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纪念日
南京大*纪念日即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说明决定,为了悼念南京大*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1994年开始,江苏、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但是这些目前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决议草案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1、史实:南京大屠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中国手无寸铁的军民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28案,19万人,零散*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为此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纪念日”。江苏省南京市*还在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遗址之一的万人坑筹建“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此外,还在其他*现场如燕子矶、草鞋峡、中山码头、汉中门等遗址及遇难同胞尸骨丛葬地中华门外等处,建立了15块纪念碑。
南京大*史实图片
南京大*(英语:Nanking*,RapeofNanking)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普遍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暧昧不清,也有认为南京大*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的支持,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
2、立法历程
*在80年代以前对南京大*的纪念不充分。50年代虽然有在报纸和教科书中提到南京大*,在60-70年代就有很大的空白。如195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四册有南京大*,但1960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中国历史》第四册62页就没有南京大*的事。在*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连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了,如197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试用的高中用《中国现代史》71页只写了“千百万人民遭到杀害”却没专门提到南京的*。1978年定稿的《中学基础知识手册-历史增订本》虽然说了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城乡变成废墟”却没提到南京。徐师大77年编订的《中国历史大事纪年》也不曾提到(《南京大*在公众记忆中的消失》)。朱世巍曾经提到他的老师做贼一样告诉他南京大*的事。传媒也有类似的现象:《新华日报》虽然在50年代上半有30多篇南京*的报道,之后到82年就没有一篇了,人民日报在1960年5月30日登出了《决不容许历史的惨剧重演南京人民怒斥美日反动派》之后,到了82年才又刊登南京*的报道。南都的《曾“消失”的南京大*》一文提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谈起南京大*,第一个想到的是他外公,一位没有经历南京大*,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老人。20世纪70年代,吴先斌上小学。有一次外公带他去南京秦淮河洗澡。在石头城桥边时,老人说:日本人在这里杀过很多中国人。年幼的吴先斌听了非常震惊。“关于南京大*,国家记忆曾经缺失了,但民间记忆一直没有断过。”吴先斌觉得官方的修史不能表达全部情感,后来产生了创办关于南京大*民间博物馆的想法。从1994年开始,江苏、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从1994年开始,江苏、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但是这些目前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
悼念南京大*死难者
早在2005年和2012年全国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出希望将每年的12月13号,也就是南京大*同胞的遇难日上升为国家公祭日。
2005年,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赵龙提交提案,呼吁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由国家*参与公祭活动,同时还建议把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第三次递交与南京大*有关的议案:在南京大*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
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上升为国家公祭日其实也是参考国际上一系列的做法,包括波兰二战*大*纪念馆,每年也会举办这个公祭日以扩大其影响力,哀悼遇难者也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尊重。
悼念南京大*死难者
3、时间解读
12月13日,这一天,是南京大*开始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发动全面侵华的日本军队侵*国南京,开始了长达40多天的大*。有30多万人,被认为在这场*中遭到杀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上述历史作出认定。
4、各方评论
幸存者
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那苦命的爸爸,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侵华日军)根本不是人,往父亲身上戳了好多刀。如今国家将设立国家公祭日,这样的决定太好了,这对我们这些经历了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来说,是个重大的安慰,我们非常拥护。
——83岁的南京大*幸存者王津
这是国家强大的表现,举行国家公祭,就是要告诉所有的人,那段地狱般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4个亲人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这种心灵上的创伤伴随了我一生。每当这个日子,我都会想念亲人,痛恨日本兵。这样苦难的历史一定不能重演。
——90岁的南京大*幸存者杨翠英
设立国家公祭日,表明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重视,既是对死难者的尊重,也是对世人的警示。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与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做斗争,为维护历史公正而努力。尽管我现在年龄大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依然会坚持下去!
——85岁的南京大*幸存者夏淑琴
日方狡辩
2006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南京大*发生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草案一事表示:对‘为何在战后69年才(设立国家公祭日)’抱有疑问。称“南京大*”为“南京事件”,质疑死亡人数30万的说法,狡辩称,死亡人数是无法查证的。变相否认“南京大*”。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日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5、设立意义
新华评论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2月25日下午审议了两个有关立法决定草案,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受害者国家公祭日。
如果以全球视角审视中国拟确定和设立“两日”的立法举动,就会不难发现其蕴含与释放的重大世界意义,而不仅是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的应有国内启示,当然更非煽动旧有国恨家仇的民族主义象征。
概括地说,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恶*,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属于人类的浩劫,3000万人口伤亡、6000亿美元损失仅仅是冰冷的数字,造成30万人死难的南京大*也仅仅是日本法西斯极端残忍暴虐的典型案例之一。
企图否定和美化法西斯主义罪恶侵略历史,企图挑战与颠覆二战战后国际秩序,企图污蔑和攻击人类反法西斯胜利成果,企图漠视或泯灭中国人民抗战牺牲与贡献,——此类历史修正主义、历史翻案之风,都是绝不允许的,都是必被坚决反对的,也都是必然失败的。
在当今的日本,安倍晋三政权等右翼*甚嚣尘上,正在掀起拒不悔悟侵略战争的“历史问题圣战”,急欲删除战后和平宪法的和平条款,并大举扩充军备,企图以“日本复兴”的动人谎言迷惑世人,欲将日本带上军国主义复活的不归之路。
历史观绝不仅仅是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具体问题,而更是具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说,安倍政权领导和推动的日本右倾化行径是历史的倒退、时代的逆行、对公理的挑衅。因此,其也必然引起了周边有关国家和西方主流社会的强烈批判与坚决反对。
为二战历史确定国家纪念日和设立国家公祭日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二战后,相关国家每年都会定期在诸如波兰奥斯维辛*大*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等举行国家纪念与公祭活动。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在此前夕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与设立南京大*受害者国家公祭日是极其必要的、是非常正当的。
二战期间,有关国家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传统的不同,组建了空前团结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即将迎来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曾经的同盟国各方应该继续求同存异、保持团结,共护和平、共谋发展。
“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到未来”——这是永远保鲜的普世格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