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四诊"的方法诊察疾病,探求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辨别证候,对疾病做出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而"四诊"主要包括望、闻、问、切。2006年5月20日,中医诊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
编号:Ⅸ-2
2、申报地区或单位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诊断疾病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实物,其中舌诊、脉诊等内容充分体现中医诊察疾病的传统特点以及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
3、溯源
中医诊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对诸多诊法作了具体描述,并阐述其综合运用的原则,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诊法"的基础。
西晋王叔和撰集《脉经》,承前启后,确立中医脉诊的方法,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完善中医的诊法,形成了大量有关诊法的典籍,如宋代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清代的《望诊遵经》等,累积存世的诊法著作有近百种。
4、四诊法
医生运用视、听、嗅、触等感觉功能以及与病人或知情者交谈,全面了解和系统地掌握与疾病相关的各种信息,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中医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称为"四诊法"。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临床上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对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
5、望诊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进行的诊法,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身体有关部位及其分泌和排泄物等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
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如果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活动有了变化,必然反映到人体外部而表现为神、色、形、态等各方面的变化。所以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以推断内脏的变化。
在具体步骤上,望诊可分为望舌、望神、望面色、望形态、望头颈五官、望皮肤、望脉络、望排出物等。望诊的重点在望神、望面色和舌诊。因面、舌的各种表现,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脏腑功能变化。其中,望舌即舌诊,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变化,以判定病情、推测预后,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2、闻诊
闻诊是医生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散发的各种气味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
通过听声音,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变化,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听声音包括:语声、呼吸、咳嗽,呃逆、呕吐、嗳气等声音变化。
嗅气味分为嗅病体和病室的气味两种。其中,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病室的气味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散发的,如瘟疫病人会使霉腐臭气充满室内。嗅气味包括:病人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等异常气味。
3、问诊
问诊是医生采用对话方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针对性询问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现在症状、治疗经过等情况的诊法,是全面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问诊主要是对客观难以察知的疾病情况,如在疾病体征缺乏或不明显时,发现可供诊断的病情资料,或提供进一步检查线索;同时,可全面掌握与疾病有关的一切情况,包括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饮食嗜好、婚姻状况等。
问诊的基本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民族、籍贯、住址、就诊日期)、主诉、现病史、现在症状、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史等。其中,现在症状的问诊主要为:问寒热、问睡眠、问情志、问二便。
4、切诊
切诊是医生运用手的触觉,对病人寸口脉及体表特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体验,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诊包括(寸口)脉诊和按诊两部分。脉诊又称为切脉、诊脉,是通过对脉象变化的体察,了解体内病变的切诊方法。寸口是人体脏腑气血交会之处,独取寸口的方法,在汉代成书的《八十一难经》中就已经形成。按诊,是用手触摸按压病人体表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病变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切诊方法。
6、传承价值
通过四诊的不同诊察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四者不可相互取代,而应当"四诊合参",方可诊断有据,辨证无误。在具体应用时,应当重视局部与整体、内与外的统一,强调四诊综合运用,对疾病的发展作动态观察,还应当考虑到自然环境和个体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7、诊断疾病的方法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其潜在的科技与人文文化内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受西方医学的影响,中医诊法的应用日渐萎缩。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中医诊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邓铁涛、周仲瑛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上一篇:中医养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