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史伯

科普小知识2022-05-27 14:14:17
...

史伯,西周末期人。思想家。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

中文名:史伯

职业:思想家

时代:西周末期

个人思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1、人物简介

西周末期人。中国西周末期思想家,生卒年不可考。此人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西周太史,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老子、孔子之前二百多年,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此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著中无不提及。但是,评价尚嫌不足。

史伯像

2、个人思想

他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它是百物构成的法则;“同”是指无差别性的单一事物,如不与另一事物相“和”,就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来,“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指出西周行将灭亡,原因是周王“去和而取同”,即去以直言进谏的正人而信与自己苟同的小人。史伯第一次区别了“和”与“同”(见和与同)的概念。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没有生气了。史伯的这个思想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因素。

3、指明出路

事件起因

周幽王当政,王朝衰败,有识之士无不考虑退路,郑伯即是其一。郑伯名友,周宣王庶弟(即周幽王之叔),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爵位伯,称郑伯友;谥号桓,为后来的郑国开国之君,称郑桓公。周幽王命郑伯友为王朝司徒,主管教化。郑伯友考虑自己家庭和郑地子民的安全,想作大规模的搬迁,而找史伯商量,讨教办法。史伯长篇大论,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为郑伯友指明了落脚之地。

史籍记载

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会阝为大,虢叔恃势,会阝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役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乌阝、弊、补、舟、依、<黑柔>、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公曰:“南方不可乎?”对曰:“夫荆子熊严生子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季紃是立,薳氏将起之,祸又不克。是天启之心也。又甚聪明和协,盖其先王。臣闻之,天之所启,十世不替。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逼也。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云姓邬、郐、路、逼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後。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姜、嬴、荆、芈,实与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礼於神以佐尧者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兴者,周衰其将至矣。”

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对曰:“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唯谢、郏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若更君而周训之,是易取也,且可长用也。”

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亥极。故王者居九亥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专刂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专刂同也;弃聘后而立内妾,好穷固也;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不建立卿士,而妖试幸措,行暗昧也。是物也,不可以久。且宣王之时有童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鬻是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此人也,收以奔褒。天之命此久矣,其又何可为乎?《训语》有之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乃布币焉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传郊之。’及殷、周,莫之发也。及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妇人不帏而噪之,化为玄鼋,以入于王府。府之童妾未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时而生。不夫而育,故惧而弃之。为弧服者方戮在路,夫妇哀其夜号也,而取之以逸,逃于褒。褒人褒句有狱,而以为入于王,王遂置之,而嬖是女也,使至于为后而生伯服。天之生此久用处,其为毒也大矣,将使候淫德而加之焉。毒之酋腊者,其杀也滋速。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其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王师若在,其救之亦必然矣。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君若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

公曰:“若周衰,诸姬其孰兴?”对曰:“臣闻之,武实昭文之功,文之祚尽,武其嗣乎!武王之子,应、韩不在,其在晋乎!距险而邻于小,若加之以德,可以大启。”公曰:“姜、嬴其孰兴?”对曰:“夫国大而有德者近兴,秦仲、齐侯,姜、嬴之隽也,且大,其将兴乎?”公说,乃东寄帑与贿,虢、会阝受之,十邑皆有寄地。

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伯,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

4、言论记载

史伯的言论见于《国语》,主要是《周语上·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两篇文字。《史记·周本纪》《史记·郑世家》亦有所载,显然是参考《国语》而记。文献资料简略,是后人对史伯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

史伯

5、尽知天下第一人

史伯指出,“戎、狄必昌,不可逼也”。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戎、狄一定强盛起来,不能靠近他们。

郑伯友对南方抱有幻想,而史伯告诉他:季纟川(《史记》作徇)为楚君,合于民臣之心,功德超过他的先王,十代也废不了。“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逼也。”不可以靠近他们。接着,史伯纵论虞、夏、商、周的历史发展,说明祝融(黄帝之后,楚人之祖)后代八个姓的演变,再次强调只有芈姓的荆国(长江中游大片地区)会兴盛。

如此,只有东方可以考虑,但也要作具体分析。史伯指出,以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南北各有九国,西东各有八国,这三十四个国家不是周王次子、庶子以及母弟甥舅一类的亲戚,就是蛮、荆、戎、狄之人,“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中,只有一块地方,“唯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黄河、济水、洛水、颍水之间,都是子爵男爵的小国,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南)稍大一些。史伯告诉郑伯友,把子民、财物寄放到那里,他们不敢不答应;即便他们将来背叛,只要说是奉天子之命去讨伐,没有不成功的。

