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也要“另类”防范
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说明书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在那些动人的广告词和醒目的收益率里去伪存真呢?
有很多人不去认真研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一味相信它宣传的“高受益”,产品买到手后,实际受益并不像说明书所说的那样高。那么,到底是理财说明书在说谎,还是我们自己的“段位”不高,忽略了一些不该遗漏的信息?总之,我们还是多学多问,不断增长一些理财知识为好,这样,我们就能分辨理财产品的优劣了。
风险提示不能不看
无论哪种理财产品,只要有收益,就一定有风险。而一些理财单的“风险提示”往往容易被忽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提示往往是以更小的字体、更浅的颜色,出现在说明书不起眼的角落的。
所以,在阅读说明书时,请掌握以下原则:
由后及前要真正看懂说明书,不妨先看后面再看前面,因为风险提示大多出现在说明书的末尾;
由浅及深先看浅色字,再看黑体字,因为浅色字是被故意淡化的,商家希望避免被你过分关注;
由小及大先看小字,再看大字,多数情况下,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亏损会被藏在小字说明里。
不盲目相信“收益率”
有许多投资者抱怨:“明明宣传的收益率有20%,为什么到手时只有15%呢?”这是因为理财单一般所提到的只是“预期收益”。
所以,投资者在打量说明书中的诱人数字时,必须多几个心眼。
———预期最高收益率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跟踪市场上以往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到,达到“预期”的概率并不高。
———注意看理财单上的收益率是否是年化收益率。比如,一款3个月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是4%,这并不代表你投资10万元,3个月后能拿4000元的收益,因为这个“4%”是12个月的收益率。因此,即使预期收益到手,投资人也只能拿到1000元的回报。
———须将投资币种引起的汇率损失计算在内。例如投资美国市场的DQII产品,即使实现了理财单上预期的收益,实际收益也将随着人民币的可能升值而缩水。
警惕晕轮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晕轮效应,现正广泛应用在理财单上。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由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这就是为什么你通常会在理财单的首页看到大大的字体———投资3年,美元年化平均回报率28%、澳元33%。
这种营销手段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认知心理———只看见他们认同或追求的,而对其他问题视而不见。商家会在有些产品说明书的醒目的地方写上“零手续费”“零管理费”等字样,但却会在不显眼的地方标注需收取费用。
因此,阅读理财说明书时,千万记住:不要让晕轮效应蒙蔽了你的双眼。
另类理财产品因其新颖的概念被投资者吸引,但理财专家提醒,另类理财产品是一个新生事物,投资者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产品投资领域以掌握主动权。银行通过自身的优势,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市场走向,投资者如果认同银行的观点,则可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另类理财产品在国内刚刚兴起,运作并不十分成熟,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应对所投资的领域有趋势性判断。
对于期货概念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信用风险,国内并没有类似国外成熟的权威红酒评级机构,这就意味着红酒的价值和价格没有统一标准去衡量,其中就会涉及很多公平公正的问题。此外,红酒的质量受多方面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会有较大波动,因而投资者对红酒理财产品如果以收藏为目的,存在一定风险。
艺术品类另类理财产品的最大风险则在于收藏风险。普通投资者对艺术品的鉴别能力有限,因此投资艺术品理财产品要格外慎重。“从发行方的角度来说,一般会聘请专业的外部机构来帮助投资者进行艺术品的鉴别。例如,‘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在风险控制措施方面,银行会对信托资金账户进行监管,炎黄艺术馆则负责对所投资艺术品进行保管。”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一位客户经理表示。
记者注意到,民生银行推出的“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在其产品说明书上,有比普通理财产品更为详尽的风险提示,其中包括信用风险、延期支付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等等。“与普通理财产品不同,另类理财产品价值高,未来价格走势不确定。另外,国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操作经验,因此发行银行必须要对投资者进行全面的风险提示和风险教育。”该客户经理进一步表示。
此外,另类理财产品的流动性一般较差,多属于固定期限投资,不能提前赎回,专家提醒,投资者应选择长期不会动用的资金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