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十号卫星
实践十号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立项,是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开展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2015年07月2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研制及环境试验已完成,交付卫星总体,为2016年上半年发射升空奠定基础。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1、卫星简介
实践十号卫星首席科学家胡文瑞院士介绍,实践十号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立项,是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开展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其科学目标是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并取得创新科技成果。实践十号总设计寿命15天,将利用我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按预定程序返回地球,回收舱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2、主要用途
实践十号将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六大领域。其中,8项流体物理和燃烧实验将在留轨舱内进行,另外11项科学实验将在回收舱进行。19个项目由中科院11个研究所和6所高校承担,此外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宇宙航天研发机构各参加了一个科学实验项目。
3、成功发射
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号将在太空中完成19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力争取得重大科学成果。
4、发射意义
“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未来空间环境的开发利用提供创新知识,对促进我国空间科学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
5、太空实验
在开发利用太空微重力环境方面,各航天大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尝试。对空间微重力环境应用,特别是材料加工潜力的认识有了深化,形成了微重力流体力、空间材料学、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体系。
有资料称,苏联从1980年至1990年进行了500项太空材料加工实验,范围涉及金属和合金、光学材料、超导体、电子晶体、陶瓷和蛋白质晶体等。科学家们发现,空间是发展半导体金属材料、新型工艺、复合材料和玻璃材料的理想场所。
人类还利用太空微重力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学实验,主要是对生物体物质、能量循环及调节研究的生物圈研究;利用微重力促进生命进程研究及对微重力环境如何影响地球上生物机体的形成、功能与行为研究的重量生物学研究;对暴露在空间高能环境中的生物体损伤与防护研究的辐射生物学研究等。
6、中国成果
从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导航卫星和海洋卫星等多种应用卫星,进入广泛、全面、深入的应用阶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在利用航天器技术服务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同时,从1987年开始,中国就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为载体,进行一系列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研究和试验工作,已成功进行了10余次航天育种试验,前后共有70多种植物10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经过太空育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一篇: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
下一篇:吉林一号