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川盐古道

科普小知识2022-01-18 14:31:48
...

“川盐古道”是源于四川(包括重庆)东部及南部,对川、鄂、湘、黔交汇地区产生过巨大影响力的千年古道。它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

名称:川盐古道

区域:四川东部

1、简介


川盐古道

川盐古道是一条源于四川东部(今渝东),对鄂、渝、湘、黔交汇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力的贯穿整个中国腹地的运盐古道。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纽带。因盐是维持人类生命、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国内外学者评价,“川盐古道”的形成和畅通有着比“茶马古道”更为重要的意义,因而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2、川盐的历史


川盐古道“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十分重要。我们眼中那极其普通的盐,在过去曾支撑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并一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在四川盆地南部、东部分布着大量天然盐泉,使之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产盐区,这对经济长期落后的巴蜀地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盐对古代巴蜀地区的经济作用就如同中东国家的石油一样!在特殊历史时期(如两次“川盐济楚”时期),甚至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经济。

四川盆地原是古印度洋的一部分,随着*高原的升起,富含大量盐分的海水在盆地汇集,形成古蜀湖,并最后干涸在盆地东南部,形成大量埋藏浅、天然露头多的古盐矿。在尚没有发明和广泛使用铁器的远古时期,很容易成为人们利用的对象。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已明确记载:临江县(今重庆忠县)“有盐官,在监、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门也家有盐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引《华阳记》作:“县有盐官,自县北人盐井溪,有盐井营户,溪水沿注江。”《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灭后,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前247年)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今四川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蜀于是有养生之饶焉。”李冰为蜀守,穿广都盐井的年代在周灭后的秦昭王五十一年以后的公元前255~前251年之间,所以孙华在《四川盆地盐业起源论纲——渝东盐业考古的现状、问题与展望》一文中认为“中国的井盐业发端于战国后期,最早采用凿井制盐的地区是四川东部的成都平原地区。”

对“川盐”的研究,“巴国”是一条重要线索。巴国是“因盐而起、因盐而兴、因盐而亡”的国家。巴人是土家族的祖先,起源于武陵山脉钟离山(今湖北长阳境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此传说道:“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则来取宿,旦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目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夷水,古名“咸水”,就是清江,是沟通鄂西和川东的重要通道。廪君是巴人的先祖,他自东向西迁移的重要因素是为了夺取“鱼盐所出”之地,这与川东地区密布的盐泉有关系。因为巴国周边的秦、楚之地均不产盐,他们的食盐供给完全依靠巴国。渝东地区三大盐泉,即:巫溪宁厂镇宝源山盐泉,彭水县郁山镇伏牛山盐泉,湖北长阳西的盐水,均被巴人部落控制着。这些地区山高地险,不利耕种,故巴人依靠川盐过上“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的生活。巴国据盐泉之利,国力不断强盛,前后延续八百年,然而川东丰富的盐业资源,也为日益强大的秦、楚、蜀所觊觎。后来的“巴蜀之战”以及“秦灭巴蜀”很大程度是由于对其盐矿资源的掠夺。

巴人虽然亡国,但川盐经济在巴蜀地区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巴人长期统治的长江中上游区域,也是川盐古道存在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区域。

川盐不仅对古代巴人极其重要,在清朝末年太平天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曾经发起过两次“川盐济楚”运动,川盐甚至一度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

第一次是清成丰三年(1853年),由于太平军占领了长江一线,淮盐无法上运,清*从1853年至1876年实行了历时26年的“川盐济楚”政策,即湖南、湖北贩卖食盐的徽商集团,由四川盐商代替。这期间,四川省仅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运送的食盐就达80亿斤以上,上缴朝廷各种课税约合白银六亿七千万两。鼎盛时期,川盐占全国食盐销量的1/4,占全国税收的30%。得此良机,大部分盐场即完成了由作坊向近代工矿的转化,川盐运输道路上更是千帆相竞、人丁兴旺,许多产盐古镇、运盐古镇也应势而兴,迅速发展起来。