郑伯友本人虽然死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国难,但郑地人民东迁虢和郐之地,而保存下来,后定都新郑(当下河南新郑)。

除了荆国之外,郑伯友曾问史伯还有哪一些国家会兴盛,史伯回答说是晋和秦、齐三国。后来形势发展正如史伯所预言,这四国成为春秋五霸中四霸。

十分明显地史伯不仅熟悉西周各种典籍,而且对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荀子·儒效》)及后代各王所封诸侯国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史伯是西周末年尽知天下事第一人,很可能是唯一一人。

6、阴阳五行的观念

阴阳和五行的观念产生得很早、大概商代甚至更早已有。当下看到的文字材料大多是战国及秦汉之际成书的,如《左传》、《易传》、《老子》及《黄帝内经》等。

古人在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实践中,观察到自然的阴与阳,以及水和火、木、金、土五种现象或五种材料。慢慢地,衍生出两类相反相成、五类杂合相济的类名。这说明人们在原始宗教笼罩中已经萌生二元对立、多元统一的观念,显露原始的唯物思想与辩证思想苗头。从西周开始逐步开始对阴阳和五行的自觉归纳和理性阐述,而史伯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七八〇年),泾水和渭水、洛水(与河南洛水同名)流域发生大地震。史伯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当下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烝、升。镇阴、被阴镇住。史伯指出,天地有阴阳二气,要有序和调合;而秩序就被打乱,阴气压迫阳气,使的阳气伏在下面不能上来,才发生地震。我们不能要求史伯以今天科学解释地震,他在“上帝”即神还是主流观念时代,以阴阳来说明,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今人论述古代阴阳思想,无不首先引用史伯这一段话加以说明。

史伯之后,阴阳观念有进一步发展。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明确阴阳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如《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明确阴阳交替乃宇宙根本规律。

郑伯友向史伯讨教逃难之策,大约是在三川竭、岐山崩之后七年。史伯在议论王朝之弊时说一大段哲理性极强的话,简要节录如下:“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和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还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史伯认为,世间百物是由土和金、木、水、火五行相杂而成。这显然是与神创论相对立地唯物思想。而且不难体味五行在史伯那里已不仅仅是五种具体资料,它们已是五种具有事物根本性质元素。

关于史伯阴阳五行思想,文字材料很少,但能看出,他已超越古人最初人文自觉,开始上升为一种理性智慧。

7、理论提升

“和”观念同样产生很早,其含义由音乐的和,到人际关系的和,到国家政事的和,逐步深化。而第一个对和进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人,为史伯。史伯是中国思想史与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

上引史伯哲理性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和”确能生成万物,“同”就不能增益,而只能止步不前。用一物匀适地融入另一物叫作“和”,因此而能丰富、发展,并使万物不脱离“和”的统一。如果用相同的东西补充相同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种声音,单调得没办法听;只有一种物品,单调得没办法看(没有文彩);只有一种口味,单调得令人生厌;只有一种事物,单调得无话可说。

《国语》书影

史伯已经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与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二元乃至多元对立统一。事物的不断生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也就是“和”不断展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不断展现。这既是客观世界自在过程,又是人的主观世界能动过程。

从人的认识与实践来说,一方面要尊重客观世界自然“和”,不能从根本上加以人为破坏,一方面要创造各种各样、方方面面“和”。最简单的事例:土加土、还是土,水加水、还是水,只有量增加,没有质变化;土加水、则成泥、便可垒墙筑屋、再加火烧,则成各种陶器和砖瓦,便可方便生活及美化生活。总之,人要认识“和”本质,运用“和”法则。

8、预言

史伯正是以“和”思想为指导,给郑伯友分析王朝之弊,指出周幽王要害是“去和而取同”。史伯用大量事实说明,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喜好鬼鬼祟祟和邪恶谗言;讨厌贤明正直忠臣,而亲近愚顽智昏和无知鄙陋小人。断言不出三年周必亡。

9、思想延续

二百多年之后,齐国思想家和政治家晏婴对齐景公讲的和同之别(《左传·昭公二十年》),和史伯所言完全一致。可以想见,晏婴是在看到相关记载之后接受史伯的思想和观点。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是这一思想延续。而孔子之孙子思,糅合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更高理论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今之众多学者指出,“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内容,非虚言也。

