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经济浪漫主义学派

科普小知识2021-07-16 15:30:04
...

经济浪漫主义学派是把小生产理想化并企图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学派。经济浪漫主义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法国和瑞士。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西斯蒙第。

1、理论概述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浪漫主义学派代表了小生产者的思想感情和经济要求。它从小生产者的破产和工人的贫困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及其生产和分工的破坏作用,无产阶级的贫困,生产无*状态,财产分配的极度不平衡,继而否定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资本主义是合理的自然制度”的理论。

由于它是用小资产阶级的观点来衡量资本主义制度的,所以并不了解这些矛盾的性质,也不知道这些矛盾产生的真正根源。经济浪漫主义主张,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矛盾,唯一的途径是使现代社会重新回到理想化的小生产方式中去。认为中世纪宗法式的农业和行会手工业是最美好的生产方式。呼吁国家采取措施,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实现宗法式的合作关系,以求得财富分配的平等和实现普遍的社会福利。

2、代表人物

西斯·蒙第


西斯·蒙第

经济浪漫主义学派创始人西斯·蒙第,他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又是一位历史学家。出生于瑞士,但长期生活在法国,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开创了经济学人本主义的传统,因而被称为经济学家中第一位认为人比物更重要的人。他所提出的人道主义经济伦理思想,虽然在现在看来只是一种经济上的浪漫主义,但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把握,而且对现代经济的伦理秩序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熊彼特

约瑟夫·熊彼特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浪漫主义经济学家,他在1911年发表的成名之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所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熊彼特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了社会经济的“循环流转”,然后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通过引进“企业家”和“创新”而导出了资本主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

3、经济思想

按照浪漫主义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浪漫主义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引进新产品;

(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新市场;

(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

(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4、主要观点


熊彼特

在浪漫主义经济学家熊彼特看来,所谓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资本不是具体商品的总和,而是可供企业家随时提用的支付手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梁”,其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而提供必要的条件。熊彼特分析了“企业家利润”及“利息”的产生。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只有在实现了“创新”的“发展”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才有资本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其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在熊彼特看来,这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

相关图书关于“利息”的形成,经济浪漫主义学家熊彼特提出了三个观点:

第一,利息实质上来自“剩余价值”或“余额价值”。在正常的经济生活里,除了上述“余额”或“剩余”外,没有别的东西能产生利息。而这种“余额”或“剩余”,如前所述,乃来自“创新”所引起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循环流转”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利息。

第二,“发展”带来的“余额”或“剩余”价值,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家利润;一类是同“发展”本身相联系的结果。显然,利息不能来自后者,因此,利息只有来自也必须来自“企业家利润”。利息便是从这种报酬中支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

第三,在一种通行“交换经济”也就是“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利息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永久现象。“多层次”商业周期理论浪漫主义经济学家熊彼特分析了商业周期的形成和特点。

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出现,不是象人们按照“概率论的一般原理”所预料的那样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时间序列之上,而是时断时续、时高时低的,有时“群聚”(即“成组”或“成群”),有时稀疏,这样就产生了“商业循环”或“商业周期”。同时,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因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有大小、长短之分,这就形成了周期的升降起伏波动。到1926年《经济发展理论》德文修订再版时为止,熊彼特尚未发展到“多层次”的“三种周期”理论;当时他的心目中所考虑的,主要也还是为期大约9年到10年的“尤格拉周期”,也就是仍为单一的商业周期理论。不过,熊彼特当时已经表现出对他自己的商业周期理论不甚满意的情绪。他在本书第六章“商业周期”的开头就写道:“关于危机的理论,更正确地说,关于经济重复变动的理论,甚至还不象已经阐述了的关于企业家功能、信用、资本、货币市场、利润和利息等理论那样,有一个对主题比较令人满意的表述。”他又写道:“我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只是一个骨架;我自己所许诺的彻底研究尚未完成,而且按照我的工作计划,象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一段长的时期。”

5、“三种周期”

直到1939年,熊彼特的英文两大卷,共1100余页的《商业周期:资本主义过程之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简称为《商业周期理论》)一书,才在美国出版问世;完成了他的颇具特色的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多层次的“三个周期”理论。但是还必须指出,在此以前,也就是本世纪30年代初期,熊彼特对于商业周期理论已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构造端倪。尽管在1934年3月本书英译本出版时,他并未对第六章作任何改动,但在一年之后即1935年5月,他却在美国《经济统计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经济变动的分析”一文,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多层次的“三个周期”理论的主要轮廓,这可以说是后来两大卷《商业周期理论》的雏形。

6、理论局限

经济浪漫主义尽管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矛盾,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由于它不懂得资本主义正是从小生产的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看不到资本主义大机器是代替中世纪小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最终只能流于反动的空想。这一学派的思想后来受到列宁的批判,而马克思还是认为西斯蒙弟的思想与李嘉图相比略有不同的。

7、消极影响

经济浪漫主义思想学派对中国的危害:

一是以为速度上去了就意味着发展,一味盲目扩大投资规模,追求高速度。结果,许多项目没有效益,大量资金被积压浪费。

二是以为只要有资金就能发展,以各种手段搞社会集资,而又用于盲目投资。

三是以为能赚到钱就是发展。“一切向钱看”。为了赚钱,大量资金从生产流通领域被抽走。四是以为只有放任自流才能发展。对必要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采取抵制态度,自行其是。一方面大量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另一方面则用虚报浮夸来敷衍上级。其结果不仅造成了宏观经济的严重失控。五是以为光抓经济就能实现经济发展。忽略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上一篇:激进经济学派

下一篇:马尔萨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