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迁都重庆,失去了对东部富裕地区的税收控制,为解决战时资金短缺问题,也为弥补两湖地区断缺淮盐的“淡食”之苦,国民*发起第二次声势浩大的“川盐济楚”运动。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抗战爆发前,关税、盐税、统税是*税收的三大支柱,约占总收入的20%~30%。抗战爆发后,到1944年,仅盐税收入就占四川国税收入的60%,其中四川盐税占全国盐税的40%以上,约占国税收入的25%。可以说,失去了对川盐税收的控制,也就失去对西部经济控制的主动权,而这一点对抗战期间退守西部的国民*尤为重要。

史学界对川盐历史有个有趣的总结:“国盛则川盐衰,国衰则川盐兴”。四川盆地独特的地理区位及地貌特征,在危急时刻总成为国家的“避难所”,而川盐因其巨大的经济价值担负着“救助国难”的角色,成为“避难所”的“取款机”。

3、分布线路


川盐古道

川盐古道是巴蜀先民在长期的盐业运输中形成的,古道的起点是密布在渝东及川南江河两岸的大小盐场,如大宁河旁的巫溪大宁盐场,乌江支流郁江旁的彭水县郁山盐场,汤溪河畔的云阳县云安盐场,涂井溪旁的忠县涂井盐场以及釜溪河畔的自贡地区大小盐场。

由于大多数盐场都位于长江干道及其支流上,长江成为川盐外运的重要水路通道,四川周边各省盐运主要依靠长江支流,如贵州是乌江、赤水、綦江、永宁河、芙蓉江;湖北是清江、酉水、汉水;湖南主要是酉水经阮江进入洞庭湖流域。这些江河与巴蜀境内连接各运盐口岸的陆运盐道一起构成一个大的川盐运输网络。

四川各盐场地处边陲或江河沿岸,除了大江、大河依靠木船运输之外,各县区乡之间密布的石板道亦是川盐运输的重要补充,古称“五尺道”、“三尺道”、“骡马道”,亦称“盐大道”。这些古道密布山林水涧之间,以盐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食盐多以人力背负,无论山高水深,凡有人烟之处,即使路不通达,也必有背夫运盐到达。

按地域划分,川盐古道可概括为:川鄂古盐道、川湘古盐道、川黔古盐道以及川滇古盐道。其中鄂西是两次“川盐济楚”的主要通道,这是由于川盐的重要产区如郁山、忠县、云安、大宁等地,其东部完全被鄂西大山包围,而古时长江航运时断时续,在江运不畅之时,川盐东进两湖地区,必要翻越鄂西的崇山峻岭。并且鄂西的恩施州、神农架地区由于受东部山麓阻隔,淮赫难以到达,一直有食川盐的传统,因此,川鄂古盐道上盐业遗存也较丰富。

川盐古道作为古代巴蜀地区对官道的重要补充,对打破地方割据,打通不同区域间经济文化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纵横交错数千里,大都途经崇山峻岭和高峡深谷,其间平坦道路极少,不少地段是铺石梯,或绕岩凿道,悬“栈桥”而过。而形成这些盐道大路非一代一朝,而是经过历朝历代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川盐的外运作为明清时期中国西南资源东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庞大的资源跨区域大调配的典型。这种东西向的资源调配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部的开发,促进了转运沿线的村落和城镇的形成,对该地域城镇布局、古镇风貌、建筑形式、文化传承等都有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4、古镇村落


川盐古道

由于三峡地区有大量天然盐泉的分布,才使长江的中上游地区成为古人类遗址及文化的富集区。大量人类遗址的考古资料显示,人类因盐而聚众、聚众而成邑,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逐步在盐产地及盐运道路节点上发展出众多“因盐而兴”的人类聚居聚落。

