个行政村相互连接起来,全乡通车里程57公里。贵阳西南环线、320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均通过小碧乡境内。贵阳机场候机室距乡*办公楼仅1公里,乡*所在地处于西南环线、320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交汇处,是小碧乡交通枢纽。

3、地理环境

小碧布依族苗族乡境内属低山峡谷、丘陵地带。地表土层厚,土层覆盖率高,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1130米,最高处为大地重栗坡,海拔1444米,最低处为云盘三岔河,海拔1070米。地表水源丰富,黄泥湖、猫硐、秦棋、小碧、沙冒井水库蓄水量达200万立方米。乡境内有主要河流大龙滩、猫硐河及小碧河。大龙滩(即黄泥湖)流经黄泥甫、下坝、甘庄、云盘小寨等地;猫硐河流经秦棋、关院、下坝;小碧河川流小碧、龙寺,流经柏腊山、水坝入沙冒井水库。三条河流总流量为2.4立方米/秒。小碧布依族苗族乡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4.7oC,10oC以上天数215天左右,有效积温4300oC,无霜期280天。雨量充沛,平均降水量1120毫米。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低温、初夏冰雹频繁及沿河水灾、伏旱、秋季绵雨。

4、行政区划


小碧布依族苗族乡

小碧布依族苗族乡区划

520102202201111云盘村

520102202202111水坝村

520102202203122小碧村

520102202204122甘庄村

520102202205122下坝村

520102202206122二堡村

520102202207122黄泥哨村

520102202208122黄泥甫村

520102202209122猫洞村

520102202210122秦棋村

520102202211122马寨村

520102202212122大地村

5、城乡动态

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共铸团结谱华章

“这次*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要把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些重要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民族工作,不仅振奋人心,更是一种方向性的指引,更加坚定了我们朝着这条路走下去。”*民族工作会议虽然已过去一月有余,但是对于长期从事社区民族工作的贵阳市云岩区贵乌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可而言,其激动之情仍溢于言表。

由于长期在社区民族工作探索中的突出成就,在*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杨可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这次表彰会上,贵阳市受到表彰模范集体有3个,模范个人3人。

近年来,围绕城市民族工作、民族乡村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内容,贵阳市各级党委、*将民族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重要范畴加以打造,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呈现出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多措并举,推动民族乡村与全市同步建成小康

贵阳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有少数民族人口72.1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6.68%。全市75个乡镇中有17个是民族乡,国土面积为1419平方公里,占全市乡镇总面积的19%。人口为29.4万,占全市乡镇人口的14.8%,其中少数民族10.7万。此外,含17个民族乡所辖126个民族聚居村在内,全市共有309个民族聚居村。

2012年,贵阳市8个贫困民族乡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13年,南明区小碧布依族苗族乡、白云区牛场布依乡及都拉布依族乡所在的南明区、白云区通过“贵州省小康创建达标县”实地验收。花溪区孟关苗族布依族乡、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两个民族乡及开阳县禾丰乡穿洞村、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两个民族聚居村被评定为贵州省2013年度同步小康示范乡镇、示范村。

创建平台,让民族团结和谐融入“社会细胞”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总书记在*民族工作会上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然而,民族工作如何搞好民族团结?如何争取人心?这是一个从*到地方至今仍在不断探索的实践。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贵阳既有民族乡、民族聚居村,又有各族人民在全市各区市县中散杂居住。全市有49个民族成分,居住着苗、布依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和布依族人口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68%和28.46%。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贵阳森林公园

贵阳森林公园原为贵州省林科院实验林场,1960年4月,-总理来黔视察时,以其林木葱郁,树种繁多,景致壮观,提议将林场改建为森林公园,以供游人观览,以丰富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由于它林木种类众多,成林时久,面积广袤,泉水潺潺,珍禽出没,蝉鸣鸟语,芳草馨香而被誉为“贵阳八景之一”的美称,并跻冠于全国城市森林公园之首。于一九九九年被列为“中国名园”。1961年辟为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位于贵阳市区图云关距贵阳市仅2.5公里。山势绵亘,土地肥沃,延绵数十公里,总面积达3900亩,其中森林覆盖面积占90%,分梓、樟、柚、栎、檀、松、杉、白杨、油茶等十几个林区,资源非常丰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珙桐以及松、杉、樟、柚、栎、檀、杏等珍贵树上千种,还培植有山茶、桂花、杜鹃等有名的稀少花木;画眉、猫头鹰、野鸡、松鼠、穿山甲、刺猬、獐、野兔、黄鼠狼、泥猪野生动物生活其间。公园还保存着许多崖刻碑石,附近原有关帝庙、接官厅及纪恩、可憩二亭。沿途矗立石雕牌坊20余座,最著者是旌表杨芳的"万里封侯"坊。由于它林木种类众多,成林时久,面积广袤,泉水潺潺,珍禽出没,蝉鸣鸟语,芳草馨香而被誉为“贵阳八景之一”的美称,并跻冠于全国城市森林公园之首。于一九九九年被列为“中国名园”。

