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诞生于16到18世纪的欧洲,也被称作“商业本位”。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重商主义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中文名:重商主义
外文名:Mercantilism
产生时间:16世纪中叶
盛行时期:17-18世纪中叶
阶级:资产阶级
涉及领域:政治学、经济学
来源:《国富论》
1、名词解释
重商主义认为唯一的财富是金银
2、概述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该理论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3、观点
1.社会财富观。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货币就是财富。一切经济活动和国家政策,都有为了攫取金银、增加财富。这种观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渴望。恩格斯称之为“发财致富的科学”。亚当•斯密称之为“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2.财富源泉观。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会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
3.强调商业的重要性。重商主义认为,在工商业中,工业要为商业服务。国家鼓励的只是那些可以高价出口的商品的生产。
4.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
5.零和博弈观。重商主义认为国际社会处于一种彼此争夺权利与财富的无*状态,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一方之所失必为另一方之所得”的零和博弈。
4、主要特征
1.最早用商业的眼光和用市场的角度论述经济规律,有一定的进步性。
2.一些理论和观点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从而带有理论浮浅和片面性的特征。
5、时代背景
地理大发现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封建制度瓦解和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15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000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具体地说,在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
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资本产生的过程)。
6、产生
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西欧封建社会14世纪末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关系产生并逐渐成长起来。
商业资本是资本在历史上最早的一种形态,它是流通资本,不能创造任何新的生产方式。商业资本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大,引起了商品需求增加、市场的形成和扩展。随着地理上的大发现,国内市场统一,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扩张,推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适应西欧各国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这一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开始出现作为封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商主义,并逐渐发展为重商主义政策体系和经济学说。
7、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1.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即重金主义),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
2.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8、代表人物
西欧16~18世纪的工场手工业
法国
法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有博丹(1530-1596年)、安徒安•孟克列钦(1575-1621年)。博丹针对物价问题,提出法国当时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金银的数量过多。他著文说明了这一现象,最早地提出了货币数量理论。孟克列钦1615年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名称。在这部著作中,明确地提出了商业地位十分重要的观点。说明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国家应该保护商人的利益。9、经济思想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2.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10、局限性
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
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重商主义主张*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从时间上看,重商主义可以说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步。同一时期产生两种社会思想──人文主义和重商主义,其中有其深刻的根源,即当时社会上追求商品生产更快发展,追求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和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这是重商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重商主义的产生和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在追求商业资本增加、追求货币积累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所引起的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变化,旧式贵族变成了真正的商人,它正反映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变化。重商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11、启示
到了今天,重商主义的主要思想都遭到了严厉批判。比如货币就是财富的观点,国家间零和博弈的观点都不再被人们所信奉,但是重商主义的一些精神仍然值得人们继续保留。
首先,在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时候,*必须控制本国经济,完全的*贸易是不可能实现后发国家的强大的。从伊丽莎白时代到乔治时代,实行了数百年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此期间对羊毛工业的强烈保护,终于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亚当?斯密在1776年就发表了《国富论》,其中对重商主义政策进行了严厉批判,但是当时英国的执政者对亚当?斯密的理论不予理会,直到19世纪40年代才开始抛弃重商主义政策,并极力鼓吹*贸易。这恰恰说明了英国正是依靠重商主义而成功实现经济崛起的。
其次,古典经济学家所鼓吹的*贸易的前提是世界主义,但事实上,到了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的240年后的今天,世界仍然建立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之上,任何经济问题无法超越政治国家而存在。没有一个政治国家能够超越本国利益来奉行世界主义的主张。这在京都议定书的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一切经济政策都必须建立在政治和民族国家的前提之下,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片面强调*贸易和全球化,那么只能说明我们很幼稚。所以在这点上,重商主义对于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考虑,在今天仍没有过时。其中新重商主义就仍然坚持这些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