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徐村司马迁祭祀

科普小知识2022-06-19 14:29:40
...

徐村司马迁祭祀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由陕西韩城徐村司马迁后裔特有的祭祀活动,它的产生、发展与中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务院公布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韩城市“徐村司马迁祭祀”作为祭祖习俗进入名录。

1、历史来源

韩城是中华史圣司马迁故里,司马迁后裔居住的徐村地处偏僻的西部山区。相传,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被削职后而入狱。先判死刑,后改判宫刑(阉割)。消息传出后,司马家族怕株连九族,决定改姓和迁居。长门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逃往荒无人烟的巍山老牛坡下,村名定为“续村”,表示“高门之续”。后又担心被官家识破,取同音字为“徐村”。“徐”、“续”同音,又有“余村双人”寓意,暗中指司马迁有两个儿子:即长门司马临,次子司马观,说明司马氏家族后继有人。徐村的司马后裔不姓司马,而姓冯、同。两姓族人一直有着“冯同一家”、“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规矩。清明祭祀,两姓同进一家祠堂,供奉一个祖先,供司马迁为司马爷。如今的“汉太史遗祠”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千年古村徐村之中,祠外山门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新建碑楼并围墙记》,阐述了同、冯世传司马、避乱居嵩阳改姓后返归故里徙居徐村和“同冯不分,冯同不婚”的故事。


徐村司马迁祭祀

2、内容介绍

在每年清明前夕的午夜时分,徐村冯、同两姓族人由长者率领,着礼服,抬香案供品,在真骨墓旁敬神祭祖。戏台上鼓乐齐鸣,戏台下烧香叩拜,唱戏祭祖同时进行。黎明时分,戏台上突然油灯全灭,鼓乐全停,演员不卸装,乐人携乐器从台上跑下,早有准备的村民立即拆舞台、抬香案,跟在演员后面,向九郎庙狂奔,履失不能找,冠掉不能拾。而在正台——九郎庙戏台上的乐人早有准备,见演员跑进,立即鼓乐奏鸣,大戏又接着开演。其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是相当惊人的。据徐村人讲,徐村有五个唱社,同姓四家,冯姓一家,每年轮两个唱社唱对台。唱对台戏的时候,东台和西台互相窥视,又有“东起西落”之说。东台开戏总在头,

东边一开戏,西台马上就开唱,而向九郎庙跑的时候,东台却要紧盯西台,只要西台有“落”的趋势,东台马上做好“跑”的准备,而西台尽可能的掩饰以免被发觉。在九郎庙上双方仍是互相窥视,对台戏的胜负无专人评定。因为唱戏的目的只在于纪念先祖司马迁。而这种以戏台的变动转移而形成的跑台子戏,就成为了徐村人特有的祭祖方式。

第二天是正清明,徐村人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同去司马迁祠墓祭拜,吃沾福馍,头上插迎春花。村中巷道口搭建了柏枝牌楼,红绸横额上写着歌颂先祖的联句。村巷道中家家彩灯高悬,入夜则通明如昼。各家门口贴着红纸对联,门楣上悬着红纱灯。亲戚朋友纷至沓来,商贾小贩摆摊叫卖,徐村的巷道中处处是欢声笑语。正所谓:别村清明泪涟涟,徐村清明胜过年。


徐村司马迁祭祀

3、主要特征

1、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它只存在于司马后裔居住的村落——徐村。

2、源于历史人物的依附性,与史圣司马迁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3、祭祖形式、内容、对象具有其独特性、唯一性。冯、同两姓千百年来,共进一个祠堂,共奉一个祖宗,此种祭祖习俗在中国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4、具有极强的戏剧性。情感由最初祭祖时的悲伤转为喜悦,发展到每年清明节时热闹欢喜的气氛,正所谓:别村清明泪涟涟,徐村清明胜过年。

5、表象与实质的非统一性。冯、同两姓人家,祭祖唱戏,明是在法王庙唱戏迎神,实为悼念祖先司马迁而唱。

6、表演地点、人员的瞬间移动性。演员从村西的法王庙快速奔至村东的九郎庙,登台续演。

7、举办时间的固定性。唱戏的开始时间定在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晚上,持续三天,而跑的时间则在清明节的黎明时分。

8、参加表演的唱社之间存在着比试性,两方互相窥视,随时作出反应。

4、民俗价值

民俗专家认为,徐村司马迁祭祀经千年的传承发展,形成祭祀先祖的奇特习俗,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