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柳州市柳南区

科普小知识 2022-06-27 14:02:45
...

柳南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09°21′-109°24′;北纬24°16′-24°21′之间。北临柳江,与柳北区和城中区隔江相望。柳江蜿蜒如带,沿柳南区北部从螃蟹岭南麓往东转折南至华丰湾,全长7.4公里。沿江有磨滩渡口、红庙码头、车渡码头和谷埠码头。东邻鱼峰区,东南依银仔山、老龙岩、牛仔山等峰林,其中境的鹅山西与郊区西鹅乡接壤,全区面积27.12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柳南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柳州市

下辖地区:柳南、柳石、南站、河西、鹅山、银山、潭西、南环

*驻地:潭中西路10号

电话区号:0772

邮政区码:545005

面积:181.8平方公里

人口:33万

车牌代码:桂B

行政代码:450204

1、行政区划

现辖太阳村镇13个村(居)委及柳南、柳石、南站、河西、鹅山、银山、潭西、南环8个办事处7个村51个社区。

2、历史沿革


柳州市柳南区

柳州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称潭中县,县治在驾鹤山下,隋开皇十一年(591)县废。置马平县(属于始安郡,开皇十二年(592),于马平县置象州,大业初州废,复为马平县唐武德四年(613)置昆州,旋改南昆州,贞观七年(633年)并柳岭县入龙城,并以龙城来属南昆州,八年(634)改南昆州为柳州“以州界柳岭为名”柳江南岸一直有人居住,至清初设立对河圩(今太平中街一带)和谷埠两处圩场。

今辖区内有何家村(今大同巷菜园一带)与云头岭二小村,其余地方多为荒野。

谷埠为柳江南岸谷物之主要集散市场,也是昔日柳南人口和财富比较集中之处。清时马平县除县城外,另分在厢、在乡两处,今辖区分属在厢和在乡的一部。民国2年在谷埠设团局,局设局长,团丁以维护地方治安秩序并兼理民事。当时柳南各处居民,都属谷埠团局管辖。民国20年(1931)马平县改名柳州县撤销团局,改设区、乡(镇)、村(街)、区辖乡镇。柳南一带属雍和区的屏山镇。

民国23年(1934)柳州县8个区合并为雍和、大同、六道、维新四个区。柳南仍属雍和区屏山镇。

民国24年(1935)撤销区一级,柳南辖区仍属屏山镇。

民国26年(1937)柳州县改为柳江县,将原有4个镇并为3个镇,即柳东、柳西和屏山镇。今柳南地区仍属屏山镇。

解放后柳州改市,1950年市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4个区,区设人民*。今柳南辖区属第三区*管辖。

1953年,第三区合并为柳州市第二区,柳南辖区属第二区。

1955年撤销区,柳南区分属第十、十一、十二街道办事处。

1958年撤销街道办事处,归属于鱼峰区公所管辖的南站、柳南、柳石公社分管。1960年撤销区公所,分属关系未变。

1961年恢复区公所至1969年改为革命委员会,柳南辖区一直分属于南站、柳南、柳石3个公社。

1972年鱼峰区与城中区合并为城区,柳南辖区分属未变。

1979年撤销城区,将南站、柳南两个公社的全部和柳石公社的大部分合并,组成柳州市柳南区人民*。

3、气候概括


柳州市柳南区

柳州属南亚热带北缘气候,平均气温为20.5℃。进入三伏后,日平均气温在24—27℃之间,7月最高平均气温为28.8℃,每年气温超过35℃的天气,约有20天。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3年曾达到39.2℃。又由于地处大陆冷高压南缘,受蒙古西部冷气团南下的影响,冬季日平气温可下降到5℃以下,最低温度降到一度左右时,出现霜冻、冰冻和连续阴雨天气。

4、交通优势

辖区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柳州火车站、火车货运东站、广西最大的火车货运编组站以及柳州汽车总站、汽车南站分别坐落在辖区内。市区内主要道路与南柳、桂柳、宜柳、环城高速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水路可与港澳直航,航空方面与白莲机场相距约5公里。