按照盐业古镇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运盐而兴”的聚落。在盐道之上,为了方便运盐的骡马大队和船舶停靠时船夫休息,在古盐道沿线及码头附近,逐渐形成一些带有明显的商业痕迹的古镇村落,如:重庆的龙潭、龚滩、大昌、西沱等古镇;四川的仙市、牛佛、罗城等古镇;鄂西的谷城、浪河、老屋基、庆阳坝等古镇;湘西的里耶、凤凰、洗车河、洪江等。这些“运盐而兴”的村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 大多以商业老街为中心呈带状展开,街上有为商贾、马帮提供方便的客栈、酒肆、外地会馆及盐税机构等。2 村镇中仍有盐店铺的遗址或与盐店名相关的街道名,如“下盐店”便是常见典型的街店名。3 古镇附近大多有过去贩盐留下的石板路,旧称“三尺路”、“盐大路”或“骡马路”;或者沿着江河水运,有众多船码头。4 古镇中大户人家的老宅许多以青砖砌筑,马头墙、西洋柱、坡屋顶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混合样式,与巴蜀民居有很大不同,这是由于“川盐济楚”期间大盐商经常运盐至武汉、江西一带,使不同地域的建造技术得以交流融合的结果。5 村中有供外地人祭拜的庙宇、会馆,这些地方大多有“九宫十八庙”“十宫八庙”之说。6 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有到附近盐产地或盐运码头贩盐。

另一类是“产盐而兴”的聚落,目前存留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四川自贡和渝东长江沿线,如现在仍保存有大量遗迹的自贡富顺盐场、资中罗泉镇、巫山大宁盐场、朐忍(云阳)云安盐场、忠县涂井溪盐场、万县长滩盐场、黔江郁山盐场以及鄂西清江流域的盐泉。当制盐进入产业化、规模化以后,产盐之地成为当地的经济聚集中心,特别是在没有机械和热动力的时代,一个年产1000吨以上规模的盐场,可以形成容纳5000~10000名工人的产盐重镇,其它相关产业的配套工人更是不计其数,而这些古镇也因产盐而日益繁荣起来。“因产盐而兴”的古镇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的长江边上或长江支流附近,这一方面是由于井盐形成的特殊地质地貌特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水运的便利条件使人们更多地聚集到这些产盐地。2 有大量盐业工人聚会的行业会馆,如盐神庙(盐工会馆)、王爷庙(船工会馆)、张爷庙(屠夫会馆)等。3 产盐区大多还留有废弃的盐井和产盐作坊等遗迹。4 当地仍留存许多与盐有关的神话传说及民风民俗。5 现今村庄普遍因盐井枯竭逐渐衰落,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5、盐业会馆


川盐古道盐业会馆

巴蜀地区许多古镇都有“九宫十八庙”的说法,宫、庙大多与会馆有关。巴蜀会馆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大部分以商业经济特别是盐业经济发展为基础,是四川盐业经济发达的产物。巴蜀会馆“起于嘉庆,兴于光绪年”,它们出现的时间在整个中国会馆建筑600年的历史中算是很晚的,但它的出现与四川盐业经济兴盛的时期(即两次“川盐济楚”时期)完全重合,而且分布区域也在盐场附近及川盐古道的重要节点上较为集中,可见这种建筑同它所在的地域一样是与盐业经济密不可分的。四川盐业繁荣期就是会馆建筑的兴盛期,同时也是盐业城市真正成型和发展的时期。会馆的建筑艺术既是大盐商与盐业工人们各自需求和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不同类型会馆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出当地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它的发展过程还向我们展示了巴蜀地域建筑特点与外来建筑特色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盐业城镇中,会馆可分为“盐业商人会馆”和“盐业工人会馆”两种类型,它记载了当时社会两种主要的阶级力量的成长与发展,是当时社会生活、政治风云、城市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的综合“结晶体”,基本上涵盖了盐业会馆的各种形式与特征。