10、国语书影

郑伯友本人虽然死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国难,但郑地人民东迁虢、郐之地,而保存下来,后定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除了荆国以外,郑伯友曾问史伯还有哪些国家会兴盛,史伯回答说是晋、秦、齐三国。后来形势发展正如史伯所预言,这四国成为春秋五霸中的四霸。

十分明显,史伯不仅熟悉西周各种典籍,而且对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荀子·儒效》)以及后代各王所封诸侯国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史伯是西周末年尽知天下事的第一人,很可能是唯一一人。

阴阳、五行的观念产生得很早,大概商代甚至更早已有。今人看到的文字材料大多是战国及秦汉之际成书的,如《左传》《易传》《老子》及《黄帝内经》等。

古人在生产、生活的长期实践中,观察到了自然的阴与阳,以及水、火、木、金、土五种现象或五种材料。慢慢地,衍生出了两类相反相成、五类杂合相济的“类名”。这说明人们在原始宗教的笼罩中已经萌生二元对立、多元统一的观念,显露原始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思想苗头。从西周开始,逐步开始对阴阳、五行的自觉归纳和理性阐述,而史伯就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七八〇年),泾水、渭水、洛水(与河南洛水同名)流域发生大地震。史伯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烝,升。镇阴,被阴镇住。史伯认为,天地有阴阳二气,要有序、调合;而秩序被打乱,阴气压迫阳气,使阳气伏在下面不能上来,才发生了地震。我们不能要求史伯以今天的科学解释地震,他在“上帝”即神还是主流观念的时代,以阴阳来说明,已经非常了不起。今人论述古代阴阳思想,无不首先引用史伯这段话加以说明。史伯之后,阴阳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明确阴阳的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如《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明确阴阳交替乃宇宙根本规律。

郑伯友向史伯讨教逃难之策,大约是在“三川竭,岐山崩”之后七年。史伯在议论王朝之弊时说了一大段哲理性极强的话,简要节录如下:“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还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史伯认为,世间百物是由土、金、木、水、火五行相杂而成。这显然是与神创论相对立的唯物思想。而且,不难体味五行在史伯那里已不仅仅是五种具体的资料,它们已是五种具有事物根本性质的元素。

关于史伯的阴阳五行思想,文字材料很少,但可以看出,他已超越古人最初的人文自觉,开始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智慧。

“和”的观念同样产生很早,其含义由音乐之和,到人际关系之和,到国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而第一个对“和”进行理论提升,使之成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的人,是史伯。史伯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

上引史伯哲理性的话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和”确能生成万物,“同”就不能增益,而只能止步不前。用一物匀适地融入另一物叫作“和”,因此而能丰富、发展,并使万物不脱离“和”的统一。如果用相同的东西补充相同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种声音,单调得没办法听;只有一种物品,单调得没办法看(没有文彩);只有一种口味,单调得令人生厌;只有一种事物,单调得无话可说。

史伯已经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二元乃至多元的对立统一。事物的不断生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也就是“和”的不断展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不断展现。这既是客观世界的自在过程,又是人的主观世界的能动过程。

从人的认识和实践来说,一方面要尊重客观世界自然的“和”,不能从根本上加以人为的破坏,一方面要创造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和”。最简单的事例,土加土,还是土,水加水,还是水,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土加水,则成泥,便可垒墙筑屋,再加火烧,则成各种陶器及砖瓦,便可方便生活、美化生活。总之,人要认识“和”的本质,运用“和”的法则。

史伯正是以“和”的思想为指导,给郑伯友分析王朝之弊的,指出周幽王的要害是“去和而取同”。史伯用大量的事实说明,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喜好鬼鬼祟祟和邪恶的谗言;讨厌贤明正直的忠臣,而亲近愚顽智昏和无知鄙陋的小人。断言不出三年周必亡。

二百多年后,齐国思想家、政治家晏婴对齐景公讲的和同之别(《左传·昭公二十年》),与史伯所言完全一致。可以想见,晏婴是在看到相关记载之后接受了史伯的思想和观点。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而孔子之孙子思,糅合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更高的理论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今之众多学者认为,“和”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非虚言也。

上一篇:清初四高僧

下一篇:苌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