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郴州三十六湾

科普小知识2021-12-22 14:03:16
...

河水在山中弯了几十道弯,地方便取名三十六湾。2016年10月26日,湖南郴州三十六湾,矿山重披绿装,一棵棵马尾松生机勃勃。昔日喧闹的矿区一片寂静,蜂窝似的矿洞被封死,依山而建的梯级选矿工厂全部被拆。当年10万人聚集的“小香港”如今已是明月照沟渠。重金属土壤被固化,绿草茵茵。水从水泥沟渠里流向2个方向,一是湘江,一是珠江。

1、景区概况


郴州三十六湾

临武山多湾多,以湾为名的地方也不少,其中就有个闻名遐迩的三十六湾。三十六湾湾多矿富,气候宜人,风光独特。山上高山杜鹃争奇斗艳,珍奇药材漫山遍野。高山之颠有个通天庙,相传灵验无比,有民谣为证:“三十六湾湾湾出宝,通天庙中签签显灵。”三十六湾奇,奇在腊月冰封,白絮盖地,一条被脚踏溶冰雪的“之”字路,像一条黄灿灿的黄金道,匀匀称称地在山脊上呈之字延向天际,俨然永无尽头。

三十六湾妙,妙在徒步登山,从白玉岭脚底上湾,一湾一个故事,一湾一片景观。山涧的溪流,鸟语的鸣唱,高山草原的涛声,牛铃的清脆,在这里组成一支欢快的“高山交响曲”。有说登三十六湾不是观景,而是听曲。

2、景区传说

通天庙的传说

相传,有位皇帝女儿久病不治,听说通天庙灵验,每年七月七日上山跪拜。神灵感动后,赐予她健康体魄,并以玉当石,铺上通天庙,便于她登山礼拜。现在,当地人也上通天庙祈福、求子、求平安,十分灵验。

3、景区特产

通天庙产通天玉,是一种石英质玉。玉之名贵在于稀少、坚硬、色泽鲜美,玉之珍奇在于聚能、理气、通经、活络。通天玉,聚天地之精气,通万物之灵性,能平衡阴阳、调节风雨、平和心境、和谐世界。当地人在前往通天庙祈福、求子、求平安,或是游玩观赏美景之时,在不经意间或许能拾得通天玉,不过也并非容易,关键要看个人的机缘巧遇。

4、历史追溯


郴州三十六湾

让山林归山林的宁静,让水流归水流的欢唱。

一切让人很难相信,曾以滥采乱挖闻名全国的三十六湾有色金属矿区,变得如此宁静、如此彻底。时间回溯到四百年前。明万历年间,三十六湾因蕴藏丰富的锡、铅、锌等数十种矿产开始为外界所知,一拨又一拨的寻宝人,怀揣着发财梦想,携家带眷向这里涌来。

岁月轮转,当时针指向20世纪90年代,三十六湾采矿进入鼎盛时期,山体峭壁布满蜂窝似的矿洞,梯级选矿工厂傍山而建,矿工居住歇息的工棚鳞次栉比,数十条索道将一座座山头串起,斗车装载着矿石往返穿梭。最多时,这里曾聚集了来自河南、贵州、江西等9省的10万淘矿大军,白天人声鼎沸,机器轰鸣,晚上人来车往,灯火通明,发廊夜市灯红酒绿,“小香港”的称谓就此传开。

工业文明的巨大财富,伴着昼夜嘶叫的马达声,源源不断流入人们的腰包,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富豪。当地人说,三十六湾区曾出了6个亿万富翁,几十个千万富翁。与巨额财富相伴而生的,是鲜为人知的灾难。矿主换了一茬又一茬,在三十六湾留下黑漆漆的矿洞和满目疮痍的山体,富含重金属的尾砂矿石像一枚枚“定时炸弹”,威胁着湘江流域的水环境。遍地堆放的废石、废砂、废渣在雨水的冲刷下,锌、铅、锡、砷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浊流,经三十六湾两江口奔泻至湘江二级支流甘溪河。山体支离破碎,污染触目惊心,治理须出重拳。

