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
尤溪县地处闽中,因境内同名溪流而得名,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总人口42.5万,辖9镇6乡、250个村和13个居委会,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县人民*驻城关镇。
中文名称:尤溪县
别名:沈溪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福建省三明市
下辖地区:辖9镇6乡、250个村和13个居委会
地理位置:位于三明市东部
邮政区码:365100
电话区号:0598
面积:3463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南溪书院、九阜山峡谷等
*驻地:城关镇
1、尤溪县概况
尤溪县
2、历史文化
尤溪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建县,以境内的“尤溪”为县名,别名沈溪。建国后属南平专区管辖,1970年改辖三明地区(市)。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尤溪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公元741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厚,文风蔚然,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是福建省首个获得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朱子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开发,初步形成了朱熹塑像、南溪书院、*公园等人文景观。崇文尚学形成风尚,城乡群众文化素质较高,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
1931年6月,*主席确定尤溪县为红四军的主要“筹款区域”,为缓解*苏区物资紧张做出了积极贡献。从1931年至1935年间,*、滕代远、粟裕等领导的*红军共三万多人先后六次进入尤溪开展武装斗争,帮助尤溪建立县、区、乡苏维埃政权。1934年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尤溪,尤溪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支持掩护红军顺利安全北上抗日。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赣省委、省苏维埃*、省军区机关迁至尤溪坂面京口,继续开展斗争,保卫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尤溪人民随军入伍当红军或游击队1580多人,其中牺牲了1240多人,被杀害的群众达4600多人,尤溪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尤溪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在外工作副处级以上职务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乡亲有600多人,仅在京工作就有100多人,这些乡亲时刻关心支持和帮助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信息灵通、渠道通畅、联系广泛的优势,对推动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促进尤溪又好又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行政区划
辖9个镇、6个乡:
镇:城关镇、尤溪口镇、梅仙镇、西滨镇、新阳镇、洋中镇、管前镇、西城镇、坂面镇。
乡:联合乡、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八字桥乡。
4、自然资源
尤溪县
5、区位优势
尤溪地处“海西”中心腹地,是四市(三明、福州、泉州、南平)六县(大田、沙县、德化、永泰、闽清、延平区)交接毗邻之地,也是三明中心城市的东大门。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190公里,境内现有一条快铁(向莆铁路)、一条高速(福银高速公路)、一条国道(316国道)、二条省道(304省道和206省道),县乡村已形成公路网络,县城通往各乡镇公路已全部铺设水泥路面。厦沙高速已经动工,莆炎高速即将开工,尤溪口镇和西滨镇各有1个500吨级码头,船舶可直航南平市、福州马尾港,是闽中重要交通枢纽。
6、社会事业
教育
2012年,尤溪县教育工作把建设教育强县作为实现“大县做成强县”的重中之重工作,坚持“教育强县是形象、教育强县是民生、教育强县是支撑”的理念,以“再创尤溪教育辉煌、争创一中教育名校、打造闽中教育强县”为奋斗目标,以迎接“双高普九”验收和启动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为重点任务,努力做大学前教育,做实义务教育,做强高中教育,做活职业教育,顺利实现“一年打好翻身仗”的目标。全县教育致力于教育工作“三个走前头”,即:尤溪的教学质量要走在全市的前头,尤溪的教师队伍建设要走在全市的前头,尤溪的教育改革要走在全市的前头。各校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8.7%,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5.95%,提高9.75个百分点;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24%,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三类残疾适龄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2%,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28%,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48.7︰51.3,全县15~24周岁有学习能力人口的非文盲率100%。巩固成人教育,依托电大成立社区学院,加强自学考试的管理,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开展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1860人次)。2012年尤溪县高考本一上线人数473人,比上年增加16人,上线率提高5.8个百分点,实现高考翻身仗目标。其中尤溪一中罗平焦同学以总分677分位列全省高考理科57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卫生
2012年,全县共有6个县属医疗卫生单位,15所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家民营医院,医疗卫生机构569个(含村卫生室),拥有床位数569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75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64名,注册护士471名;在编人员中:高级职称117人、中级职称265人、初级职称514人。全县每千人口卫技人员4.19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10人,每千人口执业护士(师)1.12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96张。2012年,继续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行业监管,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在2012年度全市卫生工作考核评比中,县卫生局被评为三明市卫生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同时医政管理、中医药特色、文明行业创建、妇幼卫生等4项工作获得单项先进。
7、特色产业
