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秀峰区
秀峰区地处桂林市市区中西部,是桂林市文化、商贸、旅游、金融、娱乐、购物、休闲中心区,因区内有号称“南天一柱”的著名山峰“独秀峰”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就是公元790年桂林地方官王正功在鹿鸣宴上第一次提出并刻于独秀峰石壁上,从此,桂林山水名扬天下。秀峰区总面积为53.5平方公里,辖三个街道办事处(秀峰、丽君、甲山),人口20万余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40人。
中文名称:秀峰区
外文名称:Xufeng
*驻地:西凤路2号
地理位置:广西东北
面积:53.5平方公里
人口:10.91万(2012年)
方言:西南官话桂柳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芦笛岩、独秀峰、西山、隐山
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
火车站:桂林站
车牌代码:桂C
电话区号:0773
邮政区码:541001
1、简介
秀峰区
2、建置沿革
今秀峰区辖地,秦属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始属零陵郡始安县。东汉属始安侯国。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复属始安县。南朝天监六年(507年),属桂州。隋初,仍属始安郡始安县。开皇十年(590年),属桂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607年),复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桂州总管府。唐至德二年(757年)始,经梁、后唐、楚、南汉、宋、元、明、清,均为临桂县地,属静江府、静江路、桂林府。从先秦、汉、三国,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民国元年(1912年3月1日前),今秀峰辖区为始安郡、始安县、桂州、临桂县、广南西路、静江府、静江路、广西行中书省、广西三司(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广西行省治所驻地。
民国元年(1912年)3月1日,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2年(1913年)6月,始属桂林县。民国29年(1940年)1月1日,属桂林市。同年(1940年)3月9日,桂林市确定八桂、白龙、培风、义南、东江、凤北6镇为城区,太沙、柘木、东附廓、三合、北附廓、西南附廓6乡为郊区,辖地为八桂镇和白龙镇、西南附廓乡分辖。至民国31年(1942年)8月,八桂镇辖太平、崇德、学院、厚富、百梓、府后、府前和十字街;白龙镇辖依仁、正阳、水东、盐行、王辅、东腰、定桂和榕城街;西南附廓乡辖兆祥村、周莲村(应为同莲村)、三仁村、四义村、守礼村、联合村、崇信村、敦睦村、致和村、西河村、丽君村。
民国31年(1942年)年底,桂林市区改编为9个行政区,八桂、白龙镇合并为八桂区,辖16条街,西南附廓乡为西南附廓区,辖11个村。为广西省*、桂林市*治所驻地。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12月18日,城区划分为八桂、凤北、培义、东江4个区,郊区划为东郊、西郊、南郊、北郊4个区。1950年4月,在原八桂区境成立八桂区,设区公所。辖水东、百梓、太平、十字、厚富、榕城、东腰、定桂、依仁、王埔、盐街、正阳、学院、崇德、府前、府后、丽君17个行政街。10月1日,八桂区改称第一区。1951年4月,第一区辖水东、百梓、太平、榕城、东腰、定桂、依仁、王埔、盐街、正阳、学院、崇德、府前、府后、丽君、八桂、福棠、乐群、翊武共19个行政街,占全市行政街的31.15%。
1954年6月,第三区撤销,其辖区并入第一区;次年11月,撤销第一区,分设榕城、白龙、百梓3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11月,分属榕城、白龙、百梓3个人民公社(街道办事处);1960年3月至1961年6月,3个人民公社并为榕城人民公社(区公所),后又恢复3个人民公社。1966年9月15日,榕城、白龙、百梓3个人民公社分别更名为向阳、红旗、红星人民公社。1979年4月13日,撤人民公社设立秀峰区(县级)。秀峰区人民*驻榕荫路2号,下辖18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993年区人民*驻地迁至西凤路1号。
1996年12月18日,自治区*下发《关于调整桂林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桂林市郊区更名为雁山区,扩大秀峰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甲山乡划归秀峰区管辖。秀峰区人民*驻西凤路1号。甲山乡辖7个建制村,37个自然村。次年,秀峰区下设秀峰、丽君两个街道办事处。2005年桂林市再次调整行政区划,撤销甲山乡改设街道办事处,仍以“甲山”命名。以原甲山乡行政区域为该街道办事处区域。
3、行政区划分
秀峰区
秀峰街道辖7个社区:东华社区、解东社区、中心广场社区、榕湖社区、百梓社区、解西社区、乐群社区。街道办事处驻百梓社区三多路棠梓巷5号。
丽君街道辖8个社区:九岗岭社区、骝马山社区、丽君社区、甲山社区、丽狮社区、篦子园社区、桃花江社区、中隐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丽狮社区西山路3号。
甲山街道辖5个社区:长海社区、红头岭社区、福利路社区、琴潭社区、世纪花园社区;7个村委会:矮山塘村委会、新立村委会、桥头村委会、甲山村委会、唐家村委会、东莲村委会、官桥村委会街道办事处驻丽君街道甲山社区飞凤路66号。
4、地理位置
位置面积
秀峰区位于桂林市城区中西部,地处北纬25°14′01″~25°20′37″、东经110°13′03″~110°18′03″之间。区域东西宽6.5千米,南北长13.5千米。北面、东北面与叠彩区和灵川县交界;东面与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交界;南面与象山区、临桂县交界;西面与临桂县、灵川县交界。行政区域总面积53.5平方千米,占桂林市市区总面积的9.47%。
地形地貌