5、资源保护


郴州三十六湾

2006年起,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和环保部对郴州三十六湾挂牌督办。湖南省委、省*多次向省环保厅和郴州市下达“死命令”,省环保厅将三十六湾列入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战场”之一。重压之下,三十六湾整治已无退路。一场“休克式”整治风暴席卷而来:矿区上千家采选企业一律关停。烧毁厂棚2870间,炸毁非法电杆1146根,拆除炸毁设备3500台件,刑事立案29起,拘留87人,以壮士断腕之勇、排山倒海之势,彻底摧毁了三十六湾非法反弹的矿点等,7万余名矿工返乡,昔日的“小香港”归于沉寂。

整治的过程至今仍觉惊心动魄,一些矿老板曾扬言“谁敢来砸矿就要整死谁”,个别矿主还在夜里打电话“警告”当地主政者“你断我的财路,我就要坏你官运”。为保证集中整治效果不反弹,当地采取“大兵压境”的战法,最多时每天上山的*多达400人。与此同时,郴州市委、市*也专门从市直部门抽调60多人支援临武,并调用武警官兵、*干警120多人,全副“武装”驻守三十六湾。几番较量,非法采矿选矿者败下阵来,三十六湾整治取得初步成果。2013年,三十六湾矿区治理进入新的机遇,当年,湘江流域保护与治理被纳入省*“一号重点工程”。

2014年,三十六湾矿区及湘江支流陶家河流域污染治理被列入湘江流域五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编制了三十六湾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启动三十六湾地区综合治理项目30个。2015年,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结束,三十六湾矿区交出的成绩单是:矿区流域河流水质从全线超标到短期季节性超标,部分尾矿库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部分重金属污染区域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和水利设施问题得到解决。

如今,驱车行驶在三十六湾区,放眼望去,叠翠流金,唯有不时出现的遗弃建筑,诉说着往日的繁华,也昭示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治污历程。“壮士断腕”,它不是口号,它是实实在在的决心和行动。让一江清水更好地造福湖南人民。

6、相关报道

湖南:“休克疗法”铁腕整治三十六湾矿区


郴州三十六湾

据新华社报道位于湘江、珠江两大水系源头的郴州市临武县三十六湾矿区,是湖南有色金属采选企业密集、秩序混乱、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的“重灾区”。自2006年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整治风暴从这里刮起,“休克式”的集中整治和资源的重新整合,使得三十六湾矿区秩序明显好转,污染初步得到遏制。三十六湾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一大、两长、三多”。“一大”指三十六湾及周边矿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矿区就有48平方公里。“两长”指开采时间长、整治时间长。

“三多”是指从业人口多、产生的效益多、矛盾纠纷多,治理难度可想而知。无序的开采曾给三十六湾带来畸形“繁荣”,鼎盛时期矿区共有各类采矿窿道和采矿点300多个,选厂300多处,来自9省32个县的人的达10多万。但与“繁荣”伴生的还有沉重的环境灾难,矿区内的湘江二级支流甘溪河水深灰发臭,两岸的农田被深达数米的矿渣层层覆盖,寸草不生。污水排入湘江后,造成严重的重金属超标,湘江流域饱受其害。

从2006年起,抱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决心,三十六湾矿区进入“休克”期,矿区上千家采选企业一律被关停集中整顿,并以此为契机,自2007年起着手对三十六湾及周边矿区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仅设两个矿权,由合法矿按照“以优并劣”的原则进行收购整合。在此基础上,2010年开始启动一期、二期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6500万元。如今,原本破烂不堪、隐患丛生的10个尾矿库已闭库治理,巨大矿渣堆正在进行覆土处理,漫山遍野的采矿点和绵延十几公里上万家的小选厂也已全部拆除,甘溪河出境水质已由劣五类上升至三类。三十六湾下一步的治理任务是“还青复绿”。这里原本的青山绿水,但却因为长期无序开采而变得满目疮痍,绿色转型仍是任重道远。临武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十六湾未来的发展,还要靠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扶持,集中资源,发挥聚合效应,真正使三十六湾的治理从根本上找到出路。新华社记者赵众志

上一篇:上乔古村

下一篇:湖南森林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