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定府
历史上大定府有多处,最著名的即是贵州大定府和辽中京大定府。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筑大方城置大方州,十年废州置水西宣慰司,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宣慰使安坤叛,平叛之后。置大定府,意为已平安坤之乱,二十六年降大定府为州,雍正七年废州置大定府,1913年废府为大定县,1958年2月改大定县为大方县。即今贵州大方县。另还有金北京大定府、大定府开炉币以及小说、游戏中出现的大定府。
1、贵州大定府
历史沿革
大定府志
明清贵州大定府(今天的大方县)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周属夜郎国地,蜀封罗甸王国,宋赐罗施鬼主,元置顺元宣抚司,明领贵州宣慰使,清康熙五年设大定府,民国三年废府设大定县,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大方县。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水西“改土归流”。清*以明水西宣慰司、乌撒土府,毕节、赤水和乌撒三卫,改设大定府(先设府,又改州,后再改府)和下属黔西、平远、威宁三州,毕节一县和水城一厅。即今贵州毕节地区的大方、毕节、黔西、织金、金沙、纳雍、赫章八县和水城特区等地。
书院
大定府六属的书院,是继承了私学的传统,吸取官学的经验,承明制建立起来的。它是“学校而外,建设书院”而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教育文化机构。肇始于明,鼎盛于清,堕落与近代。
名人
道光通宝背大定-正面
道光通宝背大定:背面
白绘之
字象山,贵州大定府人。道光十七(1837)年岁贡生。为人品行端方,学业纯粹,因家世清贫,尝以教读为生,循循善诱,无智慧者多被裁成,仰之者若泰山北斗。卒,门人为之立神道碑于城南焦公祠,至今乡人犹啧啧称之。杜湘
(?—约1872年前后在世)字合三,清代贵州大定(今大方县)人,道光年间府廪生,著名山水画家、文学家、武术家。天资颖异,有智略,师白象山、单辅国、汪仙谱。能文章,工书启,精技击,尤善丹青,学使陈铁桥、翁祖庚并奇之。秉性忠厚,不畏权贵,屡次参与保护城乡之军事活动,与詹晓兰、陈有元、宋采田等人齐名。生平喜画金碧山水,暇辄挥毫拂素,尝为姚伯山太守绘《斗姆阁图》、为黄惺斋太守绘《郡阁山水图》、为廖西岩学使绘《乘轩履险图》,莫不逼真,置之摩诘、山谷间,几无以辨,临摹者众。凡获其尺幅寸楮者,无不什袭珍藏,比之吉光片羽。兵灾后,真迹概行散落,其家以重金收回不能得。梅荣先于贵阳省垣残书肆中,购得横幅一轴,风神宕逸,法度精妙,名下信无虚士也。其弟子以徐春熙、宋蛟为最,皆蜚声黔南艺林。宋璠(?—?)字采田,别号鲁才,清代贵州大定府东乡六龙人。嗜读书,聪颖过人,年十八,补弟子员,旋为府廪生,名噪士林。咸同年间,参与克复郡城等事宜,组织团练维护地方治安,以功保知县,加同知衔,署清平县教谕,旋省,充南书院监院,汲引后进,涵育熏陶,诸弟子中以中式知名者颇不乏人。为文纵横飘忽,夭矫如龙,骈偶典瞻风华,诗笔俊爽,尤为士林所称。著有《醉枫吟稿》一卷,惜因未付梓而散失。年七十五终于家。次子蛟,以文艺蜚声海宇。
陈世彬
(1827~1878)字适均,一字藻州,处士陈善道子,清代大定府城关人。咸丰间府增生。博学能文,工汉隶,见重一时。历任四川某地知州、广安知府。丁文诚督川,奇其才,将用之,猝卒于任所,乡人惜之。著有《一叶山房文集》、《词集》、《诗集》、《外集》各一卷,《一叶山房尺牍》二卷并行于世。陈阜东
(1940·4—),字闻樵,贵州大方县人,陈世彬后裔。高级政工师、中医师、中*员,知名花鸟画家。出生于书香世家,1959年毕业于贵州省汽车驾驶学校。退休前任水城汽车运输公司工会主席。酷爱诗书画艺术,自幼即从已故著名国画家卓问渔研习丹青,外师造化。后又得前贵州省国画院院长李昌宗和四川美术学院白德松教授的精心教诲。其国画立足传统,融合西法,形成介乎大小写意间的画风,尤其擅长画贵州“刺梨”,有“陈刺梨”之称。作品屡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赛,曾荣获中国首届“书圣杯”国际书画大赛银奖和全国交通职工书画大赛一等奖。诗书画作品发表于国内诸家报刊并被海内外文艺机构和个人收藏。传略、作品载入《20世纪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中国书画家作品精选》、《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志》、《中华人物辞海》等书中。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联学会理事、香港新华通讯社荣誉画家、六盘水市诗书画院理事、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盟理事、国际书画交流创意书画会和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麒麟文化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兼永宝轩专职画家。吴光培
