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天地一体化生态安全监测体系

科普小知识2022-06-05 15:00:20
...

为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实施监控,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与大数据、互联网集成的综合生态安全监管体系。

1、现状

在环保部2017年2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程立峰介绍,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4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生态安全监测

此前,环保部向媒体通报的*自然保护区2013-2015年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情况显示,2015年,446个*自然保护区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共156061处,总面积28546平方公里,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95%。

据介绍,根据遥感监测与实地核查,环保部去年对问题突出的吉林白山原麝*自然保护区、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贵州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和甘肃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4处*自然保护区予以通报。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有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有采石、工矿、养殖等违法违规问题,有的近两年新增违法违规活动较多,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

同时,自然保护区监管不断加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监控体系,定期对*自然保护区进行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并根据发现的问题线索对违法违规活动进行严肃查处。公开约谈问题突出的*自然保护区当地*和管理单位,督促落实整改。

他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生态保护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部分地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品质降低的速度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

2、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深入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从2017年起,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每年两次遥感监测。下一步,将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观测体系,及时掌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情况。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等手段,建设生态遥感观测体系。另一方面,建立生态保护综合监管平台,对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实施监控。到2020年,要形成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与大数据、互联网集成的综合生态安全监管体系。

遥感监测发现,2013-2015年期间,共有297个*自然保护区新增(包括范围扩大)人类活动3780处,新增面积2339平方公里;其中对生态保护影响较大的有采石场104处、工矿用地318处、能源设施335处、交通设施39处、旅游设施86处、养殖场114处、其他人工设施1433处。特别是核心区和缓冲区新增活动1466处,其中采石场、工矿用地、能源设施、旅游设施、交通设施、养殖场及其他人工设施等开发建设活动320处。

3、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