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
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12位故宫文物修复师讲述与文物的深情故事。
作者:萧寒主编/绿妖撰稿/严明摄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1
页数:276
定价: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49590353
1、作品推荐
★在追求房子和车子、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的当下,故宫却有这么一批人,他们用3年磨一把刀,用18年修复一幅画。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在日复一日的修复中,成全了文物,延续了历史,也成全了他们自己。“择一事,终一生”,令无数年轻人深受触动。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年度极具影响力纪录片,关注度超过《舌尖上的中国》。B站人气爆棚;豆瓣评分高达9.4。
★纪录片侧重于文物修复的日常,本书则侧重于“修文物的人”不为人所知的,与文物摩挲交流的,时间的故事。
★故宫修复的技艺与历史,古老的师承关系和情感,宫墙内外的诱惑与挣扎,内心的冲突与坚守,日复一日的庸常与伟大,尽在其中。
★朴素的文字,诗意的摄影
★知名作家绿妖深入故宫,用了大量的时间,观摩大师们的日常工作,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深入采访;诗人摄影家严明,近距离跟随拍摄。绿妖和严明均为各自行当里颇受赞誉的“匠人”,业不同,道相同,二人的作品,可信可感。
★四色全彩印刷,裸脊舒展呈现
★近百幅精美文物图、人物图、修复图及绝版老照片,采用全彩印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装帧采用裸脊锁线,使书得以舒展平铺,内页彩图优雅呈现。以匠人之心,作匠人之书。
2、内容简介
《我在故宫修文物》本次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画揭一两个月;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
他们那一代兴许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们的身上还留着浓重的匠人气息,他们离开故宫,和普通人也没有区别,他们用一辈子医治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他们将自己的痕迹抹去。他们在故宫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们的欲望,还有我们自以为是的价值标准,这也许是本书*打动人心的地方。
3、作者简介
萧寒
著名纪录片导演。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画家,主持人,戏剧制作人。曾执导《喜马拉雅天梯》,(《人民日报》推荐的年度五部电影之一);导演《我在故宫修文物》,各大视频网站点击量高居榜首。
绿妖
时下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之一,获华语传媒大奖新人奖提名。小说《少女哪吒》被李霄峰搬上电影银幕,入围韩国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曾采访*农业,出版有《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也曾长达几年深入*,采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落和传承人。著有《沉默也会歌唱》和《北京小兽》等。
严明
中国著名摄影家。70后,安徽定远人。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法国“才华摄影基金”摄影奖得主。出版有摄影随笔集《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和《大国志》。
4、作品目录
序
钟表室:从清代一直传承至今
王津:修文物是与历代工匠的对话
铜器室:修复的是国之瑰宝,态度是轻松日常
王有亮:我们永远是修旧如旧
恽小刚:闻着这青铜器有香味
裱画室:自宋代就已成熟的技艺
单嘉玖:磨刀刮纸就是磨你的性子
徐建华:看一个人水平高低看他打的糨
杨泽华:马蹄刀里有装裱技艺的传承
摹画室:摹一张新画,等于延续八百年
郭文林:个性都收起来,完全按古画走
巨建伟:利益是暂时的,传承是恒久的
沈伟:规矩的第一条就是要守住寂寞
木器室:维护着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史连仓:木工来源于生活,也接近生活
屈峰:文物的价值不在于修复,而是传承
漆器室:可以巧手以做拙作,不能庸工以当精致
闵俊嵘:希望我做的器物能传给下一代
尾声
跋
5、跋
作者:绿妖
在故宫采访这些修复师时,经常听到一个字,“随”。把颜色跟两边随、把眼睛随上……大致是说,修补的部分要跟原有部分颜色找齐,随上,直到浑然一体,分不出哪儿是原件,哪些地方是后来所补,修旧如旧。
这本书,也是一本“随”出来的书。看完第一集《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决定接下这本书的写作邀请,真正在故宫采访我只做了一周,但这本书的文件夹里,最早的采访始于2010年。为拍故宫里的修复技艺的心口相传,《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制片人、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带着学生在故宫做田野调查。调研持续了五年,2015年纪录片开拍时,摄制组每个人拿到一本十万字的调研报告。更大量的采访发生在拍摄期间,导演萧寒、叶君、导演助理程薄闻在四个月不间断的采访中累积了大量素材。我自己做的访问,像一碗水一样汇入这一条河流。但是,并不觉得陌生,也没有突兀,看那些素材时,我经常觉得问的比我能想到的更周全,重要的是,我们是同一个方向,就像工匠,辨认出前任工匠的高超手艺并为之赞叹,他需要做的只是“随”上原有的工艺,原有的色彩。
“反正干我们这行别偷懒,你干的越少越不行。就得多干,你没悟性的必须得多干,才能找出这个感觉来。”写这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通过这些简单朴实的大白话,匠人的世界呈现眼前。相比于跳跃发散、讲求创意观念的艺术家思维,工匠思维是立足于地的老老实实,是在意每一件物品的手感,是面对文物如履薄冰的谨小慎微。职业性的敬畏与谦恭渗透了他们,变成生命底色的一部分。
在敬畏与谦恭之中,他们用漫长的时间做一件事,双手千百次的重复之后进入*之境,于是,一道线,也有精神性,有力度和律动的变化。这是工匠的沉默的智慧,手上的开悟。
我的朋友经常抱怨说,现在国内许多品牌的服装已经放弃了普通身材的女性,经常逛完一条街也买不到一件剪裁合体的好衣裳。据说,因为中国推崇设计师而不重视打版师,但后者才能把设计师的理念变成合体的衣服,所以我们能看到大量的设计师,却仍然买不到一件剪裁合体的好衣裳。我们的社会过分追求聚光灯下的光彩,却忘了,只有土地里的根茎足够深刻,一棵树才能开出繁茂的花朵。工匠是土地之下,看不见也被忽略的根。很有幸,我能近距离地看到这些一流工匠的工作状态,听到他们回忆自己的师父的点点滴滴,工匠的骄傲并不来自炫耀自己修过多少国之瑰宝,而来自更真实的器物,更具体的手感:这件文物我修过,我对得起它,我放心。他们的面貌沉静安详,是在世上找到了安身立命所在的脸。我羡慕这样的面容。
书画修复最关键是揭命纸,稍有不慎就会毁掉文物,有时须靠手指轻搓慢捻,捻成极细小条取下,一副画动辄要揭一两个月,过程枯燥,技巧在此失效,只能拼耐心。写这本书的四个月中,一遍遍听他们的采访录音,从几十万字的资料里“搓”出来这本书里的十万字,由暑热难耐的伏天写到寒冬将至,时常感到我也在搓着一张看不见的命纸,在枯燥而平静的手感中一点点接近手艺人的世界,我为之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