贵阳河滨公园

河滨公园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南部,依山傍水,显得小巧别致。花坛鱼池与画廊舞厅错落有致,楼台亭榭及游乐设施掩映于万绿丛中。

这里是游人品茗对弈、赏玩休憩的好去处,许多悠闲游人在此对歌、遛鸟,构成了公园的独特风情。园中的儿童乐园更是孩子们欢乐的世界。

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南部,前临环城南路,后傍南明河,故名河滨公园。公园南边山麓,河水清澈,古柳低垂,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河上游的对岸,原生长着一棵大柳树,因此,公园的原名叫“杨柳湾”。整个公园按其娱乐功能,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儿童游乐区、科普展览区和安静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在公园的东北部分,即公园大门的左侧,这里有一架伊尔14型小客机停在游乐园内,供儿童参观,另建有各种电动飞船、转椅,90年代新建大型“旋转木马”,还有一座灯光篮球场。科普区经常举办各种科学技术展览,为贵阳的科普爱好者提供了场所。休息区是园内的主体,最高的山岗上有一座影剧院,与影剧院遥遥相对的是东风亭,河边有旱冰场。公园内还有桃园、花圃和温室,春天桃花盛开,生机勃勃。花圃里培育有迎春花、山茶花、菊花等花卉;温室中栽有月季、文竹、君子兰、夜来香、苏铁和昙共花等盆栽花卉。整个园内花木草坪逾6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逾660000平方米,常举行“菊花展”、“兰花展”。

甲秀楼

2006年05月25日,甲秀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它名副其实的成为了贵阳的标志。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有浮玉桥衔接两岸。从古到今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天启元年(1621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多次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田雯重建,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现已拆除。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7、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南明永乐桃

由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质好等优势,种植的艳红桃香甜可口、皮薄肉细、水分充足、口感好,多年来广受市民好评,而且名气也逐年提升,2003年该乡就通过工商部门注册了“永”牌艳红桃商标,该品牌艳红桃获省级“优质农产品”称号,成为贵阳市民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青岩豆腐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特产:青岩豆腐、米豆腐、青岩卤猪脚、玫瑰糖、农家饭。

古镇青岩的小吃,别有风味的,要数豆腐果了。摊桌上放个炭火盆,盆上的铁折上烤着满满的豆腐果,摊主一手执扇,扇旺炭火,另一只手则用筷子翻动铁折上的豆腐果。你只顾取下烤好的豆腐果,将其撕开,往蘸水中一放,待它浸透,上边沾满葱花辣椒,然后便是尽情的享受了。倘若君好杜康,边烤边吃边喝,这豆腐果下酒真可谓千杯犹嫌少了。

豆腐果在青岩是一种独特的小吃,百余年来经久不衰。倘若你到青岩小镇旅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家人围着炉子在津津有味地吃烤豆腐果,炉上的豆腐果供不应求,会吃得“抢”起来!

宫保鸡

名菜宫保鸡,由于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为中外各界人士所颂,被誉为黔菜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宫保鸡流传已有100多年历史,它的创始人丁宝桢为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丁富于创造精神,清咸丰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考中进士,官至山东巡抚和四川总督。他因在西南边陲抵御外敌有功,被朝廷授予太子少保衔。按清朝的习惯称呼,太子少保也称作“宫保”,所以时人皆称他为了宫保。

丁宫保在家乡居住时,经常设宴招待父老亲朋。由于席上常是炖鸡、蒸鸡,久吃不免乏味。于是他别出心裁的将鸡肉切成了鸡丁,加贵州盛产的辣椒,烹之以飨宾客,其味甚佳,满座高朋赞不绝口。后来许多人学着做,互相传播,并美称为宫保鸡,流传很广。至今山东、四川、北京等地都有宫保鸡这一名菜。公元1918年,贵阳人赵惠民留学日本,曾将宫保鸡制法传入东京社会,受到普遍欢迎,日本人称之为“赵先生鸡”。

上一篇:久安乡

下一篇:高坡苗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