5、经济概况


柳州市柳南区

2008年,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91亿元,同比增长49.7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0亿元,同比增长45.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3亿元,同比增长28.67%。财政收入完成12.18亿元,同比增长34%。主要经济指标居柳州市城区第一。

工业:辖区内有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微型汽车领军企业柳州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鱼峰水泥集团等大型企业,广西7个千亿元产业有2个龙头企业在柳南辖区。柳南区围绕主机厂全力打造的柳州市河西工业区,规划面积760公顷,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74家,其中亿元企业12家,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零部件和其它加工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是柳州市三大主机厂的主要配套基地之一,成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200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03.30亿元,同比增长89.53%,率先成为广西同类城区中第一个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城区,迈入"工业强区"行列。

商贸:柳南区是"桂中商埠"的发源地,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近年精心培育,辖区内市场云集,有各类专业市场80多个,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大市场15个;其中,飞鹅商圈商业总面积55.85万平方米,有大型商贸企业10多家,年交易额近30亿元;柳邕农贸市场占地约180亩,是广西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投资2.5亿元的广西汽车贸易园,有20多家4S汽车店入驻,是广西首家大规模聚集汽车品牌4S店的汽车市场和提供购车、办证、缴费、检车等一条龙服务的汽车贸易园区;声福五金机电城为广西最大的五金机电城。物流企业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有物流企业及个体零担货运近200家;专业物流园4个,占全市总数的75%。柳南区已形成了飞鹅新商业中心、汽车贸易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柳邕生活资料集散中心"四大中心",市场辐射广阔,集散功能强大,构建了大商贸、大流通的商贸新格局,成为柳州市商贸大区,荣获"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系统先进单位"、"广西'百企入桂'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三产营销总额达到303.56亿元,继续居柳州市县区第一。

农业:韭黄、蘑菇、百香果等久负盛名;以发展水果为龙头而带动的农业观光游在健康发展,乐毅山庄、新圩风景、文笔山、门头响水已成为柳州新的农业观光景点。

6、社会事业


柳州市柳南区

柳南区东邻相传为刘三姐升仙的鱼峰山;南有大龙潭自然风景区、帽合公园和动物园;西有传奇色彩梦幻飞瀑的大鹅山和柳州八大景之一、标志柳州文运昌盛的文笔山。柳江沿柳南北上,两岸秀丽的风景与清澈的江水交相辉映。辖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与柳宗元齐名、被称为"唐二贤"的唐代左谏议大夫刘贲(bēn)之墓、刘家大院及已故越南*胡志明在柳故居。有中小学校56所,教师4837人(其中退休教师1381人),学生5362人,是柳州市的"教育大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全国文明单位3个、自治区文明单位37个,2个村荣获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6个社区被评为"柳州市十大品牌社区"。全区建有社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社区图书室、文化娱乐室等150个,公共文化设施使用面积达15700平方米,打造了"欢乐柳江南"、"魅力柳南"等一批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

全区54个社区办公用房均达到柳州市规定标准,其中有49个达100平方米以上,4个达1000平方米以上。今年我区被推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之一,2个街道、2个社区被推荐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是全广西获提名最多的城区。富丽嘉园社区被评为自治区星级社区,金绿洲小区被评为全国"绿色环保小区"。建立了"城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率先在城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在街道(镇)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9个,社区(村)"一站式服务平台"48个,实现服务"宽带网"覆盖全社区,零距离服务群众。不断完善社会就业、劳动保障和救助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三年来,全区累计发放低保金、救助金2930万元。有区、镇卫生院2所,村级卫生室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为居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快速便捷的卫生医疗服务。

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得到了*综治委、自治区、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板粟园社区调委会被评为"全国规范化调委会"。构筑立体防范网络,加强人防,组建了柳南区巡逻防范支队,组建各种义务巡逻队伍150支3000余人,形成警民联防的无缝防范网络;实施"技防",建设"天网工程",形成"空中防护网"。率先在柳州市设立综治工作经费,进行"打防控"一体化体系建设,镇、街道、村、社区创建平安活动达标率100%。"平安回家"工程引起了*文明委等上级部门的关注。辖区发案率持续下降,柳南区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县区"。

