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淮北麻鸡

科普小知识2021-12-22 13:32:41
...

淮北麻鸡(徽香源烧鸡等符离产烧鸡就是以该鸡作为原材料)鸡属蛋肉兼用型的小型麻鸡,它是淮北平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历史悠久,相传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知名食品符离烧鸡原材料。

1、概况介绍


淮北麻鸡

淮北麻鸡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特产。原产地为安徽省宿州市,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萧县、灵璧等县和淮北濉溪县。淮北麻鸡适应性强、耐粗饲,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慢,肉质细嫩鲜美,耐受高温高湿,合群性强。

2、基本信息

中文名 淮北麻鸡 别称 宿县麻鸡、符离鸡
外文名 Huaibeipartridgechicken 产地分布 安徽省宿州市

3、产区环境

地理位置

产区位于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属淮北平原地区,海拔0-40m。

气候条件

产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800~900毫米,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7℃,近年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40℃。全年无霜期215天,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580小时,日照充足。

水源及土质

产区河流属于淮河水系,地下水位较高,水源丰富。产区中部和南部为平原,南部多为沙浆黑土,适合农作物生长,农副产品丰富。

4、外貌特征


淮北麻鸡

雏鸡羽毛呈麻雀羽,头顶有深褐色绒羽带,背部有3-4条深色羽带,慢羽型。

淮北麻鸡体型较小、体躯窄,体态匀称秀丽,羽毛丰满而紧凑。冠型以单冠者居多,冠直立、6-8个冠峰;冠、肉垂、耳叶和脸均呈红色;虹彩黄褐色;喙短略弯曲,喙、胫呈铁青色,四趾,无胫羽。肤色为白色,肉色发白。

公鸡胸深背宽,前躯发达,除尾羽、主翼羽黑色且具有青铜色光泽外,全身羽毛呈金黄色羽。母鸡体躯丰满,除尾羽、主翼羽呈黑色外,全身羽毛呈麻黄色羽为主,白、黑色很少。该鸡种性情活泼,敏捷善动,觅食能力强。

5、生产性能

产肉性能

在地面垫料平养,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40周龄平均体重为1.44kg。育雏期(0-3周龄)成活率为95%。

淮北麻鸡各周龄体重单位:g

周龄 初生重 4 8 12 20 40
体重 29±1.3 237±31.8 公542±62母432±76 公760±11母621±96 公1347±137母1184±121 公1520±213母1352±164

数据来源:宿县符离淮北麻鸡原种场2007年10月10日测定,40周龄公、母鸡各30只。

屠宰测定

淮北麻鸡40周龄屠宰性能

性别 活重(kg) 屠宰率(%) 半净膛率(%) 全净膛率(%) 腹脂率(%) 腿肌率(%) 胸肌率(%)
1.52±0.21 88.4±1.22 73.5±2.1 62.9±1.90 3.4±0.4 18.5±1.1 15.9±0.8
1.35±0.16 87.6±1.30 71.5±1.98 61.1±1.87 6.3±0.7 16.4±0.8 13.3±0.6

蛋品质量

淮北麻鸡蛋品质分析表

蛋重(g) 蛋形指数 蛋壳强度(kg/cm) 蛋壳厚度(mm) 蛋比重(级) 蛋黄色泽(级) 蛋壳色泽 哈氏单位 蛋黄比率(%)
44±3 1.30±0.6 5.7±0.3 0.34±0.04 4 8.5±1 粉色 74.5±3 31.6±0.7

数据来源:宿县符离淮北麻鸡原种场2007年10月10日测定,40周龄公、母鸡各30只。

6、繁殖性能

淮北麻鸡开产日龄为150-180日龄,平均年产蛋180枚,平均蛋重44g。公母配比为1:(10-15),平均种蛋受精率90%。淮北麻鸡就巢性较强。

7、饲养技术


淮北麻鸡

概括为:温度、湿度、光照、防疫。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接雏前的准备:完成鸡舍设备的检修和室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要求空舍至少2周以上。备好育雏饲料和饮水及其常用的疫苗、药物、添加剂等。进鸡前1-2天预热、试温,看能否达到育雏的最初要求34--35℃。

2、初饮:初生雏第一次饮水称初饮。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均匀放置在地面或笼内,此时饮水器内应装满水。雏鸡会根据其自己生理的需要,自行饮水。如经过长途运输,部分雏鸡出现轻微脱水现象,无法站立,应调教饮水。可在水中加入畜禽口服液盐1.5%。补液盐是由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等组成,加入饮水中能补充畜禽需要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调节酸碱平衡。有时在初饮水中加入抗生素,以防疾病的发生。在冬季,第一周龄最好供给16-20℃的温水。

3、开食:开食一般在雏鸡出壳24-36小时后进行。开食饲料可以直接饲喂全价雏鸡料;有条件的饲养场可把颗粒料破碎后饲喂,可以达到消毒和减少浪费的双重目的。由于雏鸡初生数日内利用残存于腹内的卵黄,在第一天和第二天仅喂给粗玉米粉(颗粒直径为1mm)或碎米,有利一胎粪的排出,第三天即可直接转为育雏全价料。