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纺织、矿产、林产三大主导产业。农业已形成“两叶两柑两竹一油一稻一菌”(烟叶、茶叶、金柑、芦柑、毛竹、绿竹、茶籽油、优质稻、食用菌)九大特色产业,拥有金柑、绿竹、竹子、油茶四个“中国之乡”,“尤溪绿笋”、“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获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11个食用菌产值超亿元县之一”,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和超级稻等配套技术全国领先,亩产量多次刷新世界纪录。
8、经济情况
工业经济
2012年,尤溪县经济贸易局贯彻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的发展目标,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工业经济运行、重大项目策划招商、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淘汰落后产能、新材推广工作、引导商贸流通有序发展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2012年,全县1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2.0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8.4%,可比价增幅21.1%;完成工业增加值50.39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位。其中:纺织业99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87.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产值总量的50.7%,增幅22.3%;矿产业21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产值总量的18.6%,增幅6.4%;林产加工业46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1.6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产值总量的18.4%,增幅11.7%。
对外贸易
2012年,尤溪县外经贸工作按照“调整、稳定、巩固、提高”的方针和“四个不让”的工作要求,有效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和欧债危机,克服人民币持续升值、资金紧缺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坚持以“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做大做强林产、矿产、纺织、机械电子“3+1”主导产业为导向,以招商引资为平台,以引进大项目为重点,促进尤溪县外经贸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全年完成实际到资可比口径3918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3400万美元的115.23%,比增18.05%;实际到资验资口径1046万美元,完成市目标任务1000万美元的104.6%,比增10.1%。
全县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外贸进出口全年完成13082万美元,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大关,其中外贸出口完成10367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8500万美元的121.96%,比增72.64%;外贸进口完成2715万美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2600万美元的104.42%,比增8.77%。全县新增外贸进出口经营权企业12家,累计66家,有力推动尤溪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农业
2012年,尤溪县农业局紧紧围绕“规模化、设施化、精品化、科技化”的农业发展思路,紧抓农业特色产业,突出“五新”推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全县完成种植业总产值36.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1%;完成粮豆播种面积3.4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49.6公顷,减少2.39%;粮豆总产量17.17万吨,比上年减少1494吨,减少0.86%。其中完成水稻种植面积2.10万公顷,产量13.23万吨;旱杂粮种植面积1.37万公顷,产量3.94万吨。完成新植茶园510.47公顷,改造低产茶园423.33公顷。由此全县茶园总面积达0.67万公顷,总产量10024吨,同比增长2.55%;产值达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0%。全年完成新植果园149.93公顷,改造果园558公顷,水果总产量18.10万吨,同比增长7.53%;完成食用菌种植155517.3万袋,产量达31067吨,同比增长5.98%;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08万公顷,总产量达55.99万吨。
2012年,尤溪县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获市农业局“2012年度再生稻高产创建竞赛活动”一等奖,“2012年度超级稻高产创建竞赛活动”一等奖。
9、城乡建设
2012年,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围绕建设千年古城“闽中新都市”中等城市的城区建设新定位,按照“东扩南拓西连美中心”的工作主线,坚持“城区建成景区、节点造成景点”的理念,深入开展城市拓展年活动,强力实施城市建设战役,大力创建“中华理学文化城”,促进“大县大城关”发展新格局形成。全年共完成城建资金投入24亿元,建成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3.5%;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县内建筑业总产值11.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10.3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3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35公顷。全年办理规划选址意见书36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7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5宗,审批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603万元;强力打好城市建设战役,分片区按组团推进东城、西城、中心城建设,以重点项目带动城市的大建设、大转变、大提升。
开展城市综合整治,突出重点时段、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管理和整治工作,强化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扶持建筑业,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指导,有力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系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强服务、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全面改善农村环境为重点,坚持建设与改造并行,新农村风貌明显改善。主动了解民情,征求民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保障房建设管理、市政设施配套等问题,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市民群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