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虫
抚仙湖虫(Fuxianhuia)是澄江生物群中特有的化石,是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属于真节肢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成虫体长10厘米,有31个体节,外骨骼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背、腹分节数目不一致,与泥盆纪直虾类化石类似,而直虾是现代昆虫的祖先,这间接表明了抚仙湖虫是昆虫的远祖。抚仙湖虫消化道充满泥沙,这表明它是食泥的动物。抚仙湖虫类是具特定形体构建的真节肢动物,仅生存于寒武纪早期的海洋,至今只发现于扬子地台的滇东地区。
中文学名:抚仙湖虫
拉丁学名:Fuxianhuia
界:动物界
门:真节肢动物
所属时代:寒武纪早期
1、简介
抚仙湖虫化石
抚仙湖虫(Fuxianhuia)是澄江生物群中特有的化石,是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属于真节肢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成虫体长10厘米,有31个体节,外骨骼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背、腹分节数目不一致,与泥盆纪直虾类化石类似,而直虾是现代昆虫的祖先,这间接表明了抚仙湖虫是昆虫的远祖。抚仙湖虫消化道充满泥沙,这表明它是食泥的动物。
抚仙湖虫类是具特定形体构建的真节肢动物,仅生存于寒武纪早期的海洋,至今只发现于扬子地台的滇东地区。
2、分布
抚仙湖虫化石分布广泛,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城东6公里帽天山附近。距昆明市56公里,距玉溪市87公里。帽天山化石带,呈带状蜿蜒分布,这条分布带长20公里,宽4.5公里,埋藏深度在50米以上。
3、重要性
抚仙湖虫复原图
抚仙湖虫是澄江生物群的代表生物之一,为寒武纪早期,埋藏在距今5.3亿年的澄江生物化石群。抚仙湖虫为再现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
4、保护条例
抚仙湖虫复原图
《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7年5月26日审议通过,7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表示,澄江化石地保护范围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保护范围总面积达7.32平方公里。其中,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宾馆、培训中心、疗养院等建筑物及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等。
据了解,澄江化石地位于玉溪市澄江县境内,因发现了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早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而闻名,是寒武纪时期生命记录的标志性遗产地,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条例》明确规定,澄江化石地的保护范围划分为两级保护区,保护范围总面积达7.3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一级保护区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面积为5.12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为遗产地以外的缓冲区,保护面积为2.2平方公里。《条例》还对保护区内的禁止行为进行了严格设定。
《条例》明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项目时,涉及保护范围内土地、矿藏、森林、野生动植物、水、旅游等资源的,应当征求澄江化石地管理机构意见。在保护区范围内发掘化石标本的单位,需征得澄江化石地管理机构同意并接受其监督。
《条例》明确了澄江化石地保护范围内禁止的行为。
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以下行为:
建设与保护、展示澄江化石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禁止损毁地层、地质剖面和构造;
以及在二级保护区禁止的所有行为。
如有违反将由澄江化石地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其中,损毁地层、地质剖面和构造的将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三项规定的将从重处罚。
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新建宾馆、培训中心、疗养院等建筑物;
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擅自发掘澄江化石;
挖沙、采石、取土、深掘土地等损害化石保护的活动;
新开垦土地、填埋自然沟谷。
其中,一旦在二级保护区内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擅自发掘澄江化石,将面临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单位和个人在保护范围内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澄江化石的,应当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澄江化石地管理机构或者当地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依照前款规定发现的澄江化石。
5、最新研究
近些年来,有关寒武纪蜕皮类群的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化石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极大关注。然而,五亿多年前的生物在死亡后经过微生物腐解、压实作用和矿物交替后仍然能够保存极为脆弱的脑子、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尤其在澄江化石库中二维保存的化石印痕中区分出这些三维结构更是让一些学者费解。
由西北大学刘建妮教授领衔的中德合作研究团队,对寒武纪节肢动物抚仙湖虫化石上发现的“脑子和神经系统”结构研究后,给出了不一样的埋藏学解释。他们认为:这些结构实际上是化石肠道细菌在腐解过程中所形成的微生物膜,其形态及位置多变,与现生节肢动物稳定的脑部结构完全不同;同时,肠道细菌在腐解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部形态结构,该结构与保存在化石的“脑子和神经系统”假象完全吻合。
抚仙湖虫化石
此外,现生生物腐解的实验结果表明,脑部是生物腐解过程中最先消失的结构之一。这些结合起来的证据,对于寒武纪节肢动物抚仙湖虫的内部结构给出了更为合理的埋藏学解释。2018年4月11日,《英国皇家学报:生物科学》(ProceedingsofRoyalSocietyB)在线将该研究成果内容以“微生物腐解分析挑战寒武纪节肢动物抚仙湖虫类可疑的内部器官解释”为题发表。
寒武纪抚仙湖虫类再现真节肢类祖先形态
来自云南大学的消息,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与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抚仙湖虫类综述快讯,最新在线发表在美国《细胞》子刊《当代生物学》上。
抚仙湖虫类尽管形态组构“奇异”,也未发现呈全球性分布,但它们被普遍认为是现生真节肢动物,如蛛形类、多足类、甲壳类和昆虫类的远亲。因此研究抚仙湖虫类,可为早期真节肢类研究提供至关重要信息。
此前,研究人员曾在昆明小石坝发现了3类保存精美的抚仙湖虫标本。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杨杰与剑桥大学哈维尔·埃尔南德斯博士根据这些发现,系统介绍了节肢类群的形体、组构特征、生活模式,肯定了尚无先例的内部解剖学构造,如实体保存的腹神经节,以及由特化腿肢基节组合形成的原始取食口器等。从分类学看,抚仙湖虫类处于系统发生的基础位置,可如实再现真节肢类的祖先形态。这些化石库为重塑寒武纪真节肢动物的躯体构建、起源、早期辐射分异与系统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关键证据。
在《当代生物学》期刊撰写的综述成果,正是研究人员近年来潜心学术所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的推进,他们曾于2013年在《自然》杂志、2016年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今年年初在《自然·通讯》发表过有关昆明小石坝“抚仙湖虫类”的系列论文。这些成果受到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关注和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