第一周应使用开食料盘,每日加料6-7次,以后逐渐过渡到料槽或料桶采食。

4、温度建议采用局部高温育雏方法(平养鸡舍),4日龄内温度波动不宜超过1℃;4日龄后,体温调节机能开始逐渐完善,雏鸡自行选择适宜区。但温度波动不宜超过2℃。

育雏适宜温度

1-4日:34--36度,4-7日32-34度,2周:30-32度,3周:28-30度,4周:25-28度,5周:22-25度5周后温度建议最低不低于20℃。

*育雏温度在热源边的鸡背高度测量。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雏鸡的行为表现及分布情况,检查供温是否合适。

@雏鸡均匀分散,运行自如——温度合适

@雏鸡相互扎堆,靠紧热源——温度偏低

@雏鸡张翅喘气,翅膀下垂,远离热源——温度偏高

5、湿度:1-10日龄为60-70%,10日龄后为50-60%。育雏前期,舍内温度较高,雏鸡饮水,采食量都少,如环境相对干燥,湿度不够易造成脱水;后期注意降低湿度,否则易导致舍内潮湿,舍内氨气浓度高和引起如球虫病等疾病的发生。

6、通风换气:育雏期在加强保温工作的同时,切不可忽视舍内的工作环境,做好通风换气,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一般来说,两周内应以保温为主,两周后就得注意通风换气工作,应逐渐加大通风量。注意避免贼风,同时防止温度波动太大。

建议饲养密度(羽/平方米)(♀/♂)

周龄平养笼养

1-612-15/10-1236/32

7-206-8/6-828/25

*实际密度的大小可根据饲喂、饮水、通风等设备的有效性,以及季度来灵活决定。

采食与饮水宽度(cm/羽)

周龄料槽宽度饮水宽度

1-62.51.5

7-125.02.0

12-207.52.5

7、光照:头三天采用24小时光照,到20天为止,逐步缩短为14小时或自然光照。夏至后开等到晚上9点,以免光照不合理造成产蛋推迟。140日龄后至500天实行十六小时光照。光照原则:青年鸡以前只能缩短不能延长,产蛋鸡只能延长不能缩短。光照程序见第七部分。

8、断喙:为防止鸡群发生啄癖和饲料的浪费,通常在7-10日龄进行断喙;若在10周龄检查有10%以上的鸡喙长出,则有必要在10-12周龄再进行一次修整。

*非健康的鸡群不可进行,应根据实际情况推迟至鸡群恢复始可。

*断喙刀片须烧至樱桃红色(约593℃)

*断喙前宜空料4-5小时;

*断喙时,切面须平齐。用食指使舌头远离火源,勿烫伤。母雏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离鼻孔距离1-2mm)。公雏上下喙均只须切除1/3;喙应烙好,避免出血。

*断喙后及时加料,增加料的厚度至3cm,饮水中增加维生素K3(每10公斤饮水添加1克)。

9、卫生消毒:进鸡两天以前必须使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平时在不使用疫苗期间每天一次喷雾消毒,包括鸡身和鸡舍内外。饮水消毒每周1—2次,以百毒杀宝典或吉安威灭为宜。在育雏期最初几天应给于较强的照度和较长的光照时间,以便雏鸡熟悉舍内的饮水、采食等环境。光照强度最初为20-30lux,10日龄后逐渐减少到5-10lux,18周龄后增于10-20lux。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1、饲喂技术与体重控制

饲喂程序是根据旭超优质青脚鸡的生长特点确定的。为获得理想的生长曲线,在实际饲养中,根据实际平均体重与目标体重的比较进行调整;若超过当周目标体重,下周料量就应维持上周水平;若低于目标,则应多投些料,或提供较高营养水平的饲料。力求在14周龄前调整到目标体重,否则,将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

实际料量环境温度、配方营养水平、鸡群体况等的影响。

育雏期饲料转换成育成期饲料时间,应视实际平均体重与6周龄的目标体重比较来确定。若低于目标体重,则延迟换料时间,直至达标为止。

育成期的鸡群容易饲养,但也容易被忽视。建议您按时用药预防、及时分群。

2、体重称重

建议生长期最迟从4周龄起每周称重,随机抽取5-10%的鸡称个体空腹重。注意称重要在每周的同一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计算每周的平均体重和均匀度。

3、均匀度

均匀度指称量鸡群体重在平均体重加减10%以内所占的百分数。以80%整齐度为标准,高于标准则视为鸡群生长发育良好。

平均体重±10%范围内鸡数

均匀度=——————————————×100%

所称量的总鸡数

青年鸡群质量检测中,均匀度比平均体重更重要,应十分重视均匀度的测定。要特别注意8、12、14、16、18周龄的均匀度。一旦发现鸡群均匀度偏低现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①按个体大小,分组饲喂。②降低鸡群密谋。③增加或改变采食饮水位置。④请兽医检查鸡群是否有疫病隐患。

上一篇:来安酥糖

下一篇:大头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