盐业商人会馆

古代盐业生产没有机械动力,各道工序的操作和物流搬运,全靠人力,是劳动力高度密集的行业。一个盐场既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又是一个经济聚集中心。盐业经济所带动的若干相关产业,如燃料业、木船运输业、造船业、短途搬运业、长途运输业、制桶业、编织业、制绳业、打铁业、饮食服务业……等等,所容纳的就业人员,远远超过制盐工人的数量。正如民国《云阳县志》所云:盐业“于县境食货,实为大宗,利之所凑,食其业者,自卤主、煎户、运商、肆伙、汲拽、都养、舟挽、驮驱、转移执事于其间者,无虑数万人……,亦为县境一大都会”。

大量盐业商人的涌人,必然会形成许多帮派组织,有组织就有聚会,要聚会、要活动就得有场所,于是,各种宫、庙、馆、堂如雨后春笋般地修建起来。本地人兴建祠堂,外地人则修建宫、馆,如云安古镇上,就建有龙君宫、文昌宫、梓潼宫、桓侯宫、炎帝宫、仓圣宫、万寿宫、禹王宫、帝主宫、万天宫、玄天宫、三元宫以及三皇庙、三义庙、三官庙、五显宫、东岳庙、关帝庙、罗汉庙、玉皇庙、高祖庙等,还有滴翠寺、清净寺、普贤寺、大佛寺、花果寺、高峰寺及青衣庵、庐陵馆、皇经堂等三十余座,这些林立的宫、庙、馆、堂,与移民的涌入有直接关系。一方面,外来移民要修建聚会的场,如万寿宫是江西人聚会的场所,由江西帮修建;天上宫是福建人聚会的场所,由福建帮修建;南华宫是广东人聚会的场所,由粤帮修建;陕西馆是陕西人聚会的场所,由陕西帮修建;湖北馆是湖北人聚会的场所,由湖北帮修建;帝主官是黄州人聚会的场所,由黄州帮修建。另一方面,外来移民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神灵的保佑,还将各地的崇拜之神也迁移到盐场来定居,且互相攀比。于是,庙宇也就越建越多,如“三国”时的关羽,山西人传说其死后成了佛教的护法神,称为关帝,是山西人的崇拜之神,所以,“山西帮”多在盐场修建关帝庙。

盐业工人会馆

这里的盐业工人会馆主要是指当时与盐业相关行业工人们自己筹资建设的具有工人帮会性质的会馆种类。这种会馆不仅反映了当时盐业城镇一种主要的社会阶层——盐业工人的社会生活情况、文化习俗,还见证了盐业工人们的工人运动和斗争以及工人内部的自我整合的过程。这种会馆组织相当于早期的手工业工会组织。

近代的四川各大盐场,已经开始具备了某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特点,工人们集资的会馆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商议同行事宜,或者是在劳动中形成的某一会节活动的场所。如烧盐工人的“炎帝宫”、挑卤工人的“华祝会”、为祭祀盐业始祖的而设的“盐神庙”等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反映了产业工人们的社会习俗与审美情趣,是工人们集会与娱乐的重要场所。所以一般有以下特征:规模较小、形式较*、布局灵活多样。工人会馆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工人们的凝聚性,对近代工人运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会馆在产盐古镇多有保留,最为典型的是自贡烧盐工人的“炎帝宫”、屠宰帮会的“桓侯官”以及罗泉镇的“盐神庙”。

各地盐业会馆,为显示财富与地位,修建得极尽华丽与气派,极大带动刺激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盐业古镇与建筑群落。盐业古镇中形式各异的宫、堂、庙、馆其实是盐业会馆(包括工人会馆、商人会馆)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是不同地域风格与巴蜀地区建筑形式相互交融、影响的典型表现,而一系列南北夹杂、富丽堂皇、争奇斗艳的会馆建筑,则成为古盐道上一条奇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它们与古盐道沿线各类盐业遗存一起,组成了一道传承文化与技术的极富特色的文化线路。