(1875—1912)字仲栽,号铁庄,贵州大方县六龙人。聪慧果敢,文武双全。贵阳将弁学堂毕业后,与简孟平等人创办“测绘学社”。宣统元年至广州,任赵声(辛亥革命烈士)部书记。宣统三年五月病逝于家,年三十六岁。性旷达不羁,为文不喜寻章摘句,厌恶纤靡华丽。其诗词楹联不拘格律,直抒胸臆,景情交融。另擅长山水、梅竹,随意走笔,气韵天成。惜英年早逝,未得大用于世。著有《铁庄杂著》一卷、《铁庄诗存》一卷、《铁庄语录》一卷传世。清凉仙子宋蛟等人分别为之作传。周婉如
(1824—1864)女,自号纫湘女史,吟秋山馆主人,清代贵州毕节县人,大定(今大方县)黄育德(号梅溪)之妻。其父周凤冈为道光年间翰林,官四川绵州知州。婉如自幼聪敏好学,从著名文艺家、教育家、毕节松山书院山长陈庚研习诗联文赋和书画,及长,擅长诗联书画,通晓音律,随父宦游四川十余年,与当地文艺名流相互砥砺,以才华出众被誉为“不栉进士”。嫁给黄氏后,常与章永康(字子和,翰林、侍读)、陈枕云、杨绂章等人唱和;又设馆授徒,检校里中闺秀诗文,门人多善诗文者。后因其夫黄氏辞世,悲痛成疾而卒,享年四十岁。所画秋海棠、幽兰、梅花、紫藤、美人、消夏、红榴、白莲花、落花蝴蝶、杏花双燕、洛神诸图,为时所珍。其诗集《吟秋山馆诗词钞》(1995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盛郁文注评)墨迹今为大方县六龙镇徐诗汇老师所藏,字体娟秀流畅,弥足珍贵。杨春华
(1725~1813)字秋农,清代大定府城关人,杨暹从子。乾隆四十八年举人,会试落第归,知府色柱纶延主讲万松书院,以善教闻名于时。乾隆六十年大挑一等,历署湖北汉阳通判、咸宁知县,民咸戴之,后以咸宁张氏案落职,百姓留之,馈以酒食饯行,居三月方去。嘉庆十年,知府安嘉相仍延主讲万松书院,又八年卒,寿八十八岁。工草书,神韵飞动,冠绝一时。城绅杨宝书家,藏有其墨迹纸屏十六幅,梅荣先亦以重金购得其草书《多心经》纸屏四幅,题款“八十叟杨春华”,装璜精致,弥足珍贵。徐礼铨
(1856~1913)字蘅堂,清代大定府东乡六龙人,岁贡生徐崇松子。博学能文,善楹联书法。屡试不售,以白衣终。其书迹楷书《千字文》法度谨严,笔力刚劲;《苏灵芝书》则刀剑森严,一气呵成。徐起凤
(1862—1889)字华生,清代大定城关人。光绪乙酉(1885)科举人,丙戌应礼部试,中明通榜进士。性敏惠,笃志向学,博览群书,罔不淹贯。善词章,工楷书篆隶,文名籍籍。惜其年不永,竟于己丑(1889年)春闱后卒于京师,年二十七岁。郭学周
(1903·3·15—199*)字新吾,大方县人,诗人、收藏家、书法家。*任大定中学国文教师、响水区区员、与陈积熙筹建响水中学并参与教学工作,为耆英诗社最年轻的社员。解放后在六龙闲居,以研习隶书为乐。1993年,贵州省电视台曾以“贵州农民书法家”为题予以报道。系大方县扶风诗联学会和大方县书法协会、毕节地区书法协会会员,县政协文史资料员,麒麟文化艺术协会顾问。其作品散刊于诸家书刊。简书
(1886—1937)字孟平,贵州大定府城关人。早期同盟会会员,历任大定军政分府行政长官、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秘书长、上海《爱国报》主编等职,积极参加“倒”斗争,深得孙中山先生之器重,曾两次召见,并亲书“天下为公”条幅以赠之。1926年定居上海,专门从事著述。其著作有《商君书笺证》(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荀子笺证》、《公孙龙子笺证》(此三书已散佚)、《说诗》、,说曲》、《简书之诗》和《简书日记》等。简贵发
(~)字育万,一字春田,清代大定府城关人。乾隆三十(1765)年以拔贡中副榜,历任海州州判、沐阳知县、海州知州。通经史,喜吟咏,以工书闻名于时。著有《春田集》。简贵蘅
(~)字辛聘,一字耕甫,清代大定府城关人。贵发弟。幼孤力学,工书善画,尤长于楷隶。2、辽中京大定府
简介
辽中京大定府遗址
辽中京大定府虽然不是辽国的首都,但由于其建于辽中期,国力强盛,又赶上了百余年的辽宋结盟和好时期,都城建的比首都上京还要好,还要大。
历史沿革
辽中京博物馆
中京是辽代的五京之一,从辽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开始,到统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并设立了大定府,辽代帝王常驻在这里,接待宋朝的使臣。辽亡后,金代改称其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称“大宁路”,明代初年在此设大宁卫,永乐元年(1403年)撤销卫所,从此沦为废墟。1959年~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考古发掘。