秀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碳酸岩溶为主,有丘陵、低山、盆地、平原等多种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的马鞍山、西面的侯山、南面的金山环合而成岩溶地貌;东部和中部,属平原地貌区,地面平坦,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大致由北而南逐步降低。
秀峰区地貌类型一般可分为全岩溶地貌、半岩溶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5、气候状况
秀峰区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550小时以上,平均温度19°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6、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桂林市*部门人口统计报表显示,2012年年末,秀峰区户籍总户数36642户;常住户籍人口10.91万人,其中男性5.29万人,女性5.62万人。总人口中,按年龄构成分,18~18岁以下1.56万人,35岁2.52万人,60岁35~60岁4.72万人,以上2.11万人。
民族
辖区内现有少数民族人口5400人、其中有流动人口329人。主要有:壮族居民2242多人,回族居民1182多人,瑶族居民1011多人,侗族居民270多人,苗族居民205多人,满族、仫佬族、蒙古族、彝族、朝鲜族、土家族、毛难族、水族等其它少数民族居民近500多人。辖区5400多人少数民族居*要分布在秀峰、丽君和甲山三个街道办事处。其中,秀峰街道办事处有少数民族1568人;丽君街道办事处有少数民族2446人;甲山街道办事处有少数民族1386人。
7、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秀峰区有植物资源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植被以马尾松为主,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
矿产资源
秀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等。
水资源
秀峰区境内河流密布,主要以漓江及其支流为主。
8、经济状况
秀峰区
农业生产彰显特色
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传统农业逐步趋向旅游化、生态化、产业化。特色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果,和记低碳循环经济农业综合示范园基本建成,新建清洁田园示范基地1个,新增种植大棚20个,绿化村屯3个。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2013年全年兑付种粮农民综合直补资金41万元,夏家村、官桥村“普惠制”新农村建设和筌塘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水南村、官桥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3.4%;农业增加值1.0亿元,同比增长3.3%。
工业发展焕发生机
2013年,受“退二进三”、用地限制、市场需求下降等客观条件影响,工业发展仍是秀峰区瓶颈。面对困难局面,秀峰区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制定完善了多项企业帮扶及奖励政策,共拨付企业扶持和奖励资金689万元。开展了“企业沙龙”信息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为区工业发展储备了强大后劲。其中,全区两家企业成功改制,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销售收入实现2.80亿元,同比增长7.22%;上缴税金15534万元,同比增长252.72%。桂林市乳胶厂被华润医药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收购,销售收入实现2.87亿元,同比增长8.56%;上缴税金1736万元,同比增长71.88%。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信息化应用企业,“金顺昌”等4个注册商标被认定为广西著名商标。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区考核,秀峰区被评为桂林市科技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全年申报发明专利148件,完成目标任务的172.09%,有两件发明专利分别获得第二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金、银奖。桂林力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自主研发软件8项,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产业巩固提升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更加巩固,七大行业中批发零售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均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五城区第二。其中,商贸服务业龙头企业桂林微笑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全年销售总额16.42亿元,同比增长5.91%,上缴税金6743万元,同比增长48.82%;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销售有限公司全年销售总额3.64亿元,同比增长21.52%,上缴税金1077万元,同比增长47.89%;交通运输企业上缴税金3468万元,同比增长22.54%,均创历史新高。“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扎实推进,全年新培育限上贸易企业5家、重点服务业企业8家,新发展微型企业97家,扶持微型企业141家,发放微型企业补助金410万元,工作成效位于五城区前列。
旅游产业初具雏形