6、相关文化


川盐古道

巴蜀古镇文化有很大一部分表现为典型的盐文化特征,盐业经济奠定了这些城镇文化的外延,丰富了古镇文化的内涵,给古镇注入了表现自我的特殊文化基因。

(1)盐业生产遗址。如钻井取盐的井架、熬盐作坊、盐泉、盐井遗迹等。

(2)盐业运输遗迹。如大宁河上运卤水的古栈道、大宁河上挑夫走过的悬索桥、鄂西大山中青石板铺就的“三尺路”、各地的盐仓、盐号、盐商大宅等。

(3)盐业节会。如:巫溪大宁厂的绞蒺节是以蔑绳悬挂竹枧飞架河上隔岸输送卤水的办法,为纪念“过蒺”而形成的;自贡“牛王会”是三个以牛为生的会班(以牛推户组成的牛王会、用牛驮盐和煤等物资的牛王会、以加工牛角骨为业的“车车铺”),轮流在每年十月承办的祭神会;自贡王爷庙的“放水节”,起因是每年春季枯水期,大量堆积如山的盐船需要外运,这样便需在王爷庙坎下扎堰蓄水,在“放水节”开闸,以放盐船。

(4)盐业传说。如自贡“梅泽造井”的传说,也有“磨子井”、“挖耳井”的故事,云安“白兔井”的故事等,鄂西巴人祖先与盐水女神的传说,都是根据盐业开发与生产中做发生的一些典型的事件而改编的。

(5)与盐道相关的地名、路名。如:“自贡”市名就是由自流井和贡井当时两口较大的著名盐井的名称而来的,还有如盐池镇、盐河镇、盐渡镇等;清末民国时期修建了一些公路和铁路以便利盐的运输,很多路名也和盐分不开,如“井邓路”、“井叙路”、“栽马路”、井邓铁路、井沪铁路等。

(6)与盐相关的饮食习俗。如在鄂、渝、湘、黔交汇的土家族地区,至今保留着用盐腌制腊肉的习俗,鄂西利川柏杨镇的卤水豆腐非常出名,就是因为使用天然盐卤水;水煮牛肉是川菜中的经典菜,它其实是起源于自贡盐商将退役牛的肉,用辣椒和盐制作而成。此外,还有井盐生产技术、运盐装备、盐场民歌民谣、盐神庙会等内容丰富的非物质遗产。

7、景观


川盐古道

川盐古道所经之处,一方面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同时也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异常丰富地区。如川鄂古盐道有著名的清江画廊、川湘古盐道有酉水画廊、川黔古盐道有乌江画廊,另一方面,盐道上古镇以自然神秘、文化神秘、民族神秘、习俗神秘等特征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川盐古道”正是一个贯穿该地区的民族情感走廊、自然生态走廊和旅游文化走廊,它穿梭于川、鄂、渝、湘、黔地区之间,带动了我国西南地区大片空间范围的人类交往与流动,为该地区在商品、思想、知识、文化等方面带来持续不断的交流与互惠,在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等方面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8、古盐道

川黔古盐道


川盐古道

贵州素不产盐,历史上贵州人民所食之盐主要由川盐、淮盐、粤盐和滇盐运入,其中川盐占最大比重。川盐入黔,主要集中在永岸、仁岸、綦岸、涪岸四大盐岸。

仁岸盐道,以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城为起点,以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为终点,主要线路是合江—赤水—元厚—土城—二郎滩—马桑坪—茅台。此条盐道,考察组重点考察了合江、土城、丙安、二郎滩、马桑坪、吴公岩、茅台、遵义、鸭溪及金沙县。

永岸盐道,经永宁河至泸州叙永县,再由叙永运往贵州,此运程主要分为两条路:一是雪山关到瓢儿井再到大方、织金、普定、安顺、永宁、镇宁;二是叙永到赤水后再运至毕节、大方、黔西、威宁、水城、兴义及盘县。考察组对永岸盐道上的纳溪、叙永、普市、雪山关、赤水、大方县瓢井镇、大方县达溪村、毕节七星关及威宁进行了重点考察。