城建特点
辽中京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头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九百年前,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于农耕和放牧。史载,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公元1004年)路过这里,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因议建都。统和二十五年五日竣工.中京城的布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东西长4000米,南北宽3500米;内城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
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一千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150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后,于公元1122年攻*京。金时改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为北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明初在此设大宁卫。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遂成废墟。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塔独立。
发掘出土
辽中京遗址
1960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对辽中京遗址进行了发掘,钻探面积450万平方米,发掘6000平方米,基本弄清了辽、金、元、明各代此城的规制和地下遗迹。1964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中京遗址虽已废弃六百余年,但是在研究古契丹民族和其它民族历史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科学价值。这里每年都要接待国内外的辽、金史学专家,学者在这里对辽、金史学进行学术交流,对辽中京遗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988年建立的辽中京博物馆,收藏和展出了在宁城境内发现的自新石器以来的历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4300多件。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2001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已成为赤峰地区重要的游览胜地。
辽中京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宁城县铁匠营子乡。辽中京是辽三京之一,是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仅存砖塔三座以大明塔最为著名。
大明塔
大明塔大小塔
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城遗址内,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高74米。高80.22米,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经改造修建,成为每边宽14米、高17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浮雕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形象庄严,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期。
城市布局
辽中京的城市布局仿照宋汴京城的制度,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城墙黄土夯筑,残迹最高约4米。
大明塔小塔