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旅游业向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发展。2013年,鲁家村“印象西游”等一批新增景点相继建成,产业发展渐成规模,广西旅游发展大会与会人员到鲁家村现场参观,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日平均接待量达近2000多人次,鲁家村被评为广西首批特色旅游名村和广西首批五星级乡村旅游区。芦笛桃花湾水系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桂林市内首条健身休闲步道建成使用,“芦笛三村”②风貌改造、桃花江社会福利养老院和桃花湾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顺利推进,《桂林芦笛桃花湾生态旅游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组织编制,盐街项目、夜王城、西山景区等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将进一步为桂林休闲旅游拓展空间。
9、社会事业
教育现代化先导区创建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新建项目在全市率先启动,“名师工程”教师培训项目、“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桂林市示范性图书室”验收通过率在全市率先达到100%,荣获自治区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优秀等级。
卫生事业成绩突出,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督查得分居五城区第一,秀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2013年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各项卫生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辖区新农合参合率达99.83%,位居自治区各县区前列。人口与计生工作成效明显,诚信计生工作全面拓展,计生信息化建设在自治区名列前茅,6个“幸福家园”村级服务平台全部建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7‰,连续五年荣获“广西人口计生工作模范县区”荣誉称号。
文化建设彰显特色,“三月三”民族歌圩节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正阳欢乐谷·周末看台”、“舞甲天下”全国街舞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亮点纷呈,“桃花湾周末戏台”等新的文化品牌相继推出,区文体局荣立自治区文化系统集体二等功。与此同时,土地卫片执法、保障性住房建设、统计、编制、双拥、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防震减灾、民族宗教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的进步。
10、民生保障
2013年,秀峰区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桂林市救助管理站秀峰分站正式挂牌运行,城乡低保金等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了应保尽保。居家养老服务日趋完善,率先开展桂林“12349”公益公共服务热线进社区活动,完成4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增至18个,居家养老覆盖面达90%以上,位居全市前列,秀峰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任务全面完成,城镇居民医保和失业保险任务超额完成。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巩固就业实名制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失业动态跟踪服务制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区人社局荣立自治区人社系统集体二等功。市、区两级共3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秀峰区被评为2013年桂林市为民办实事优秀县区。
11、风景旅游
辖区风景名胜星罗棋布,集中了桂林市作为“国际旅游明珠”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标志性景点。有如诗如画的漓江、桃花江蜿蜒穿流,有驰名中外、享有“大自然迷宫”之称的著名风景区芦笛、独秀峰、西山、隐山、甲山千年荷塘等自然景观与宋代古南门、明代藩王府第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夜游两江四湖更可谓国内夜间旅游景点的顶尖*。
靖江王城
靖江王城
芦笛景区
芦笛景区
独秀峰
独秀峰
伏波山
伏波山
木龙湖
木龙湖
12、特色小吃
尼姑面
尼姑面
桂林酥糖
酥香细腻,香气扑鼻,具有长征的芝麻香及麦芽糖的特殊风味,植物性脂肪丰富,营养价值高,胆固醇含量低。
桂花酒
桂花酒酿造历史悠久,现有桂林牌和吴刚牌两种。桂林牌桂花酒由桂林酿酒总厂生产,属花、果配制甜型低酒度露酒。以本地桂花、山葡萄为原料,经浸泡、蒸馏、调整、陈酿、过滤而成,酒度15°~20°。色泽浅黄,桂花清香突出,并带有山葡萄的特有醇香,酸甜适口,醇厚柔和,余香长久。常饮可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气。1984年和1989年分别被评为广西优质酒和优质食品。吴刚牌桂花酒由桂林市临桂桂花酒厂生产,以优质大米和鲜桂花为原料,采用双蒸复酿工艺精制而成。酒质清澈透亮,口感醇和爽净,既有三花酒的特色,又有桂花的芳香,回味悠长,酒度有38°和50°两种。
马肉米粉
马肉米粉
桂林碗糕
碗糕、水糕又名“梆梆糕”,用漓江水浸泡粘米,磨成半液体状(粘米以全州和漓江两岸出产的粘稻米为好),加蔗糖后盛于浅黄色小粗碗中蒸制而成,以加水的多少而成为碗糕与水糕。碗糕稍干,吃时清甜松口;水糕较稀,吃时甜滑易咽。两者的爽口、清香,还得之于漓江之水和“吃”漓江水长成的桂林粘米。碗糕是以小碗为模具,装原料蒸制而成。颜色鹅黄,口感暄、松、绵、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老人、儿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