綦岸盐道,自重庆江津所属之江口起运,溯綦江上运至贵州遵义桐梓县属的松坎起岸。考察组选取了江津真武社区、綦江县城、綦江东溪古镇及遵义的鸭溪镇作为綦岸盐道的主要考察点。

涪岸盐道,以重庆涪陵为起点,溯乌江经彭水至酉阳的龚滩,由龚滩经贵州沿河、思南进入黔境腹地。此条盐道,考察组选取了涪陵码头、酉阳、思南县城及沿河县城作为主要考察点。

川滇古盐道

云南本产盐,但滇东北的昭通、曲靖地区距云南的盐产地道路险远,严重缺盐,主要依靠自贡富荣盐场和乐山犍为盐场的食盐接济。川盐入滇的路线主要有3条:一是乌撒入蜀旧路线,即叙永—毕节—威宁—宣威,再从宣威至沾益、富源等地;二是沿着“五尺道”路线,即宜宾—珙县—高县—筠连—盐津—豆沙关—大关—昭通—鲁甸—曲靖;三是“闰盐古道”,以四川盐源为中心,经西昌、攀枝花、木里到达云南宁蒗、永胜、华坪、丽江。此条盐道,考察组选取了宜宾的南广镇、筠连县及昭通的盐津、昭通城区、曲靖的会泽县城、沾益、富源、宣威及毕节的威宁、赫章、七星关及瓢井镇作为主要考察点。

川鄂古盐道

川盐入鄂,是川盐发展史上一段辉煌的历史。至今,恩施、竹溪、竹山、房县、巴东、兴山及神农架林区还保存着大量的盐运古道。

水运是进入湖北重要的方式,尤其依靠长江、汉水、清江及酉水河的水运。长江线是川盐入鄂的最主要的运道,自贡、犍为的盐运至泸州,由泸州进长江经江津、朝天门、涪陵、丰都、奉节、巫山沿川江顺流而至湖北的巴东、秭归、宜昌、沙市;忠县、云阳、奉节的食盐直接顺长江运往湖北腹地;巫溪的食盐经大宁河运至巫山后进入长江,再顺江进入湖北销区。

陆路方面,据调查最重要的“主动脉”是食盐运抵万州、云阳、巫山、奉节、石柱的水运码头后起岸,翻越渝鄂交界的七曜山,到利川、恩施、宣恩、咸丰、来凤,再由来凤再转运至湖南的龙山、桑植、张家界及凤凰,其内部又有多条网状式支线。川鄂古盐道,考察组重点考察了石柱、利川、建始、咸丰、来凤、竹溪、竹山及神农架林区。此外,还对作为盐产地的重庆忠县、巫溪、开县、云阳及彭水进行了考察。

川湘古盐道

川湘古盐道主要分布在湘西的武陵山区,主要是从恩施、铜仁、酉阳3个方向进入桑植、永顺、张家界等地,进而覆盖湘西全境。

经恩施的盐进入湘西主要有两条路,一是经建始、恩施、宣恩、来凤进入龙山、桑植、永顺;二是经恩施的建始花坪、景阳双土地、石灰窑、鹤峰,进入桑植,再到张家界等地。酉阳方向的盐,经湖北咸丰、来凤到龙山;或经里耶、洗车河到龙山,再经桑植、张家界、石门到澧县,到澧县后部分盐又经常德进入洞庭湖流域。铜仁方向的盐,主要是从涪岸经乌江运至铜仁后,转运入湘西的里耶、凤凰及洪江等地,再转运至沅水,由沅水进入洞庭湖流域。川湘古盐道,考察组重点考察了龙山、桑植、里耶、凤凰、洗车河、捞车河及洪江等地。

9、保护

川盐古道是一条重要的“文化线路”。但是,川盐古道相关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濒危和加速消失的局面。为此,在此次考察的基础上自贡盐业历史博馆希望用“文化线路”的视野,联合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重庆“五省一市”的相关部门,将川盐古道打捆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快启动川盐古道保护规划,推动跨区域的线性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上一篇: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下一篇:四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