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上海金融学校

科普小知识2021-09-20 13:42:31
...

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具有63年办学历史、以培养金融与经济管理人才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银行学校。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学校由直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转为上海市人民*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2003年9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上海金融学院。

名称:上海金融学校

英文名:ShanghaiFinanceUniversity

创办时间:1952年

学校性质:公办大学

地点:于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

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校训:立诚明德,经世致用

现任校长:王洪卫

1、学校概况


上海金融学院

上海金融学院是一所具有近六十年办学历史、以培养金融与经济管理人才为主的公办行业性普通本科高校。原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的部属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国际金融与外汇管理专业人才见长,被誉为“未来金融家的摇篮”。学校位于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和4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金融学科专业为核心、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设有国际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会计学院、保险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外语系、法律系、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2个教学单位和国际交流学院(中丹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3个专门学院。学校还设有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国购(自贸区金融)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

学校突出“高水平、应用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全校现有教职员工722人,其中专任教师457人。全校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18人,拥有博士学位人员198人。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具有国外培训或留学经历,约四分之一的教师具有企业、银行等实务工作经历。

学校以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和办学质量吸引优秀生源,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同时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学校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8000多人,留学生600多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3000多人,学校还积极为银行、保险、投资等各类金融与经济管理机构提供各类高端培训。学校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年来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以上,其中中外合作项目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学校文体活动丰富,击剑体育特色项目久负盛名,是上海市击剑专业运动队体教结合改革试点学校。

学校秉承“学科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弘校”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求与学校特点,实施“行业性、国际化、信息化、精致化”的发展战略。坚持“立诚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注重探索“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卓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现代金融知识与投资理财能力,兼有数学统计、信息技术、外语应用与人文素质的复合交叉型金融与经济管理人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发挥行业优势与区位优势,推进国际合作、行业合作与区域合作办学。学校建立了由金融行业、企事业等3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芬兰、瑞士、日本、越南、肯尼亚、匈牙利、荷兰、比利时、波兰、保加利亚、奥地利、香港、澳门、*等国(境)外3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交流项目3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600多人。

学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围绕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与中国(上海)*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知识创新与服务,重点建设与大力拓展高水平、开放型的国际金融、科技金融、自贸区金融研究基地,努力为地方经济金融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研究、咨询服务与智力支持。

2、机构设置

管理部门


上海金融学院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党校(合署办公)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党委宣传部

纪委,监察处审计处

合作发展处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科研处

人事处国际交流处

就业与创业工作处财务处

保卫处后勤处

基建处

群团组织

工会、妇委会办公室团委

教学科研单位

国际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会计学院保险学院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

外语系政法学院

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

科研单位

科技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编辑部

专门学院

国购•自贸区金融研究院

国际交流学院、中丹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教辅部门

图书馆实验教学与教育技术中心

信息管理中心档案馆

3、学术机构

国际金融研究院


上海金融学院

国际金融学院是为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而成立的专门学术研究机构。国际金融研究院努力为上海市委、市*实施国际金融中心战略服务,为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金融决策服务,为各类金融交易所和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服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

研究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0人,其中有学科带头人、浦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多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多数研究人员在各自金融研究领域都具有较深厚的理论背景和丰富的从业经历,其中既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也有七年华尔街工作经验的资深金融产品开发专家。为实现将国际金融研究院建成开放式、国际化金融研究平台的目标,我院通过“外引内培”方式不断提高研究队伍的学术素质,聘请了国内著名金融专家及国内外金融机构高管担任顾问和客座教授,组建高层次的顾问委员会,还先后派出业务骨干分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诺丁汉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学术访问。

近年来学院研究人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浦江人才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多位研究人员的学术观点被“新华社内参”采用并上报,得到了**总书记胡*、*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政治局委员俞正声等领导的重要批示。多年来,我院逐步建立起品牌论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海峡两岸论坛”,品牌讲座“金融专家高端讲座”,品牌出版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品牌刊物《研究报告》,品牌栏目《国际金融报》每月合作专栏“观点争锋”,品牌产品助学贷款期权、三农卡、希望卡、农村教育基金等。

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


上海金融学院

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上海金融学院和杨浦区人民*共建,并经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研究院立足杨浦,服务上海,辐射全国,理论联系实际,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服务学科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研究院在汇聚科技金融人才、支持科技金融决策、推进上海科技进步和科技金融创新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的决策支持平台。

上海金融学院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有丰富的金融教育和人才资源,杨浦区是上海唯一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杨浦科技金融功能区建设方兴未艾、蓬勃开展,以此为背景,研究院的宗旨与目标设定为“打造以上海为核心的全国科技金融协同创新集成平台”。

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整合全国最强科技金融知识服务团队,牵手*各相关部门,对接金融行业领头羊,辐射长三角金融体系,试验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推手,撬动“*+银行+多层次资本市场主体+金融媒体+科技企业”联动发展的*机制创新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研究院承担上海市创新体系科技金融、政策支持、研发与转化、优先区域、协同创新五大模块中“科技金融”的建设任务。为此,研究院致力于科技金融前沿问题研究和科技金融试验,并联合*科技企业服务部门,例如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市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对接行业领头羊—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苏州分行;指导和推广长三角经济地带的科技金融体系发展,并辐射全国。

4、校园文化

学校精神务本求实,自强不息


上海金融学院

回眸学校近60年的办学历程,每一发展阶段、每个关键时刻,“务本求实,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是支持和激励全校师生迎难而上、发奋图强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务本”体现的是不忘本、不空想、不浮躁、不张扬,沉稳有度,张弛得体的办学品格;“求实”秉承的是艰苦创业,“团结、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办学传统。“自强不息”体现刚毅坚卓、奋发向上的精神,高度概括了学校三落三起、薪火相传的甲子校运,同时也体现了学校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办学精神。

学校核心价值取向:兼容和谐,爱生荣校

“兼容和谐,爱生荣校”是*核心价值观在我校的具体体现和落实,具有鲜明的大学特色和时代特征,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兼容:兼容并蓄是办好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下多元社会稳定、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提,它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高度一致。

和谐:既体现*社会文化的本质状态,也反映高校师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境界,是对我校原校训“团结、严谨、求实、进取”的高度概括。

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文明校园的具体体现,更是当今大学校园最需践行的基本准则。

荣校:“以母校为荣”是对师生的共同要求,特别是对培养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完善学生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历届校友中,以母校为荣的浓烈母校情结越来越成为我校办学宝贵的教育资源。

5、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郑沈芳

校长王洪卫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鲁海波

副校长陈小冰

副校长陈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