7、荣誉称号


柳州市柳南区

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自治区城市低保工作先进城区"、"广西民政基层窗口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自治区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先进单位"、"柳州市文明城区"等荣誉称号。

8、地方特产


柳州市柳南区

柳州酸菜:南宁有句俗话称“行人难过酸野摊”,即将“酸野”描述得维妙维俏。制作是采用当地物产木瓜、萝卜、黄瓜、莲藕、椰菜、菠萝等时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腌制而成。吃起来酸、甜、香、辣味味俱到,脆爽可口,生津开胃。酸野属于泡菜的一种,是广西特色的风味小吃。

柳州鸭下巴:是柳州人平时桌上的一道佳肴。最为传统的美食,鸭下巴之所以还能成为一道主菜,可见其魅力极大。

椰蓉球:是柳州有名的街头小吃之一,其清甜可口,老少皆宜,深受大家喜爱。

蒸炒香酸鱼:酸鱼的腌制工艺,是选新鲜的草鱼或鲤鱼,洗净后剖开鱼腹去除内脏,整条整条地置入干净的大水缸或大木盆里,撒上食盐腌三到四天,使盐味慢慢渗入鱼体。再一层层地放置入大木桶内,每放一层鱼,就抹上一层糯米饭或甜酒糟,再撒些许炒黄豆粉,有的还要放置适量的辣椒粉。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把木桶装满,最后在表面泼上度数较高的白酒,盖上毛桐树阔叶,再用几块重磅石头将其压紧,使空气隔绝。经过一年的腌制,才取出食用。这时,鱼肉色泽红润,香气袭人,酸咸可口。

龙城狗肉:狗肉以往上不了正席,近几年却越来越流行了。论及狗肉的地方品牌,在北方属延边狗肉,而南方则数柳州的柳提。中山路有着长达一公里的狗肉火锅街,特别是到了夏天,柳堤的柳江河上便形成了水上狗肉一条街的壮观场面。瑞柳州最大最红的狗肉大排档要数王记火锅城了,它能容纳800多人,外籍足球教练车范根曾专程到此饱吃狗肉;*电视台也到这里摄制过专题片。

柳州香菇:香菇主要盛产于柳州三江、融水、金秀等地,其中产量居多的为融水,香菇年产量高达35000斤。金秀的“瑶山香菇”,融水的三防、中寨一带的“怀宝香菇”久负盛名,是传统名产。香菇是森林的林下产品,多利用高山密林放植菌木,让其自然生长。近几年逐步发展温室培养。香菇不仅味美,而且具有降低血压、防止胆固醇增多的功能,畅销区内外,供不应求。

9、旅游景点


柳州市柳南区

门头响水河渡假山庄:门头响水河渡假山庄位于柳州市南面沿南环公路旁及大桥、洛维园艺场境内。经过柳南区门头、帽合两村。境内河长约5公里。响水河水源丰富、水质清澈,即使在2003至2004年大旱之年,仍然偏偏流水,没有断流。门头响水河度假山庄设在门头村水车屯的响水河边,其西面上游为芙蓉山庄,东面下游为七彩山庄,北边有80亩耕地,其中枣园25亩,南边有500亩耕地,与芙蓉山庄、七彩山庄等旅游渡假胜地连成一片,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

水浪屯曾家祠堂:乡文笔村水浪屯曾家祠堂,由村民集资5万多元修建。琉璃瓦盖的大门,顶上二边各安二条琉璃龙,内有天井祠堂、有雕花供台,工艺精美,十多张漆成红色的条凳,供村民集合用。现作为水浪艺术团排练场所和文化活动场所。