外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200米,南北长3500米。南墙正中为朱夏门遗址,筑有瓮城,四角有角楼遗址。外城南部按文献记载为汉族聚居区域,街道布置整齐,自朱夏门至内城南门间,有一条宽64米的*大道,两旁挖有排水沟,沟用木板覆盖,穿通南城墙基泄水入河。朱夏门北约500米处有一市楼基址,呈马鞍形,残高4米。大道两侧各有对称的坊区4个,各坊都围有坊墙,在临*大道的坊墙正中开设坊门。坊区北面至内城南门间的大道两侧,各有长约250米的廊舍遗址,应为市易交换的场所。此外尚有官署、驿馆、寺院等遗迹。外城西南隅有一处高约25米的山岗,自东麓至山顶分布许多寺庙遗址。
内城
内城位于外城*偏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2000米,南北长1500米,城墙设有马面。南墙正中为阳德门遗址,自阳德门至宫城南门阊阖门间,有一条宽约40米的大道,两侧筑矮墙,墙外大都是空地,少有固定建筑物,按照文献记载应当是守卫宫城士卒搭设毡帐的地区。在宫城南墙南约85米处,有一条东西向的道路与上述大道相交,各向东西两方伸延约180米,向北折转通入宫城的东、西两掖门内。
宫城
宫城即大内,位于内城北部*,平面呈方形,每边长1000米,北墙利用内城北墙,另筑东、南、西三墙,今尚存东南角和西南角的角楼遗迹。南墙及正中的阊阖门均毁没,仅在距离阊阖门址东西各约180米处发现了东掖门和西掖门遗址。经钻探,3门内各有宽约8米的道路,阊阖门内的道路直达一处大型宫殿基址,东掖门和西掖门内的道路,各通向两重宫殿遗址。
辽中京大定府遗址-大明塔
*建立初期,当地人民*即采取保护措施。1961年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一名专职文物保护员。
1985年在遗址内设立宁城县文物保管所。
1987年改建成辽中京博物馆,负责遗址的保护工作。
1982~1984年间,修缮了大塔塔身和小塔。
1986~1989年清理和修缮了大塔台基。
辽代五京
公元907年,游牧于潢水(今赤峰市西拉木伦河畔)之滨的契丹民族建立了契丹国。耶律德光继帝位后改国号“辽”。为巩固疆土,加强统治,辽相继修建了上京临潢府(今赤峰市林东镇)、东京辽阳府(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谓之辽代五京。
3、金北京路大定府
历史
金自太祖阿骨打于1115年建国称帝后,不断向外扩张,亦建立5京:上京会宁府是初期的都城,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大兴府,即燕京。除上京外,其他四京是政治军事重镇,不是国都。1153年废去临潢府北京名号,改以大定府为北京。
金灭北宋后,与南宋在江淮间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后来,金建北京为中都,辽阳为东京,大同为西京,开封为南京,大定(今内蒙古宁城西北)为北京,统治重心逐渐移向中原。此时,蒙古在塞北崛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不断向外扩张。
被蒙古攻取大定府
金朝行政区划(图中标注处为北京大定府)
蒙古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成吉思汗率军攻金,攻占其西京大同府,然后率军东进,进逼宣德(今河北宣化),游骑入居庸关至金中都城下。两年后,成吉思汗再次攻金。金兵重戍居庸关以拒之。成吉思汗乃留兵一部屯居庸关外,自率大军出紫荆关,破涿、易二州,再由南口反攻居庸关的背后。破关之后,会合关外蒙古兵,围攻金中都。金人全力坚守中都,成吉思汗遂留精兵屯守城下,而分大军为三道,大掠河北、山西、山东,连破金国九十余郡。三路大军会合后,又自大口进逼中都。金人纳赂请和,蒙古军才出居庸关退走。
经此掠扰,金主打算迁都汴梁。有人反对,认为一旦迁都汴梁,则北路都不可守;汴梁四面受敌,亦非长远之计;辽东乃金人故地,依山负海,其险足恃,要迁都也应迁回辽东。金主不从,执意南迁汴梁。
成吉思汗闻金主南迁,即派木华黎攻取金北京大定府,又派大军围攻中都。金救援不及,中都陷落。幽燕之地遂落入蒙古控制之中。成吉思汗在河北建立行省,命木华黎经略太行以南。木华黎攻占东平以后,又分建行省,经营山东,以逼金国。
注:金国设有五京十九路,“路”是金代地方最高最大的行政区,相当于现代的省。
4、小说中的大定府
网络小说《大宋海贼》
作者:疙瘩
出现章节第六百九十九章大定府
5、游戏中的大定府
《剑侠情缘》网络版
游戏背景:公元1101年~1125年,是为宋徽宗统治的25年,也是北宋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时朝廷昏庸国衰民怨,奸佞弄权,中原屡受辽国入侵,百姓苦不堪言。1120年(宣和二年),北宋与金约定双方出兵,各以长城为界,金攻辽的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西),宋攻辽的燕京析津府(北京市)。灭辽以后,燕云诸州归宋,北宋原来每年给辽的银和绢照数转献给金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