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九女坟

科普小知识2021-12-25 14:42:14
...

九女坟位于宿州市墉桥区褚兰镇夏疃村墓山孜北坡,是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墓室特点


九女坟

墓室由双甬道、横前室、双后室和一个耳室组成。墓门向西,墓向285度。墓室全长7米、宽4.84米。前室长3.46、宽1.93、高2.16米。耳室在前室北侧,东西长1.4,南北宽1.2,高1.37米。墓门两个,各有甬道通前室。甬道均长1.8,宽1,高1.54米。墓门宽0.9,高1.11米。墓道为斜坡式,有阶,不规整,长5.55,宽2.68米。前后室均石砌叠涩顶,墓顶长方形,有青石藻井,藻井上有雕刻图案,墓室布满画像石刻,前室画像石刻最为集中。主要内容有神话故事并刻有门吏、车骑、宴饮、舞蹈、杂技、百戏、疱厨等人物以及神禽异兽。图案构思富于变化,造型栩栩如生,线条质朴流畅。前室藻井上,雕刻着伏羲和女娲环绕盛开的莲花,轻舒广袖,翩翩起舞。画像石刻的画面,相互关联,带有连续性和故事性。

九女坟是安徽省迄今发现规模较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东汉晚期画像石墓,是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

2、相关传说

传说一

在东汉和帝时,成武县西南二十多里处,有一村庄,住一金姓人家,刚三十出头就有八个女儿,他盼啊盼啊,盼望能再添一子,可妻子却不能再生了。有一年春天,金老汉去田里干活,见路边有一女孩啼哭,忙问其原因,原是父母逃荒,路过此地,把她扔在了这里,金老汉很气愤,就把这女孩带回家认作义女,起名金九姐,全家人个个欢喜。一天金老汉干完活回家,无意间听村民议论他:虽有九个闺女,也抵不上一个瘸腿儿,到死后还是没人摔漏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是伤心,回家蒙头大睡。女儿们知道这件事后,金大姐便对众姐妹说:“咱可不能让爹娘伤心,人家不拿咱当人看,咱得做出个人样来,我最大,一辈子不嫁人,也要给二老养老送终,叫他们有十个儿也比不上咱爹娘的一个闺女”。大姐一番话,打动了众姐妹的心,尤其是金九姐,她说:“要不是爹爹,我不知到哪庙里当鬼了,我要孝敬爹娘一辈子,请姐姐们放心”。这一大一小下了决心,众姐妹纷纷表示一辈子不嫁,孝敬父母。


九女坟

打那后金家九姐妹,头不擦油,面不补粉,白天下地种庄稼,晚上在家纺线织布,日子越过越富足。天热了轮流给父母打扇,天冷了轮流给老人暖被窝。十里八乡的人没有不敬佩的,说媒的人也踏破了门,可九姐妹视死不嫁,一家人相依为命,和和美美过日子。

这金老夫妇,由于九姐妹的照顾周到,都成了老寿星,金老太八十五岁先下世了,过了一年金老汉也随她而去,九姐妹发送了老人,过了百天后,一起悬梁自尽了。她们孝名早已远扬,邻里敬重,大伙给收了尸,葬在一个墓坟里,并写了一个墓铭,人称“九女坟”。墓志铭曰:孝哉九女,逾时弗嫁,甘旨奉亲,温清冬夏。风树既悲,白华亦谢。墓可封哉,永敦风化!李佐时笔也!人们敬重这九位孝女,在村里盖了“孝女祠”立了“孝女坊”,至今这村庄还叫“九女集”。

传说二

传说古时候,褚兰一带,树茂林密,人烟稀少。山中有一条大虫,常常兴妖作怪。这只妖怪时常夜间出没乡里,所经之处,黑风骤起,飞沙走石,妖怪凭借狂风呼啸而至,掠人妻女,吞噬牛羊,毁坏房舍。每当暮色来临,家家关门闭户,百姓无不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为保一方平安,族中长老,聚众议商,定于每年二月初八日,以牺牲牛羊和十六岁美貌女子供奉妖怪,年年祭祀,岁岁如此,百姓苦不堪言。迨至第九位少女作祭时,此女侠肝义胆,是日,她身着红装,腰中暗藏利刃,面无惧色,从容以待。夜晚降临,一阵狂风过后,妖怪走来享受祭品,侠女面带微笑,当妖怪近身时,拔出利器,对准妖怪猛刺数刀,妖怪顿现原形,原来是一条巨蟒。侠女继续与蛇妖搏斗,终于划破蛇腹,令其肝肠涂地,命归西天。经过一夜搏斗,侠女自己也累得力尽气绝,吐血而亡,众乡亲为表达对这位侠女的感激和敬仰,纷纷捐出银两,集能工巧匠,开山劈石,筑大墓而厚葬之。“九女坟”的传说在民间家喻户晓,就这样被传了一代又一代。这自然是一段巾帼英雄为民除害的佳话。

3、保存完整


九女坟

始建于东汉末年的九女坟,经过16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整,九女坟这里最为称道的就是汉代画像石,画像石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展现了当年汉代人的生活场景。九女坟一共有13幅画像石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精美的一幅叫舞女图,舞女图做工非常精细,栩栩如生,雕刻非常细致,其场景代表着当时东汉时期社会的一种繁荣景象,也预示着当时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祈求。

九女坟画像石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末年,它伴随着疯狂涌动的厚葬之风在社会上流行了近300个春秋。时光荏苒,转瞬到了2008年年末,千百年来,九女坟画像石墓浓缩着东汉历史的种种传奇故事,加之相关部门目前“尚不具备发掘条件”的社会现实,均为这一历史古迹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在这里我们能够深切体会到渐行渐远的历史的凝重与沧桑。一幕幕的历史画卷,置身其中,令我们的思绪翩然飞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