鹅山公园:位于柳州市西侧,紧邻柳州火车站。鹅山,为柳州市区第一高峰,是柳州名胜之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五言诗《登柳州峨山》传世,并记入游记中。古人曾以“鹅山柳水”来概括柳州的山光水色。鹅山因山体概貌独特、险峻而充满着神秘的色彩。鹅山公园定名为柳州市“鹅山青少年公园”,是广大青少年寻幽探奇、游乐的理想之地。园内主要景点有鹅之门、索道缆车、鹅山笑佛、柳侯读书洞、风雨亭、猴面石、山顶观景台、鲤鱼跳龙门、犀牛望月、闻笛亭、冠亭、射击场、综合大世界游乐场等。

长龙村:位于著名的文笔山岳下、文山路旁,与柳工为邻。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2100多人。主要以种植蘑菇、蔬菜为主,其中蘑菇的产量占柳州市约50%左右的份额。盛产葡萄、山楂、无花果等水果,种植面积达600多亩。全村鱼塘水库水面面积近600亩,其中,拉达水库水面面积300多亩,库容约300万立方米,是市民垂钓的好去处。辖区林木覆盖面积达7000多亩,常年郁郁葱葱,原始森林、原始植物比比皆是。2008年长龙村被评为柳州市第三届"十大美丽乡村"。

“笔峰耸翠”文笔山:柳州市古八景之一,文笔山,古称"笔峰耸翠",位于西鹅乡南蛇岗山脉南端。山高海拔419米,为柳州市区最高峰。山峰上尖下圆,像毛笔尖。清代《马平县志》描述文笔山为"山势卓立,直上如笔。"文笔山半有石壁。久雨初晴,流水绕石而下,日光映照,远眺有如双鹅飞舞,称"双鹅抱蛋"。

新圩村:走进新圩村,远远就可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迎接我们的是村里的滚水坝。过去,这里只是一条小河,沿新圩村的水磨屯、新圩屯流入柳江。小河水源充足、常年不断。1960年,当时的新圩储木场筹建发电站,在新圩铁桥下游筑坝引水至水磨屯供发电,于1961年建成水坝。建成的水坝坝面长约50米,整个坝高约20米,水深10多米,蓄水面积近2万平方米。大坝共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主坝。第二级为护堤,高约2米,主坝与护堤落差约7米。第三级为副坝,呈弧形,高约10米。护堤与副坝之间形成一面积约800平方米小潭,水深约2米。


柳州市柳南区

刘家大院:位于柳州市西鹅乡竹鹅村西南1.5公里的凉水屯,它是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年)奉政大夫刘华琼所建,为砖木结构建筑。人字顶,盖灰小瓦,坐西北朝东南,面积约1400多平方米,是客家人住屋。屋前开3门,正门两侧各有1侧门,侧门各又连接两座东西向的侧屋。房间32间,9厅6井,游廊蜿蜒。沿中轴线由东南至西北依次为上、中、下厅,厅侧左右为厢房。在屋后两角有砖瓦结构的3层雕楼。墙体均用石灰、河沙掺糖油混合成,厚30~32厘米,甚为坚实,地面铺青砖。上、中、下厅及正门原有木匾等题字。门外两侧及中、下厅中间部位有16根圆形直径约35厘米的木柱作支撑。中、下厅柱之间的屏风板以木格花窗装饰,雕花精美。中厅前檐呈券拱形,天井檐板亦饰精美雕花。是柳州市保存较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1996年公布为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刘蕡墓:位于柳州市郊西鹅乡山头村龙兴屯田野中。刘蕡于唐开成至会昌年间(836~846年)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民间传说他下乡视农时,在田间坠马而死,葬于此处。唐天复二年(902年),刘蕡被追赠为左谏议大夫。墓碑题为"唐谏议大夫贤良刘公墓",地方人士称贤良坟。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广西布政司右参政黄埙曾加修整,并在四周建有墙垣。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右江道王锦主持重修,增设石牌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柳州知府杨道霖等捐资维护。当时清明时节,地方官民多往祭祀,附近学子入学时,也有前往墓地瞻拜的习惯。现墓为砖砌结构,高2米,占地面积9.42平方米,原牌坊部分石料及题刻保存完好。1996年公布为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